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以指代笔作画的历史。有的文献传说始自唐代,惟无翔实例证可据,且唐代以后历代画史中未见有指画和作品的记载。直到清代初期,才有高其佩以指画名世,作为艺苑中的一支新兴的流派,滋生发展,后继有人,迄于今日,绵绵不断,而且有所创获,赢得国内外人士的承认和爱戴。
记得在1962年夏季,辽宁博物馆为高其佩举办指画展,展品除馆藏外,还从国内兄弟馆借展一部分,为国内高氏指画作品专题首次展出,引起各方重视。出版部门主动拍照,准备出版画集,旋因“**”所谓的“反封建”而功败垂成,引为遗憾。1992年12月间,辽宁博物馆应荷兰国立博物院之邀,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为高其佩指画举办专题展,计原作200余件,主要有辽宁博物馆提供,商得上海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馆的赞助,也提供了高氏部分作品,余则由荷兰国立博物馆直接向美、日、德、英等国家地区博物馆和私人洽借,可以认为此乃指画大师高其佩在指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这个展览在阿姆斯特丹展出两个月之后,又应邀赴美国纽约华美联谊社展出一个月,盛况空前,影响深远。殊知在300年后,高氏指画享此殊荣,画家本人固然不可预料,就是国内艺术界也未必有此先见。
我因在40多年前就来到东北从事文博工作,自己又是搞中国美术史的,对地方历史上艺术界的所有名宿,都是我研究的对象,而高其佩指画的创派,尤其是急欲探讨的科目。同时,潘天寿先生在生前和我一再谈起他对高氏的钦佩之意,也成了促使我进一步研讨的动力。再就是我于1991年春访问新加坡期间,有幸认识了这个国家著名指画家吴在炎先生,他身边有许多门人,组织“三一指画会”,工作很出色。吴老先生于1991年秋,欣然光临指画创始人高氏的故乡办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
我本应开篇对今年铁岭的中青年指画家杨伟同志的造诣说起,由于指画历史还不为广大读者所熟知,恰好杨伟正是高氏的家乡人,竟在300年后脱颖而出,于是先说了一些题外话,事出偶然,又非偶然。
杨伟同志是辽宁省铁岭市的知名中青年书画家,原来以书法真、草、隶、篆兼擅享誉省内外,致画名为书名所掩。实则他的绘画素养相当深厚,只不过很少有机会展示这方面的才华而已。他于1993年3月代表铁岭市书画界访问日本鹿沼、浦和两市,进行文化交流,并举办书画展览,还当众挥动手指,蘸墨彩作画,观众如堵,呼声雷动,把画展推向了高潮。日本《每日新闻》和《枥木新闻》两家有影响的报刊发布现场情景,予以热情报导,可以当之无愧。
实际说来,杨伟同志进行指画创作的时间并不多久,由于笔画的基础根深叶茂,作起指画来一鸣惊人,这只不过是一般公认的原因之一。再就是他是铁岭市的书画家,家乡在300年前出现过指画创派人高其佩,从少年时代起,听到有关许多传说,自从从事书画习作之日起,在文献画史和博物馆、画刊上经常读到推荐高氏为他的同乡而引为自豪。于是对这位中青年画家带来了历史的使命感和负重的责任感,正因为有这双重任务,才驱使他奋发自励,刻苦钻研,努力实践,故而出人不意地迸发出惊骇四座的浪花。看来似是偶然,又不是偶热。
杨伟同志从事指画创作,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也并不是靠改换绘画工具以追求新奇,更非是如前人高秉《指头画说》中对乃祖且园先生创作指画来自神授之说。除了前面所提到两个因素之外,那就是靠专心致志、手指勤挥、孜孜不倦地全身心投入艺术实践中去。在铁岭市的书画界,据我了解到的,像杨伟如此奋勉,用的时间最多,下的功夫最深,涉猎的范围最广,还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尽管他是中师文化程度,克服了面前横着的重重障碍,只有夜深人静的灯火作证,妻儿未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作证,如此努力,全靠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又谈何容易!
画家一面从理论上吸取指画技法的若干营养,一面精读今日潘天寿、钱松岩诸大家指画的代表作,心领神会,不懈地通过艺术实践,他的指画创作在不断地提高,从而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指画全面技巧,并有所发展。如在人物肖像画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补了前人在这方面的空白,值得称道。收入画册的几幅肖像画,即或未指明画的是谁,却可以使过去与之熟悉的人一望而知,神形兼备,呼之欲出。据提供的材料,得知画肖像时,只用二拇指勾勒轮廓,墨半干后用四指背面简约地抹上淡墨调子,再于将干未干之际,加施浅赭,于是就显得生意盎然了。
他指画的花鸟,也颇具特色。《觅》的情趣,殊耐人寻味。芭蕉下的双鸟形态各异,一只昂首远视,一只对地上的蚱蜢作正要捕食它的形态,着墨不多,而艺术效应正与另一幅《荷叶游鱼图》一致,有八大山人朱耷的简练活脱的遗意。《枝上名琴图》的花叶得写意妙谛,枝上的鸣禽,如闻其声,富无限生机。《梅花飞禽图》结构别致,一禽展翅低飞,有受惊逃鸣之状,生意盎然。《梅兰竹菊画屏》随指运转,从吴昌硕脱化而出,益之以指墨的特点,显得有潇洒出尘之概。至于山水风景画的大开大合,纵情点染,具有大自然的和谐美,足见作者在传统和创新两者之间,所下的坚实功夫已见成效,可从画册中的几幅山水作品里得到明显的启示。同样的指画,随着作者与时代的不同,所体现出来的时代和个人风格自有差异,这正是客观上的正常反映。画家本人对古人并不是亦步亦趋,他怀有强烈的超越前代的意识,故而敢于创作肖像画的尝试,而山水、花鸟、草虫之类的描绘源于传统,却又冲破传统,从技法、构图、题材诸方面,勇于创新,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我说铁岭高其佩所创造的指画,在他的故乡,竟于300年后,才出现颇具才华的人,值得为之宣扬表彰,更希望我们的国家已进入改革、开放、取得光辉业绩的新时代的今天,铁岭地区的人文得天独厚,能孕育出画家杨伟出面承继发扬高其佩指画的优秀传统,绵绵不绝,则不胜翘企庆幸之至!
1993年11月14日
于沐雨楼中
作者:杨仁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