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也许是同乡之故,看容铁先生的作品,倍感亲切。粉墙、黛瓦、池塘、荷花、柳岸,江南水乡的景致,尤其是太湖,在他的笔下点滴渲染,看着恍若重归故乡,又似去了遥远的宋元时代,有一些如诗般悠远的文化上的亲切感。这些题材不仅仅提供被表现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也承载了至少是宋元以来中国文人绘画所蕴藏的一些意境,一些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世情怀,一些对宁静以致远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世界,中西文化的交流已然日趋密切,在融合西方文化、西方美术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容铁先生的水墨光晕横空出世,使水墨与光晕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幅充满意蕴又别有风味的画卷。中国的水墨笔法注重“气韵生动”,最宜表现江南小桥流水、田园村舍的精致与清雅,而容铁先生的作品,在体现水墨意蕴的同时,把夕阳的光、水色的反映,与树木、园林的明暗、光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中西绘画的融合。
吴冠中先生、袁运甫先生、杜大恺先生,均有江南民居画作,也都致力于把水墨和视觉的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容铁先生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水墨光晕。在对光色的处理上,他受到李可染先生、吴冠中先生等大师的影响,且与传统的国画有比较大的区别,更注重视觉审美上的光感表现。在对点线面的处理上,他受吴冠中先生影响,比较注重其构成。吴先生画作中的帆影,并不具体描绘单个帆和船的关系,而强调帆的矩形构图,强调整体画面以及画面底下构成的块、面,点、线的关系,这些在容铁先生的画作中也多有体现。总之,容铁先生在注重视觉形式、构成关系的同时,也注重水墨的趣味、光的感觉、光色的变化。他的画在艺术元素上至少有三个结合的点:光影、结构和水墨。看完容铁先生的几本画册,精彩之作颇多,一般墨和光的结合是有难度的,他的画作将这两者有机融合,使其浑然一体,有一种跟前面几位大师不尽相同的表达水乡的绘画语言。
容铁先生在李可染和吴冠中之间寻找到自己的一条路径,将创作与自己对家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来自江南的他,对水乡、江河的体味,可能跟一般的画家也有所不同。他所表现的水乡,有着不同于传统国画的视觉形式美,有着阳光照耀下的灿烂和光感,传递着游子对故乡的种种思念,散发着淡淡乡愁带来的诗意,这种情感的融注使他的水墨光晕绘画,超越那些纯粹追求视觉形式感和光感变化的画作,让观赏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倍感亲切,也许这种思乡情怀的表达,正是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此外,容铁先生还大量吸收了水彩绘画的技巧,他的很多画可能是水中作业,在画面未干时,实现墨彩融合交汇,在水与色的冲撞中,产生透明的色彩美、流动的水韵美。通过主观、理性的表达和自动水墨,形成一种构图关系,所以他的墨趣、墨晕和光色的感受既来自水彩,也和水彩不完全一样。出于对水墨的追求,他的画面自然是来自中国传统绘画的,讲究笔的气运,墨的沉滞,但也同样体现了把笔墨还给美彩本身,强调水墨自身审美特征的一些因素,如果没有水墨,光谈笔墨,可能表现光晕就不像现在这么生动了。
中西文化、中西美术有诸多不同:一个是求证的,一个是写实的;一个讲究情感,一个讲究墨晕。两者之间存在很多抵触和矛盾之处,但是容铁先生的作品却有中西合璧之效。先生名字中的“容铁”二字便体现出这种融合,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绘画风格最典型的凝结,容是融合,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种宽广的胸怀,也是他的一种绘画语言,体现出江南水的开放性;铁是笔墨苍劲、强韧有力,同时也体现了西方的一种理性的精神。所以“容铁”,可以看作是他个人的一种文化追求,是他个人艺术风格的一种表达。
容铁先生如今在西藏代职,可以说是一次文化行旅,西藏的名山大川有着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雄壮与_豪迈,那里也洋溢着别样的文化风味,如何表现这样的人文情怀和自然山水的关系,期待容铁先生用他的水墨光晕为我们带来西藏雪域高原独具特色的山水画。
作者:尚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