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798艺术区林林总总的画廊和美术馆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2009年开馆,并非始于艺术市场的黄金时间,白盒子艺术馆至今已屹立近十年。作为798艺术区的中坚力量,年年收到各大艺博会的邀约,却从未在任何一家艺博会露面。馆长孙永增直言,“博览会不是我们的重心所在。”
白盒子艺术馆馆长 孙永增 摄影:董林
面面俱到
艺术圈叫得出名字的艺术家和策展人都在白盒子办过展览,其采用的“策展人+艺术家+空间”的模式有别于一般画廊代理艺术家的模式。作为投资人和管理者的孙永增对馆内的展览规划稍有过问,但并不过多介入。近两年来,孙永增逐步将重心投入到白盒子艺术馆旗下的公共艺术中心和白盒子之家两个项目。央企出身,而后下海从事地产项目的策划与运营,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孙永增敏锐地注意到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关注物质转向关注精神的节点。此时他判断任何物质性或经济型的产业都不如艺术产业重要,同时也因为爱好,孙永增涉及艺术领域。他为白盒子搭下一个大框架,从艺术馆到公共艺术到私人空间,铺得很广,面面俱到。
白盒子艺术馆外景
身为藏家,孙永增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对于艺术品消费的认知仍处于买回家亟待升值或者简单地悬挂摆放。建筑方面的专业背景和从业经历给予他对于空间格外的敏感,用他的话概括当务之急,就是“在艺术品之间梳理空间关系”。近些年,孙永增逐渐放下其他产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共艺术中心和白盒子之家。
白盒子艺术馆·嘉里海碧台项目 当代艺术新场域展览现场 李颂华 《情节的胜利》
白盒子艺术馆·嘉里海碧台项目 当代艺术新场域展览现场 作品展示
一般来说,“白盒子”是用作常规艺术展示空间的统称,当初取名为“白盒子艺术馆”即是暗喻着平台的开放性,具备各种艺术和形态的可能。如今的“白盒子艺术馆”已经远远不受限于“白盒子”。
白盒子艺术馆·嘉里海碧台项目 当代艺术新场域展览现场
经营的不是艺术品,是艺术本身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白盒子艺术馆是怎样的规划?
孙永增(以下简写为孙):其实我们一直没有完全按照画廊的模式去定位,是介于画廊和美术馆之间的综合性艺术中心的概念。我们将这种学术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特殊模式称之为“艺术馆”,目前以单个的艺术项目为主。艺术馆还是以当代艺术为核心价值导向,坚持学术性、国际性和开放性,每年会推出两到三个国际展。同时这样的开放性形成了与社会之间的接口,从而催化出公共艺术项目和白盒子之家,是两个跟社会对接的渠道,一个是公共艺术的方向,一个是偏向于私人空间,叫“家美术馆”。这两个都是在外面的项目,白盒子艺术馆还是一个艺术中心,也会支持这两个项目。
Hi:这样的结构形式在整个798里面只此一家?
孙:应该是。我不太想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我觉得现在不缺画廊,也不缺美术馆,缺一个以独立艺术项目为中心的机构。我们经营的不是艺术品,是艺术本身或者艺术项目。
Hi:在艺术项目的筛选上有怎样的标准?
孙:选择标准源于全球化视野之下基于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前些年偏重于社会性,下个阶段我会提出一个自己梳理的概念。在跟国际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探讨到底有没有“中国当代艺术”?我的判断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其实更多应该叫“当代艺术在中国”。各种观念、潮流和艺术风格在中国演绎了一遍,当然这也是一个学习、吸收和重新整理的过程。当这个过程结束之后,下一步的着重点是中国当代艺术,也是作为全球当代艺术的扩展和补充。从“当代艺术在中国”到“中国当代艺术”,我觉得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价值。
Hi:那你认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了吗?
孙:应该到了这个节点。这些年很多艺术家不再像之前那么只关注社会性了,同时也强调艺术性和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一部分艺术家在思考,开始从本土、从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中寻找资源,进行自己的当代艺术转化,这是一个趋势。
白盒子艺术馆·嘉里海碧台项目 当代艺术新场域展览现场
突破“白盒子”
Hi:如今白盒子公共艺术中心和白盒子之家这两个项目是否已经突破了“白盒子”的概念?
