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郭常信(1941~)
油画家、水彩画家、版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祖籍辽宁省盖县,1941年出生。辽宁画院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分配到辽宁美术出版社,1972年供职于辽宁省美术创作组,1982年供职于辽宁画院至2002年退休。
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许多作品发表、出版、收入多种画集和参加国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馆、辽宁美术馆、俄罗斯(布)市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或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1994年随辽宁省文化代表团访问韩国并举办联展;
1995年5月在辽宁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画展;
1998年4月到新加坡参加辽宁画院画展;自1999年在沈阳、大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2000年赴俄罗斯举办联展、同年,赴加拿大举办两次个人画展;
2006年5月赴香港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08年3月在新加坡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08年4月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我们的家园》联展;
2009年1月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0年10月在大连艺术展览馆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1年6月和8月,在美国纽约的法拉盛和曼哈顿两次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2年9月在香港第三次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4年6月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同年,在沈阳日报美术馆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4年末在郭常信的故乡盖州市举办《乡情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5年在郭常信的家乡营口市博物馆举办《乡韵一郭常信油画展》;
2015年在辽宁美术馆画廊举办《乡韵一郭常信油画展》;
200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郭常信油画集》。同年,中国美协出版《美术家郭常信》画册;
2008年新加坡宣和文物出版《乡情一郭常信油画作品集》;
同年,香港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们的家园一郭常信油画作品集》;
2012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郭常信油画艺术》;
2012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丹青北国行”主编的《艺术风云人物画家郭常信》。
傅略载《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富代文艺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十几种辞画。
郭常信的水彩故事
因水的加入,而让水彩作品有了别于油画的清澈和灵魂。
而来自这种材质与技法的另一种表达,也很符合郭常信的直接和质朴的本性。
事实上,除了版画和油画,郭常信的水彩画同样是具有着平和叙事的气质,用郭常信自己的话说——水彩是轻便的最好地记录色彩的绘画形式。
一个安静的夏日午后,我们来到郭常信的家中采访,老人早早准备了照片资料与老伴朱凤琴一起娓娓道来和有关水彩的故事。
“水彩画以颜色明快、清透见长,它的制作时间较短”郭常信说。在鲁迅美院版画系读书时,就对水彩画比较重视,师从全国著名的水彩画家杭鸣时教授。水彩是他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因而,他积累了大量的在全国各地采风的水彩写生作品。
郭常信和他的老伴,经常一起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有时一呆就是一个多月。吃住都在老乡家,天天与老乡在一起干农活,唠家常,慢慢地熟悉了,把他们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记在心里,才能谈到深入刻画人物。正如郭常信所说:“了解熟悉最普通的民间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必修课。”
郭常信在写生过程中,与老乡建起深厚的感情,对农民怀着善良、温暖的情谊。在他的画笔下,经常闪回东北特有的乡土民情——农舍里小孩子睡在吊在房梁上的悠车里,旁边年轻母亲身穿的小花袄,与身后窗棂上红色窗花相映成趣;大门外,抑或是八旬老人,精神矍铄,背靠古树在做针线活……郭常信说,美就是生活中的瞬间,有时会稍纵即逝,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及时地记录,水彩是很好的工具。
认识并认知一位老画家,会感动于他对绘画的执着。画家对生活场景的感悟是瞬间的捕捉,常年的大量写生积累,为郭常信提供了很多主题创作的素材。水彩画这种绘画形式,也就这样一直伴随着他,留存着美,留存着对生活和自然的关爱,他一直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
文:辽宁日报记者 万磊
作者:万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