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今社会文化环境的大背景下,玉雕创作贵在创新,创新离不开借鉴,而中国传统国画为其他艺术类学科提供大量参考资料的同时,同样也为玉雕的创作提供新鲜的养料,将国画元素巧妙的运用到玉雕创作当中,不仅是玉雕创作的创新,更是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
一、国画及其独特文化
国画也叫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这种“意象出于哲思,情趣归乎笔墨”的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构筑理念”和“审美取向”的绘画叫做中国画。中国画大至从类别上看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部分,五代以前以人物画为主,元代以后以山水画为主、而宋代是中国画最昌盛的时期,可分为写意、工笔重彩两部分。五代以前以色彩为主,五代以后以水墨为主,宋代作品以色彩和水墨相映交辉。
国画艺术泛文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书画同源”的渊源,不仅使书写性的线条成为中国画重要的语言形式,而书法的抽象美感更深深地影响着绘画。二、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讲究气韵生动,强调抒情写意;同时儒道释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又融入到中国画的审美意向中,使其丰富和发展。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画绵延千载,其深厚的文化精神,也为玉雕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
二、国画与玉雕的关系
国画与玉雕艺术的共同特点是:重意趣、重神韵,对形象并不是纯客观的自然描摹,而是融入主观意识和情感,经过审美认识和提炼进行再创造,“随意而生,随意而变,意变则法变,意变则形变。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构图要讲究,要激发灵感,要善于用意境化的表达方式。
所不同的既是对艺术的表现语言和形态,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国画这种传统文化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创新,它的各种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并且它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其存在与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因素与社会环境下完成的,通过对国画这样的人文因素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能让我们更加充分的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玉雕艺术一样,它追随着时代,承载着中国文明,显露着中国人的修养,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演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它以其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文人雅士阶层独有的性情和气质。国画与玉雕的结合便能很好的将中国传统的两种不同文化形式和谐的统一起来,他不仅连起了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也连起了中国人的艺术和生活,将中国人所拥有的民族特质以及民族精神巧妙的表现出来,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延续下来。
三、国画元素在玉雕创作中的体现
玉雕造型艺术在表现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韵,这种方式与中国的书画是分不开的,在创作的过程中设计画稿的探索几乎决定了作品内容的外貌,在玉雕作品中让形象徘徊在有无之间斟酌与形神之际,以神统形,以意融形,表现出心灵的内涵和生命的境界。
首先,笔墨是国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黄宾虹先生所说:“作画落笔起要有锋,转要有波,放要留得住,收要提得起,一笔如此,千笔万笔如此,一幅中国画技法的优劣和价值的高低与笔墨有极大的关系。中国画家通过笔墨画出想要表达的事物。笔墨掌握得愈好,所表达事物的精神也就愈突出。笔墨是中国画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我国传统绘画所说的笔墨是用笔用墨的总称。画家用笔、用墨画线造型时要求笔不离墨、墨不离笔。在玉雕中同样如此,线条因物象而产生,用以概括物象的重要特征,表达雕刻家的感情。玉雕艺术家用刀的过程就是情感流露的过程。玉雕家刀下的线是带有情感的线,它力透玉石,有轻、重、缓、疾、顿、挫之分,起伏跌宕,富有力感。
其次,国画中“空白”的产生和广泛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空白的存在国画表现出深奥不俗的气质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国画的空白并不是不着笔墨而是空而不空,“空”并不是画纸之白而是一种以白代“不白”、无中生有的美学境界,是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国画中的空白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根据空白出现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绘画对象空白承载着不同的语言信息,虽然“此处无一物”却寓意深远是画家精神世界的真实展现。“空白”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式和绘画技巧,“白”表面上是画纸的质地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被赋予了“有形”之境,形式上的空白发展为思想表达上的预留,是中国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明的玉雕家不仅用形象表现事物的充实,更巧妙的以空白传达出其灵动的感悟,正是因为空白的存在整件玉雕作品才有了灵动的诗意。
再次,国画以自然之美为美,并以大自然造化为师,人们把“自然”作为国画的品评标准中的最高目标。画品之美,美在自然。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是“逸”品,而“逸”的标志在于“得之自然”。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自然永远是人类精神的母亲。“热爱自然是中国绘画的灵魂”,也只有把这种思想植入玉雕创作中,才能打破玉雕创作中以工为美的形象刻画,过多的重视形似而忽略了自然,过多的重视了技术水平而忽略了创作艺术,只有雕工,没有艺术的表现。“厚古薄新”“重材轻艺”地吃老本,只能制作一些雷同重复,千款一面的作品,而丧失玉雕作品“大道自然”的求真本色。
四、国画元素在玉雕创作中应用的意义
国画元素在玉雕创作中的应用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既中和之美,除此国画的意境之美,也融入玉雕创作当中。一件玉雕作品的美,在于意境,在于色彩,在与形态,在与线条,在于质地,或者兼而有之,然而,意境是对于玉雕作品整体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给观者一个广阔的形象空间和意外发现,让观者止步于此,玉雕意境是玉雕题材的构图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是玉雕设计构思的中心内容,当玉雕题材确定之后,这个题材的意境是否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要靠构图和线条的表现,然而,构图和线条的好坏能够让意境更完美,更充分,更有感染力。
寄意云水,寄意山林,寄意花鸟,完成了心灵的感悟,以物言志,得到一种满足,一种平静,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意境。
紫气东来
作者:李玟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