孙:对。白盒子艺术馆还在做,但是我们做的事也走出了白盒子。从去年开始我策划了两个展览,首先是公共艺术中心跟嘉里集团合作的“新场域”,当代艺术走出白盒子,走进社会空间,成为一种替代性空间。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跟社会发生关系,并且以何种状态来呈现?并不是仅仅从“白盒子”里搬出几件艺术品去展览,而是要重新思考物理和社会空间的关系。再者是白盒子之家的“再空间”。两者有一定联系,一个是公共空间,一个是私人空间。
Hi:什么样的艺术项目会放在白盒子艺术馆,什么样的会放在白盒子之家?
孙:白盒子艺术馆偏重于学术和实验性,基本上都是提前两年在准备。白盒子之家更多的时候是艺术设计或者是小作品,会更灵活一些。
“再空间”展览现场
Hi:白盒子之家“家美术馆”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
孙:家就是一个生活空间的尺度,不是美术馆尺度,也不是公共广场的尺度。所以家美术馆关注的也是生活空间的尺度。这里面就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和器物,还有一些古代雕塑。但这些生活尺度的器物与当代艺术融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丰富性和时间的张力。既然是生活空间,既有历史也有当下。家美术馆是我个人趣味的导向,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有些藏家甚至策展人并没有太关注到艺术品跟空间之间的关系。如何使用艺术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藏家将艺术品买回去后就堆在仓库,只是当成一个学术收藏或者理财工具。我一直在推广艺术价值的理念,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是跟人发生关系。一张画10万块钱,其实不能单算它的经济价值。吃饭得到的是物质力量,每天跟画交流,得到的是精神力量。升值与否已经不重要了。这是艺术消费者在面对艺术品该有的基本心态,要跟艺术品真正融为一体,要使用艺术品,在生活上发生关系,而不只是经济上的关系。
“再空间”展览现场 礼仪空间
Hi:所以说“家美术馆”是在美育的传播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诉求?
孙:当然,去改变一些固有的观念,不是太在意要买多么贵的艺术品,那是另外一种土豪。而是从追求奢华和物质中解放出来,更多追求有限的、价格不是那么高的、但很有品位的艺术品,把空间之间的关系处理成艺术,这是我们的诉求。家美术馆会做出更多的展陈或者因地制宜的实际案例,来最大化地实现美育的传播。
梳理艺术空间概念
Hi:“家美术馆”的定位是什么?
孙:我们的定位是梳理艺术品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梳理艺术空间概念。不同于陈设和软装设计师,而是把空间当成艺术来处理。
Hi:这次“再空间”的展品都是你挑选的,筛选标准是什么?
孙:从尺度上讲都不是很大,从作品的形式判断来讲侧重于空间特质,比如说社会性空间、自然空间、表现空间和几何抽象空间。这是具有东方性的空间形态,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概念。很多外国人看了这次展览感觉很欣喜,我们在空间形态上有跟他们有不一样的地方。
“再空间”展览现场几何空间
“再空间”展览现场自然空间
“再空间”展览现场野性表现
Hi:不一样在文化上还是什么地方?
孙:文化感受和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一样。比如说西方视角看待雕塑主要是看雕塑本身,东方视角看雕塑更多的是看周围空间。一个看实,一个看虚,就像绘画一样,中国一直有一种留白的观念。
Hi:提到艺术品跟空间发生关系,大家一般会想到雕塑,为什么这次“再空间”并没有展出太多的雕塑作品?
孙:这就是不同的理解方法。如果不理解空间概念,就没法理解装置。当代艺术发展得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平面作品里也有很多空间特质。我们把作品和作品之间也处理成一种关系,这是“再空间”里的一个观念。有这样的观念之后,我们面对任何空间都可以处理成很有意思的一种空间形态。
艺术要与生活发生关系
Hi:近两年开始策展,是怎样的机缘决定介入到这些具体的事务上来?
孙:现在还没有想法去做一些学术实验的展览,更多的是在一些公共艺术项目里面考虑一种在地性。大部分人把一个雕塑摆进公共空间就认为是公共艺术。我会着重考虑一件艺术作品的在地性,包括跟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创作的在地性,包括呈现方式的在地性。在此之上出现了跟别人意见相左的地方,我就自己着手去执行这些展览。
Hi:怎么开始有“在地性”的这个想法的?
