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海上丝绸之路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物像叙事——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

2018-06-04 14:32

  为迎接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9日)”的到来,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物像叙事——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于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东川路500号)二楼正式开幕。

  上海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历史悠久,是元代松江府乌泥泾的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与技艺的延续与发展。上海手工织布亦称上海土布,曾是劳动人民制衣的主要原料,亦是农耕社会小农经济的主要家庭收入来源。随着工业时代对自然经济的瓦解,以及现代科技进步与社会语境变迁,上海土布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手工纺织技艺濒临失传,这一极具上海特质的古老技艺亟待重新挖掘与传承。

  上海,中国曾经最大的棉纺织中心,如今拥有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嘉定(药斑布印染技艺)、奉贤区(土布染织技艺)、青浦区(土布染织技艺)、浦东新区(手工织带技艺)、金山区(土布纺织技艺)、崇明区(土布纺织技艺)等市级非遗6项,浦东(土布纺织技艺)、三林标布(纺织技艺)、闵行(土布纺织技艺)区级非遗3项,形成上海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类项目的蔚然大观。

  进入非遗时代,手工棉纺织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联结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路径。放之于世界视野,手工纺织是留存于世界各国的古老手工技艺,几乎每个国家均有自己独特的织造文化,工具、技艺与织物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一带一路”上分明可见一条由手工棉纺织串联而起的棉路,正跨越国别,沟通着世界的多元文化,并形成一个世界非遗共同保护、传承的格局。

  此次展览共展出清末、民国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地区手工棉纺织布及相关制品100余件,以及完整的手工棉纺织机及工具一套。在一辆于民间征集的脚踏三锭纺车上,发现了迄今最为可信的,被奉为棉纺行业神的黄道婆浮雕像。在展览上,不仅能见到诸如“芦扉花”、“三阳布”、“井字布”、“满天星”、“金银链条”等经典上海土布纹样,更能一睹稀少的“紫花布”芳容。紫花布为我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种植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 花作紫色,纤维细长而柔软,由农民织成的家机布,未经加工多微带黄色,特别经久耐用,尤以上海松江生产的最为著名,并曾风靡英国作为绅士的时髦服装。崇明的“百字布”提花织毯,因其记载了大量社会、时代以及个人信息,堪称为一部织在布匹上的史书与传记。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珍贵文物,更能在专家、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自体验古老的棉纺织技艺文化。

  上海土布不仅是上海文化更是整个江南文化的标识,是塑造上海本土文化品牌的有利资源。此次展览是继2017年华东师大博物馆举办“一带一路非遗保护——越南东湖年画”系列展览之后的第二个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展览。展期自6月1日至6月10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往观展。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