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般意义上的历史画选材,几个重要的前提和要素是必备的,即在历史上出现上的影响后世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其中出现的重要人物和群体,而其中个体的人或英勇或悲壮,往往成为艺术家们进行创作和结构画面的首选。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围绕其展开的周围环境的营造,把观者带入当时的历史氛围中,还有一种典型的历史画选材,他们不是一个,而是几个或一群,通过他们集体的历史动作,影响甚至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从而影响历史,而成为被艺术家们热于表达和记录的历史画选题,贵州双百工程的《海龙邨与平播之战》即属后者。
《海龙邨与平播之战》其中出现的两个重要人物杨应龙与于化龙,一个代表当时的宗亲势力,一个代表当时统治者的利益,而那场旷日持久的惨烈的厮杀,无法用正义与非正义的文字形容,现如今除海龙邨那浩大雄伟的建筑遗迹犹在,两个人的争斗早已变成了后世的文字想象。
画家选择这样的题材进行创作首先就要清晰的感受这是具备宏大场面,而非具体典型人物的刻画,因为杨应龙与于化龙这两个真实存在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只存于后世对当时事件的文字描述,无半点形象可供。这样也给画家的创作提供了另一种契机和想象随意的空间。即用一般人能够接受的平时的古代战争场景来营造画面的氛围,摒弃概念化的战争残酷性所带来的鲜血淋漓的死亡景象,给观者在适度轻松的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思考和想象中注入某些审美上的体验。
纵观古今世界历史画创作,其手法的选择基本是现实主义,偶有些浪漫主义手法,亦是考虑创作题材的适应,其中多是在适合的画面情绪中注入浪漫主义意识,而手法仍然是写实的,现实主义手法和概念,在中国的文艺创作中未及百年,在近代历史各时期所呈现的作品随当时所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各异,然手法上的整齐划一却是大势。
我在构想《海龙邨与平播之战》画面之初,首先设定这幅画面的场景氛围和手法适应性,即现实主义和浪漫的表现主义相结合,让手法和情绪在创作的全过程转换互通,适当放弃某些具体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节,从整体上制造出有别于一般性现实主义绘画模式。让历史故事有机融入和充满东方的审美意趣,进而让欧洲泊来的现实主义手法充盈中国式现实主义精神和手段,并在未来可能的实践中,完善中国式现实主义创作理念过程。
2017.9.20
作者:张延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