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上海世博会的参观者们,于经意不经意间,会与一所国内著名美术院校的身影频频邂逅。
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我国成立最早的美术高校、最高美术学府之一,在此次世博会中参与了十余项重要工作。
在最热门的中国国家馆,7种不同色度红色共同组成的“中国红”,其色彩形象的确立和文化内涵的演绎,就源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建筑色彩设计项目;世博会五大主题馆中唯一完全由中国人自行策划设计的“城市生命馆”,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副院长宋建明分任总策划和艺术总监;世博园区黄浦江两岸的“江南广场”地景艺术、沿江景观带雕塑群,是中国美术学院创作团队的作品;在各省区馆中口碑甚佳的浙江馆,视觉效果独特的“竹立方”外观、将科技与艺术高度融合的“青瓷巨碗”多媒体演示等,都是中国美术学院引以为傲的创意设计。
借力于世博会这一独特载体,中国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地有意识涉足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完善“艺术生态链”;回应时代需求,强化艺术人才的公共服务能力,革新“人才培养链”。
视世博如学术命题
中国美术学院结缘世博会,至少可追朔至十年之前。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副院长宋建明不约而同地前往德国参观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2008年,学院又分别多次组织30多名老师前往日本爱知世博会、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参观学习。视觉的冲击、观念的碰撞,引发了深层次的文化思考。
“世博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旅游、娱乐、狂欢,而是利用全世界的文化思考、文化实力,破解世界性的命题,即人类对共同未来、和谐理想的探讨。”许江认为,世博首先是“思博”、也是“视博”,是思想的汇集地、视觉的震撼场。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美术学院将世博作为一个重大的学术命题,形成更多的文化自觉。
“单一的架上绘画已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许江说,“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时代对艺术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艺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在这样的境遇下,美术学院不能仅仅只是思考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应将深厚的人文精神转换为新的艺术实践,迅速实现新媒体艺术形式与内涵的变革,以此回应时代新的需求。”
融世博于学科变革
伴随着对世博文化学术命题的思考,近年来,一系列视觉文化学科转型与变革的动作,在中国美术学院陆续展开。积极关注和参与世博会,成为学科转型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契机。
许江从完善“艺术生态链”的角度,提出“造型、造物、造境、造影和造论”五大艺术学科板块,涵盖了绘画及工业造型、服装设计、陶瓷艺术、建筑、新媒体和动画等艺术门类,涉及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建筑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学等学科。在国内美术院校中,中国美术学院开设了第一个综合艺术系、第一个新媒体系、第一个公共艺术系。
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新媒体艺术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新媒体艺术为教学方向的专业系科,以高科技的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创作语汇,服务媒体文化时代的需求。2002年建立的视觉艺术学院,包括动画系、公共艺术系等,培养面向影像艺术,服务社会文化需要的创作型人才。此后,又创建了动漫学科,重建建筑学院。
历经十年的学术准备、学科建设,也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参与世博、把握世博机遇的底气和实力。通过竞争申报、招投标,中国美术学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共拿下了十多个项目,包括五大主题馆之一城市生命馆的策划设计,中国馆的建筑色彩设计、中国馆接待空间设计和艺术品创作,浙江馆、杭州馆的整馆展示设计,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宁波滕头馆的建筑、展示设计,江南广场地景艺术、沿江景观带公共艺术等。开放近一个月来,中国美术学院的不少作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展区和人流量最大的展馆。
中国美术学院参与世博建设的这些项目,基本每一项都有公共艺术、新媒体等多个新学科的学术力量参与。尤其是城市生命馆、浙江馆、杭州馆、宁波滕头馆等场馆的展示中,融合了新媒体演示、互动装置、电影短片等艺术和技术语汇,几乎调动了“艺术生态链”的每一个环节。
寓世博为人才炼炉
接手了世博会项目,每一项都是一个庞大的设计综合工程,也是实战磨练新型视觉艺术人才的绝佳机会和平台。中国美术学院把学科研究、艺术教学与世博项目结合起来,面对世博,把世博课题带入了课堂,把课堂搬进了世博现场。
按照学院的统计,自2007年4月起,先后参与世博各阶段工作的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共有16个团队、400多人。期间,仅召开的各类学术研讨会就有100多场,制作的各类展示PPT短片,加起来时长超过12个小时,手写的文本和设计方案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一种独特的“学院世博”文化现象正在形成:在倾全力投入世博项目的过程中,中国美术学院充分发挥“产、学、研”互动的优势,通过跨专业互动,多学科协助,力求通过人文的融贯来引领技术,汇聚全院人才来服务社会;同时,服务实践又反哺教研,使每个专业都不同程度地拓展了科研空间和创作视野。
不少美院学生在担任世博项目工作的经历中,收获了传统课堂上难得的经验。像浙江馆的设计工作团队,30多人中有近三分之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各专业学生,负责处理平面资料、升降模型表面彩绘、摄影、摄像等。中国美术学院景观装置工作室大四学生臧雪,参与了第三展厅6户浙江人家的资料采集和场景制作。她说,历时大半年,从实地考察采风,到确定方案,再到实体制作、雕塑、影片剪辑、动画特效、现场装置等,在老师指导下,全程由学生自己操作和实验,在实战中实实在在掌握了以前学习不太深入的内容。
据了解,不少参加世博项目的毕业班学生,今年4月份跑招聘会找工作,进展普遍较好,一个月内大都得到了实习和试用机会。
“通过世博设计这一仗,我们离培养艺理通、品学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目标,迈进了一大步。”院长许江说。
如今,世博大幕已开启,而对于中国美术学院,与世博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停止。许江说,“能在世博会这个比拼思想和技术的平台上参加演练并有所作为,意义非常之大。我们将把参与的设计项目整理成文本,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形成借鉴和促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