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07 21:39
从建筑摄影师、杂志特约摄影师到高级摄影讲师、摄影艺术总监,王华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从只身一人独立完成拍摄项目到如今带领一队学员摄影采风,他不仅用自己的理解展现自然与人文之美,也希望将众人眼中的美用相机定格。借“网易关注·春境”展览之机,我们和摄影师王华健聊一聊他的摄影之路。
无论何种题材都要关注自己的表达
网易艺术:您是如何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春境“这一主题的?作品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王华健:每年我都会去各地进行摄影采风,之前去到了广东省韶关市九峰,在那里拍摄了以“桃花节”为主题的一组作品。拍摄时也没有刻意想为了这次展览而作,只是想尽力把当地的环境、民俗通过镜头展现出来。后来我受到企业家摄影自然基金会邀请参加了这次展览,刚好这组作品很符合“春境”的主题,就选取了它们去投稿。
王华健参展作品《乡春》
王华健入选作品《乡春》
网易艺术:对于这次线上展览中您关注的其他作品,您是如何解读的?
王华健:现在的摄影逐渐走向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不是一提到“春”就是单一的拍摄鲜花绿叶,而会有更多其他的创意。所以我觉得这次展览的作品都很不错。
网易艺术:我们了解到您平时以风光摄影和建筑摄影为主,在拍摄不同的对象时有何区别?
王华健:摄影的分类其实是以它的最终用途为标准划分的,在拍摄不同题材的时候重要的都是关注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建筑摄影主要是表现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想法,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用我们的理解去展示他们的想法,是主动的表达。而风光摄影主要表现当地的自然风貌、气候环境,只有依据大自然的规律才能最大的展现当地的特色,更多是被动的展现。这是最大的不同。
摄影要多拍、多看、多想
网易艺术:在您的拍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可以跟我们分享?
王华健:最开始摄影的时候玩的是4*5的胶片机,有一年1月份去沈阳,当时特别冷,我需要一个人完成一个酒店的拍摄项目,3天完成500张相片的拍摄。那时候很辛苦,但是也很有趣。胶片机每拍一张胶片就少一张,拍的时候十分小心谨慎,而且不知道成像如何,只有拿回深圳冲印后才知道。有可能这组照片都是失败的,也可能有一部分精品。这样就一定要保证成功,不可能再飞回去重新拍摄。而现在数码片拍起来就没有那么谨慎,如果拍的不好就可以删除重新拍摄,缺少了以前胶片的珍贵感。
王华健摄影作品《重庆印象》
网易艺术:对于非专业又想入门的摄影爱好者,您有何建议?
王华健:目前我所从事的就是入门摄影爱好者的培训,一直以来我给他们的建议就是“多拍”、“多看”、“多想”。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手机是学习摄影非常好的工具。因为手机拍摄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没有任何门槛,所以建议大家每天多拍摄不同题材、不同光线、不同构图的作品。拍完还要多看,有些人拍完一大堆照片以后从来不看,不知道自己拍的好不好就没法进步,这是一大错误。而且不光要看自己的,还要看别人的,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就像我们说的,“复制是最好的学习”,模仿后学成了才会有自己的风格。“多想”就是在看的过程中去考虑,这张作品值不值得按下快门。每次出去采风之前我们都会浏览大量的摄影师作品,去了现场之后就会想,有位摄影师以前拍过相似的照片,他是怎样拍的,我们能不能比他拍的更好。
艺术所有根本的元素都跟生活息息相关
网易艺术:除了摄影,您生活中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王华健:旅行和音乐。这些都是和摄影相结合的,在旅行途中会随时拍摄身边的美景,而拍摄可能会是很枯燥的,有时为了等光线要等好几个小时。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音乐就可以消磨时间,也会触发灵感。
网易艺术:我们一直倡导“艺术还原于生活”,您认为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王华健:艺术和生活是相结合的,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所有根本的元素跟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不能把它们完全分开。只是每个人生活方式不一样,对于艺术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想法。以前的胶片、单反很难懂,也不好玩,人们就会觉得远离了艺术。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手机摄影的发展更把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国人也很喜欢拍照,都想把自己看到的东西拍的更美。这就是普通民众对于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王华健,深圳市手机摄影协会秘书长、深圳市旅行摄影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深圳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会员、深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影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影力摄影俱乐部负责人、高级摄影讲师,实力派摄影师,长期给各大企业培训摄影课程。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