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60幅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绘画 浓缩西方美术史500年

2018-10-31 22:38

Ymh1ql3crhPwQZYCAbfSQ31h8YCesnhgruZJYAJa.jpg

​展览现场

2018年10月23日至12月23日期间,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京富士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支持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在致辞中谈到:“2018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相信这次与日本富士美术馆合作的展览,不仅会在清华大学中西文化交流的历程中留下令人回忆的印迹,也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隆重的一笔,为促进中日友好发挥积极作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两年以来举办了多个西方艺术大展,既是博物馆及清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的体现,又是中国与他国间文化交流的盛事,让观众可以不用走出国门就能近距离欣赏西方大师作品原作。”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致辞中说道:“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以本次展览为观者带来了一堂美育课程。在今天人们都在热议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的存在,特别是人类的劳动存在产生影甚至是替代。而我们要意识到‘High-touch’其实越来越成为人类保持自己存在的立场,也因此美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提到:“本次展览浓缩了西方绘画500年演变发展的历史,展品从16世纪到20世纪,从文艺复兴到后现代西方非常重要的流派。展览展出的是日本美术馆系统收藏的西方画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东西方艺术观念碰撞和融汇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观察西方艺术的视角。透过日本文化的视角所遴选的西方艺术品,既不同于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的馆藏,也有别于大都会博物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艺术界和博物馆界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与认知。”

展览日方策展人、东京富士美术馆馆长五木田聪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中说道:“池田大作先生在50年前提出了中日友好邦交的理念,东京富士美术馆把我们珍藏的西方画作带来中国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展出,希望能促进中日文化艺术交流。日本在江户时代的三百年有一段闭关锁国的历史,和外国没有任何的交流,从19世纪明治维新之后,西洋文明大量进入日本。西方美术史发展的500年是我们不曾拥有的历史,我们希望通过收藏西方大师作品,来了解学习西方文化。浮世绘通常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象征,而在我看来浮世绘的历史很短并不能称为是一种艺术,但浮世绘确实影响了西方后印象派包括梵高在内的一批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又反过来影响了日本,这对于日本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逆向的文化输入。日本的文化和艺术除了受到西方影响,最开始其实是从中国传入的,之后也一直受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艺术能展现人的心灵,艺术的交流也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交流。”

东京富士美术馆是由日本著名摄影师、和平运动倡导者池田大作先生于1983年创办,至今已收藏了超过30000件艺术作品,尤其是有计划地收藏了西方艺术史上众多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共精选了60幅来自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艺术经典藏品,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分为“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和“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五个单元,展现了西方艺术500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

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

文艺复兴是西方现代大幕拉开的时代。那个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世俗文化和科学理性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确立,给西方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文艺复兴艺术运动在欧洲有两大支脉,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及其向南的延展,展览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行政长官的肖像》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乔凡尼·贝利尼所作。二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平行发展的北方文艺复兴,主要以尼德兰、德国等欧洲北部国家为代表,展览中的阿尔布雷希·阿尔特多费尔、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均为德国多瑙河画派的代表艺术家。

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

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伟大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这一阶段的文艺思潮复杂多样,艺术风格绚丽多彩。色彩华美、激情动感的巴洛克艺术和贵族艳情、享乐主义的洛可可艺术,共同谱写了一段艺术史上的“华彩乐章”。与此同时,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学院派古典主义崇尚古代艺术和古典精神,展览中洛兰等艺术家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古典的构图和美学。与古典主义并行不悖的写实主义,此时也广泛存在于意大利、西班牙、佛兰德斯、荷兰、法国文化中,展览中拉·图尔、哈尔斯、小彼得·勃鲁盖尔等艺术家的作品彰显出一种对现实场景的凝视力量和深远情思。

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

启蒙运动之后,西方文化艺术的中心从佛罗伦萨和罗马逐渐转向了巴黎,法国成为西方艺术最活跃的国度。18世纪下半叶,启蒙思想带来基本人权的确立、全新道德秩序和现代科学的巩固。理性主义开始成为主流,艺术中相应地出现了强调逻辑和理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如展览中法国雅克-路易·大卫工作室、安格尔的作品。到了19世纪上半叶,艺术家们不再探索道德和固定不变的价值观,而是转向心灵深处的思考,提倡情感、想象和自然至上的浪漫主义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籍里柯、德拉克洛瓦、戈雅、透纳等人的作品均亮相本次展览。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构成了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的二重奏。

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

1848年至1870年是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期,是艺术家们渴望在艺术中逼真地再现自己生活的时代。展览中,法国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的风景画真实地表现出大自然蕴含的巨大力量,巴比松画派们笔下的自然风貌则在真实质朴中更显深刻的社会意义。19世纪下半叶,印象主义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展览中马奈、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莫里索等人的画作,别出心裁地表现出物象在日光之下色彩的微妙变化。此后,“后印象主义”改变了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经验主义倾向,塞尚、梵高、高更等人的作品,更是直接启发了20世纪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具有纯粹性和先锋特色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本次展出的作品涉及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形而上画派、巴黎画派等,汇聚了毕加索、莱热、马尔凯、弗拉曼克、马格利特、米罗、契里柯、莫兰迪、莫迪利亚尼、夏加尔等众多知名艺术家。二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世界艺术中心由巴黎转向纽约,西方艺术处于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期,涌现出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等众多艺术思潮流派,艺术世界呈现出混杂多元的样貌。展览中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和罗伯特·印第安纳的作品都折射并反思着这一文化特征。

本次展出的作品都出自享誉世界、蜚声艺坛的艺术大师之手,如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巨匠贝利尼,巴洛克艺术杰出代表鲁本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和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戈雅,以及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米勒,印象主义大师马奈、莫奈,后印象主义巨匠塞尚、梵高、高更,一直到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毕加索、莱热、米罗,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安迪·沃霍尔等,由此勾勒出了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轮廓,引领着观众去探寻那些伟大的时代、艺术家及其作品中的奥秘。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