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9-14 18:43
木兰溪-厝| Mulan River - Cuò
陈彧凡 & 陈彧君 | Chen Yufan & Chen Yujun
佩塔提科瓦美术馆 | Petach Tikva Museum of Art
2017.9.14 - 12.15
尧山当代艺术基金会很荣幸与以色列的佩塔提科瓦美术馆共同倾力呈现艺术家兄弟陈彧凡&陈彧君的展览项目,《木兰溪——厝》。展览将于9月14日晚开幕,并持续到12月15日。
以色列的佩塔提科瓦美术馆
在闽南方言中,“厝”是房屋之意。五年前《木兰溪——厝》首次亮相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群展群展“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中,陈氏兄弟以家乡莆田的建筑为参照,利用从当地收集的各种具有某种在地性的现成物(如废弃的门窗、桌椅、木头、砖瓦以及书本等),设计了二十余个大小不等的“包装箱”,并将这些“包装箱”拼装成一堵巨型建筑立面,透过“纪念碑”这一典范形式,意图传达他们对故土的记忆和想象。此后,“这些‘包装箱’ 就像‘行旅箱’ 一样,随着展览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空间呈现,不停地改变自身的组合方式,诉说着这个流动的家园故事”。
陈彧君
陈彧凡
而今,当“木兰溪”被“嵌入”以色列这一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和宗教传统的地缘结构中时,它无疑延伸了我们对于“木兰溪”的想象,在种种可见的、不可见的互应、冲撞、叠加、交融、共生中使得“以色列”的空间、时间和目光成为“木兰溪”的一部分,衍化为一个混合着信仰冲突、伦理冲突、文化冲突、政治冲突以及各种价值之争的空间或地带,也可以说,艺术家是尝试在“木兰溪”与“以色列”之间寻找一种互为镜像的可能。而他们在此所建立的诸种不安的、脆弱的临时关系事实上也正是以色列地缘处境的一个隐喻。
——鲁明军
回顾《木兰溪》系列的发展历程,却可以清楚看到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与新的精神体验日渐深入的自我融合。一方面,“装置”之于《木兰溪》,并不在于新颖的“当代形式”,而在于模拟的“空间实体”更适合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在体验;另一方面,《木兰溪》并不是他们批旁现实、或者解构主流价值观念的工具,而是对自己在剧烈的社会裂变中所体验到的复杂难言的“情感缠结”自我追问。事实上,《木兰溪-厝》苍凉、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平凡、质朴而又热情洋溢的情感态度,已然深刻碰触到了这个时代的隐秘的精神困境。
《木兰溪》
在他们开始创作《木兰溪》的2008年,代表了中国“70后”艺术的,是激情地宣泄出一种独特的青春体验的“青春残酷”和“卡通一代”,十年后,当那些艺术家正承受着越来越严厉的拷问的时候,陈氏兄弟的艺术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究其根源,不仅因为《木兰溪》深深地击中了一个时代的“乡愁”,更在于,在他们的艺术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了艺术与新社会思想观念与社会激情的关系,作品古雅而深沉的视觉韵味也越来越有独特的中国气质,此外,作品宏大的史诗般格局,苍凉、深邃却又不失浪漫与温情的情感姿态等等,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出“70后”艺术家愈益成熟的艺术气度。
——方志凌
木兰溪既是指那个本土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一种流动性的文化空间。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