孙:源于个人这么多年对艺术的观察和感受,任何艺术创作无法脱离所处的时间与空间。比如说到威尼斯双年展看任何一个展厅,如果缺乏了一种空间性的理解,那么无论是看绘画还是雕塑,都无法完整地去体会到作品本身。在对艺术品和空间的判断上,自己也一直在学习。因为我原来学过建筑,之前也做过地产项目,所以在空间上可能有额外的理解,要做到全球化视野和在地性思考。
“再空间”展览现场全球文化与社会风景
Hi:相较于专业出身的艺术家或者策展人,你的杂家背景在这个行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孙:对于艺术判断的深入程度肯定不敌专业人士,但我会考虑的更加多元一点。我喜欢把艺术扩大来思考,空间扩大和领域扩大。比如说我在考虑艺术、包括整个的运营时,不会仅仅把它放在艺术圈子内部的循环当中,不会仅限于艺术家、艺术机构和藏家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更多考虑艺术和社会之间的链条如何运转。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是跟社会之间有脱节。这跟欧美不一样,跟亚洲的其他国家也不太一样,比如美国有税收减免制度,韩国有公共空间强制购买艺术品的制度。在中国艺术和社会之间没有交融,那么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考虑如何把艺术带入社会的运转当中,也就是刚刚讲的艺术走出白盒子,跟政府和房地产之间发生关系,成为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买作品,而是买艺术概念。不仅仅是看冷冰冰的一张画,而是告诉大众艺术如何跟生活发生关系,生成“家美术馆”。
“再空间”展览现场时间空间
“再空间”展览现场心性空间
“再空间”展览现场物性空间
Hi:白盒子艺术馆是非营利性机构吗?
孙:如果把自己当成非营利机构就背上了一些道德上的枷锁。我们从来没有提是非营利机构,但是有一半的项目都是非营利。白盒子艺术馆是一个综合性的运营中心。我想将来把在艺术上的一些收获和理解,为社会之间做一些推动,完成当代艺术社会性的价值转换。我们似乎除了798艺术区之外就没有艺术了,在这点上,我觉得中国需要有人来做这件事。除了在艺术家、艺术机构、藏家、拍卖会和博览会这么一个艺术系统的循坏之外,艺术仍需要跟社会之间建立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嫁接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在做公共艺术项目和家美术馆项目的时候会考虑比较多。
从硬实力到软实力
Hi:进入艺术行业快10年了,当中的收获是怎样?
孙:收获很大,把硬实力变成了软实力。虽然每年都在亏钱,尤其是前几年,但是对我来讲,没有一点后悔。因为从中我得到了一些艺术判断,眼界变得更开阔了,包括今天能做家美术馆,这都是收获。这10年一直在学习,尤其是最近三四年,我把之前的工作都放弃了,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里面来。
白盒子青年艺术项目“有点关系——张周捷个展”现场
Hi:精神上的收益更大于物质上的收益?
孙:当然。物质上很难有收益。我们支持了很多艺术项目,没怎么去宣传。尤其前几年还没感受到艺术行业的残酷时,支持得更多。有时在一个项目上艺术家缺20万,我觉得怎么这点钱就难住人呢?然后就这儿支持一下,那儿帮助一点。慢慢地会发现20万确实很重要。后来逐渐变得比较谨慎了,渐渐发现这不像商业,不是一个投入马上就有回报的事情。后来我的基本判断是,艺术的投入没有10年以上不要去谈回报。往后我就坚持了一个理念,付出就是正常的,回报在未来。精神上的回报就是实的变成了虚的,硬实力变成了软实力嘛。
作者介绍:
郑啸川
性别:女
湖北工业大学、本科、环境艺术设计2008年9月-2012年6月
美国东北大学研究生、非营利性管理,辅修全球化研究2013年9月-2016年5月
自由摄影师,2016年9月-2017年2月
新华社“中国财富网”艺术品栏目编辑2017年4月-2018年5月
Hi艺术任记者2018年5月至今
作者:郑啸川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