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色•界------读李翔的新绘画


  第一次看到李翔这一系列新作品,脑海里就跳出了“色•界”这个词,附和当下这火热放映的李安作品名字吧!真有一种会意。接下来就觉得李翔近来好“色”了,这批新作非常出色。“出色”这个课题在国画领域还是有必要讨论的。前几年我也听说过,中国画界组织过“中国画色彩讨论会”。似乎,色彩课题是中国画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但说到底,由于材料和传统笔墨的思维习惯,真的在宣纸上出色儿的画家还是少见的。
  中国画历来是讲墨分五色的,这是中国水墨的精神所在,也是文化承载的外在呈现。然而,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现代后现代艺术图像的发展演变,给我们的国画出了一道难题,艺术图像的大跨度演进,是世界美术史递进和转换的样式与品格展示。尤其是印象派之后的绘画更是把色彩表现力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那么中国画如何应对图象的发展与演变?是中国美术家的困惑。当然,黑白两极之间有万千世界,用这样单纯又丰富的笔墨来表现大千世界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中国画的高度所在,但笔墨是需要内在气韵、心意这些东方内敛的文化形态来解读的。就像不懂太极的人只从他软绵绵的招式中是看不出力量一样。光看中国画图式是很难理解某些内在高度的。这就是吴冠中先生多年前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背景。我认识吴先生是真的读懂了中西方图像嫁接真谛的。这些年来,我也看到了国内一批很有才能的画家们做出了卓有成就的实验,把中国画的表现力推向了一个新层面,大大丰富了这一画种的图像深度。由此看来,我喜欢李翔新近的作品是有理由的。
  李翔的努力和实验,是建立在观念和视觉的双重出界。很显然,李翔的这些画中,有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但不是简单的光彩和色彩的套用。他在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修炼个性化的把握,将通常水墨的“浓淡总相宜”转化成“墨色之冷暖”,使宣纸和墨色的属性更加凸显。这还是技术层面的,而从精神层面的意义是一种灰蒙蒙的高调与旧沉沉的鲜亮所显示出的内敛的力量。这样的色彩力量,是当今世界新写实绘画的重要标识,也是形而上艺术品格的色彩魅力。在这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莫兰迪与巴尔蒂斯以及阿利卡等,都是当今世界艺术潮流之外的独特大师。他们的绘画精神与东方艺术指向的相应与暗合,使李翔找到了吸收与消化的切合点。
  当然,李翔的实验还在过程中,色彩和笔墨之间界地的跨越与修辞是随着绘画精神推演的。穿越色界而见色,突破色戒而出色,是李翔将要不断实践的绘画精神。把国画材料按西画语言简单的套用是容易的,李翔的难度和意义是将色彩和笔墨转换成贴切的绘画语言关系,并重叠为和谐的合奏,这是中国画将具有新精神的期待。
                                          俊勤
                                    2007年12月
 

作者:俊勤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