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作品收藏:中华艺术宫、黄宾虹纪念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朱屺瞻艺术馆及其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作品及论文曾在《美术文献》、《享悦艺术》、《美术天地》、《国家美术》、《艺术锋尚》、《艺术鉴藏》、《艺术指南》、《中国艺术》、《艺术界》、《艺术评论》、《艺术当代》、《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画廊》、《美术报》、《月刊美术》(日)、《岩彩艺术》、《东方岩彩》等刊物上发表。出版有《工笔人物重彩法》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软水》纸本设色,2017,50x50cm,佘松
创作随笔
文/佘松
我的创作一直是用着色的方式表达。我从着色的角度理解传统,理解绘画,私下里发现一种实现绘画的不同语径。以用色为主导语汇,可能会改变一系列作画方式,甚至让某些固执的笔墨思路不能接受。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画不能没有线,有时候我在想,这话没有错,但要看我们如何理解线在绘画中的呈现。线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甚或类似一种精神取向。矿物色的介入让我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作者和材质间的关系,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从陌生走到一种亲和力上就能无话不谈了。也有点像谈情说爱,开始时总免不了诸多误会,但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约,一直约,做些愚蠢的事,就会有回报。
蝴蝶的肖像No.01 纸本设色,40x60cm,2017,佘松
今天,当我们试图了解以用色为主的古代绘画方式时不得不考虑剑走偏门,这其实是绘画史的一种遗憾,当然,确切点说,还是人自身的遗憾。回顾历史长河,人类在创造辉煌时也创造出多少遗憾,这一点也就不足为提了。所幸我们还有着辉煌的历史。宗炳提出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一般都等同理解为谢赫六法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但我觉得宗炳还涉及了另一层意思,即是强调形色之间相互倚重的关系(之后以墨代色为主流已是文人间的唱和,文人也会好色,我想)。形为取象求意之依托,而非一般所谓写实,旦取易于成象之形素,可粗可细,可巧可拙,所谓胸中尤物是也。立形以后,绘事首要在寻求某种气氛,试图确立物化之依据,即画面的材质特征,建立一种秩序,着眼于全局虚实关系的塑造,可反复多次探摸,但不可过腻,故须在状态良好时果断确定,不可拘于琐细。须在刻意与随意间切换,以强其大势,呈现质感,且须留活口。大势既定,只等日后小心收拾。形色互立,须形成特定作品的色彩氛围,又不失笔墨架构之痕迹,用色不宜过杂,而多主观,古人经验须多玩味,并拓展于当下,应多关照自身过往的视觉感受,常于胸中还原有色视界,以此重整画面语系,形成包括水墨的有色系统,令古老的思维重构于当下鲜活的意象把玩中,二者且合且拒,形即是色,色即是形,形因色显,色因形立,渐成气候。
蝴蝶的肖像No.02 纸本设色,40x60cm,2017,佘松
在对水墨系统内在理念有了充分透析之后,可以从材质选择、材料运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水墨外延的拓展研究。我不赞成绘画的边界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日趋自信的当下更是如此。今天有人开始反对中西结合了,而回想当初我们对中西结合的迷恋几乎要将其视作谢赫六法的补遗了。我始终坚信好的文化在接受他种文化影响后会更加光彩夺目,只有我们的思绪常常飘忽不定,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我们格外重视画画的文化属性,而比较不太关注感性成分的声张。好像一张画有没有感觉不重要了,但没有文化是一定不行的,我们似乎已然进入了一个追求并表达优雅的时代,我们很出色地承继着古人的优雅,但却触摸不到古人优雅之中蕴含的强大的感性力量,比如五代、北宋时的绘画,以极其质朴的笔墨语言创造出那种优雅迷人的意境,即使我们感受到了,依旧望尘莫及。
蝴蝶的肖像No.03 纸本设色,40x60cm,2017,佘松
传统壁画的形态样貌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形式参照,甚至是我们探索过程里取之不竭的资源(如今日浮华躁动的都市生活以壁画错杂随意、斑驳粗拙的形式意味来呈现,其本身即含有一种当代意义的情趣,它成为一种双重解构,解构生活,解构笔墨)。生活在不觉间易成定势,笔墨在潮流中亦多俗套,如能从笔墨套路中寻得破局,此局或恰巧匹配解构一种当下的生活,而往往此类笔墨的破局正是在对生活的解构中酝酿而生,艺术与生活有时就像一对冤孽。
戏仿敦煌之二 纸本设色 50x50cm 2008-2017 佘松
我们必须时刻呵护并强化画面上绽放的灿动而又易感不安的热情,它的形成基于一种素质,把握住它得益于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一套得心且不同的方法,多数时候,它表现为某种冷静的、程序化的实施过程,而其欲呈现的是一种跳动的、随意的和不确定的格局,它有意无意的隐藏线索,为使一种激情直观呈现,一目了然。它无意令画面意指发散,而是力求凝结、固着某个简简单单的情趣,绘画介入生活,即是追寻某种情趣,个人的,它不打算征服世界,却又实施的野心勃勃。
戏仿敦煌之一 纸本设色 50x50cm 2008-2017 佘松
最近在微信里读到一篇文章,说我们正处在一种新伤痕时代,区别于文革时期的旧伤痕时代,新时代有着一种类似于天鹅绒般的绵软的伤痕感。几乎同时,也是在朋友圈里得知窦唯出新专辑了,叫做《山水清音图》,这张专辑似乎让我们等的太久。朋友发圈时输入了一个字的感慨:买。我随即回了一个简短的评论:买。我们总在相互劝诫,慢一点,再慢一点就好,但真要像窦兄这么慢,大伙又都急了。
《爱美丽No.9》纸本设色2008-2017 70x100cm
我在孩子玩的一款手机游戏梦幻花园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是一个伴有简单动画场景的消消乐游戏,场景呈现了一座很大很美丽的花园,由一个叫做奥斯汀的管家打理,整个花园里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条小狗陪着他。当我用手移动屏幕时,画面也会随之转换,而奥斯汀和他的小狗也会在花园里随意走动。我发现,这个管家在花园里不停来回走着,偶尔停在某处花丛边或木屋旁,偶尔在园中的长椅上坐下,继而又起身来到喷泉边上看一看,等等。画面配有一种好听的略带忧郁感的音乐,这个原本为了加强花园梦幻感的旋律反而衬显出奥斯汀的心神不宁与坐落不安,好像是沉浸在如此美丽的花园里不知所措了,这一切构造了受用美丽的焦虑,一种愉悦的不安。我在想,这算是一种新伤痕时代的症候吗?他够绵软吗?游戏制作者可能是个内心孤独的人,或者比较了解孩子的心,小孩子的内心可能就是孤独的,只是大人看不出来。
《青枝》2009-2017 绢本设色 60x200cm
由于能力所限,我还不能完全认同所谓新伤痕时代的定义,尽管它出自一位八零后的学者。但我确实觉察到这个时代求痒之人日趋增多了,这是否能算作另一个症候呢?我前两年一直坚持画去色这个题目,也是部分出于这样的察觉。
《有划痕的肖像NO:01设色纸本 50x50cm 2017年》
2017年3月24日于上海 佘松
《有划痕的肖像NO:02设色纸本 50x50cm 2017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