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外媒对话李翔宁 剧透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

  在经历20多年的城市建设进程后,中国重新发现了乡村生活方式的价值,并将乡村看作是现代建筑的一片新疆土。日前,意大利媒体《il giornale dell architettura》发表一篇报道,内容是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的对话,而这也提前预告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更多细节。

  2018年5月26日(预展为5月24、25日),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即将拉开序幕,总主题设定为“自由空间”(Freespace),共有来自71家建筑事务所、65个国家馆参展,其中有包括梵蒂冈在内的7个国家首次参展。在71家建筑事务所中,有三家来自中国本土,分别是杭州的“业余建筑工作室”(王澍及陆文宇创立)、北京的“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徐甜甜创立)以及北京的“直向建筑”(董功创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李翔宁

  中国国家馆由李翔宁担任策展人,主题为“未来农村建设”(Building a Future Countryside),紧紧围绕双年展的总策展主题,诠释如何在偌大的中国乡村重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价值。李翔宁的学科方向是建筑历史与理论为学科方向,曾担任过2007年深圳双年展策展顾问、进行中的歌德学院系列论坛和展览的策展人、以及上海当代建筑文化中心馆长。

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 伊冯·法雷尔和谢莉·麦克纳马拉

  总策展人伊冯·法雷尔(Yvonne Farrell)和谢莉·麦克纳马拉(Shelley McNamara)在阐述主题时表示,“自由空间”描绘了一种广阔的精神境界以及人文关怀,这种境界与关怀渗透在建筑的内核之中,凝聚于空间的品质之上。其侧重点是建筑要为其使用者提供自由、额外空间以及满足不同人内在需求的能力,鼓励人们反思考虑问题的方式,提倡新的思维理念,以设计出更舒适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在这颗脆弱星球上的生存需求与人格需求。“自由空间”将自由融入想象,凭借时间与记忆的自由空间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通过传承文化勾勒出传统与现代的画卷。在“自由空间”的主题下,2018建筑双年展将展现各类建筑案例、想法与思路,以供各界人士探讨。这些案例蕴含了材质的丰富与调和,演绎了运动中的和谐秩序,展现出建筑的力量与美感。

  以下是该媒体对话李翔宁的访谈内容:

  Q:意大利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威尼斯也与中国很多地方有着紧密的纽带,你怎么看这段悠久的历史?你个人对威尼斯有着怎样的观感?

  李翔宁:我觉得我们把威尼斯看作是欧洲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也觉得意大利人民对中国人民很友好。我们在包括饮食、文化等各方面有着很强烈的共识。中国与意大利的历史都非常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过很多文化交流,比如大家都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我们都很喜欢意大利文化,尤其觉得威尼斯是意大利文化的一个名片。

  威尼斯是一座水城,上海周边也有很多被运河、河流围绕的村落,就好像中国的威尼斯。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看,威尼斯是建筑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核心之一。我们在建筑史书籍中学到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建筑典范,也了解很多建筑大师。我们也会与威尼斯的很多有名的建筑学院校进行学术交流,组织国际会谈。我想未来中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关于建筑学专业层面的交流会越来越紧密。

  Q:今年双年展两位总策展人提出了“自由空间”的想法,你会怎么向这个主题进行靠拢?

  李翔宁:我对“自由空间”这一主题的理解可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使用上的灵活性:空间可以适用于新的用途,这是从更加建筑学角度考量的。同时,自由空间又可以被社会层面所解读:我们希望空间涵盖不同身份、国籍、文化,人们可以共享空间去交流、去享受彼此的生活方式。

  基于这两点,我提出了以“乡村”为方向的中国馆策展主题。如果想谈自由空间,那就要先参与到自由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去,中国的乡村是可以去实践的地方。国际上很多建筑师都在把关注的视野聚焦到乡村建设上,比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s),这非常具有挑战性,对于打造我们的未来,未来的大众空间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把乡村建设这个主题放在中国馆里了,这是对“自由空间”的一种回应。

  Q:可以给我们剧透一下中国馆吗?

  李翔宁:我们觉得,在中国经历了城市化发展、城市快速增长的浪潮之后,如今乡村及其他农村地区成为了中国当代建筑值得关注的新前沿,无论是建筑师、艺术家、开发商、施工者,都纷纷加入到了农村生态群落、公共生活以及价值体系的重建当中。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结已经被打破,很多人走出农村,移居到了城市。到了现在,人们又开始厌烦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等城市化的负面结果,他们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农村。不仅仅是为了更宜居的环境,更是一种文化价值,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忘记“nostalgia”(乡愁、怀乡)。

  怀乡,按照汉语言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一种希望回到过去,回到过去乡村生活的希冀,是一种与乡村有关的象征。所以现在很多人正在回望乡村,正在关心农村地区的建设。年轻一代可能会离开城市、去到乡下,并居住生活在那里。这也是我提议以“乡村”这个主题来做中国馆的原因:在展览结构中,我们会以六个方面的版块呈现,分别是住所、生活、旅游、生产、文化和未来。


陈浩如,“太阳公社”的猪舍,Courtesy Pavilion of China at the 16th Venic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La Biennale di Venezia

  之所以提到“生产”,是因为乡村的生产从未停止,农业、旅游业等等方面,之后才会有文化、未来以及新技术应运而生。中国有互联网公司就专门开发了一整套包括运输、设备以及流通等方面的农村系统。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快递的形式获得,不通过当地市场就可以订购,而且是以一种非常全球化的方式。在3D打印和参数化设计等更先进的技术参与下,乡村建设与当地环境可以更加一致地融合。

  在这种考量下,我们将展览分成六部分,每一版块代表了乡村建设当地一个方面,每个版块会有一到两位建筑师设计具有象征性的主要装置来进行呈现。所以整体来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大概会有20到25件作品。

  在中国馆的外部,我们会放置一个3D打印的村落模型。双年展结束之后,这件作品会被带回中国,放在一个乡村广场上,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另外,我们也会尝试再造一个展厅代表威尼斯村庄的入口,大概是3米高、15到20米长。功能上,这里既可以作为公众的休憩空间,充分体会中国馆带来的空间感受,也可以用做开幕式其他项目活动使用,而双年展结束之后这个“大装置”也会被带回中国。

  Q:针对“自由空间”这一主题,你期待与其他国家产生怎样的对话与讨论?

  李翔宁:我觉得人们可以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畅所欲言,人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可解读的角度——自由空间,不仅仅是建筑师创造出来的空间,而是一种自由地参与,一种对于生活的自由享受。我们希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经历的人一起讨论,如何创造不同类型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共处、共享彼此的生活,创造自由空间的范本,相互分享彼此的见识与观察未来的视野,打造属于所有人的更好的未来的自由空间。这其实也应该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所承担的责任之一,也是双年展能够传达给所有专业建筑师的一个信息。

  (文中采访内容编译自《il giornale dell architettura》发表于2018年3月28日报道《China Pavilion at 2018 Venice Biennale. Freespace is the Countryside》,作者Alessandro Colombo)

  【相关阅读】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即将开幕 中国国家馆回归“日常”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张天宇/编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