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哥窑概念:“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 :“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哥窑烧造年代文献记载:
与哥窑相关的文字最早见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孔齐的《至正直记 [2] 》:“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一般认为,这里指的哥哥洞窑和哥哥窑即为哥窑,“绝类古官窑”也正与以后的文献描述的哥窑特征相符。其后明代《宣德鼎彝谱》说:“马祖之神供奉狮首马蹄炉,仿宋哥窑款式,炉高五寸六分……”,此文多处提到“仿宋哥窑款式”,因此哥窑被认为是宋代的名窑是顺理成章的。
关于哥窑的传说:
传说一:
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窑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釉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极碎”;《处州府志》又载:“从其兄其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极碎,亦冠绝当世”,曹昭《格古要论》,“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卷六“镇仿古窑考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各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脉细紫,质颇薄,色 青浓淡不一。有紫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釉惟米色、粉青两种,汁纯粹者贵,唐代《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龟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极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釉究不如官窑。”
清代《南窑笔记》“哥窑”条记载: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寺,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未,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由此,哥窑铁足,釉面莹润多断纹,风格特征近类南宋官窑。哥窑器以纹片着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传说二:
关于金丝铁线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代龙泉县,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艺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传说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亲。章村根的擅长制青瓷而闻名遐迩,生一、生二兄弟俩自小随父学艺,老大章生一厚道、肯学、吃苦,深得其父真传,章生二亦有绝技在身。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开窑厂。
老大章生一所开的窑厂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厂即为弟窑。兄弟俩都烧造青瓷,都各有成就。但老大技高一筹,烧出“紫口铁足”的青瓷,一时名满天下,其声名传至皇帝,龙颜大悦,钦定指名要章生一为其烧造青瓷。
老二心眼小,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进了章生一的釉缸中,老大用掺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烧成后一开窑,他惊呆了,满窑的瓷器的表面的釉面全都开裂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
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
明或更早 哥窰葵瓣洗 拍品已售 3,720,000 港幣 尺寸 10.2 公分
哥窑的主要特征:
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五、哥窑釉面开裂及色泽区分。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哥窑瓷器从色泽区分,有月白、灰黄、粉青、灰青、油灰、深浅米黄等种类。
哥窑鉴定方法:
1、看造型。
传世哥窑瓷器实则为南宋晚期理宗时期御窑,此时由于宋蒙对峙,1234年金国灭亡后到1279年南宋灭亡,45年时间宋蒙或战或和,此时的瓷器具有部分元瓷的特征,如高足碗,长颈瓶等器型一般多以为是元代器型,其实应该命名为宋元时期比较妥当。哥窑瓷器一般器型都比较小巧,文房用具和陈设用具较多,十几公分的大小为最多,还有很多瓷器都和南宋官窑极为相似,所以有官哥不分之说。对于哥窑造型,应当熟记传世哥窑的器型和同时代官窑器型特征,符合官窑特征具有哥窑釉色的很有可能是未被发现和认可的哥窑。对于臆造器也应当有正确认识,宋瓷的时代特征是极难模仿的。
2、看胎。
哥窑瓷器由于属于南宋修内司官窑体系,产地在南宋临时都城杭州,所以大多为深灰色,紫褐色,米黄色,铁色,浅白色等发色。其胎土属于南宋官窑体系中用紫金土和瓷石矿混合,或者单一紫金瓷石共生矿制作而成,由于淘洗的次数不同,造成胎土里含氧化铁成分不同,在二次氧化后形成赤铁矿或磁铁矿晶体,所以瓷胎发色有深浅不同的紫黑色。最深的宛如铁骨,口沿露出胎色,俗称紫口铁足,瓷胎极为细腻,乃澄泥为范,也就是淘洗陈腐极为到位的意思。后仿者多为白色胎土,涂抹酱色釉,洗辩可知。
3、看釉。
传世哥窑的瓷釉比较特殊,有粉青灰青,米黄,米白等色。粉青和灰青釉比较少见,类同于南宋官窑器物,唯纹片颜色和官窑那种无色纹片不同,釉色也叫晶莹,显微镜下可见密密麻麻的小气泡和未熔化晶体,也类似于南宋官窑。米白,炒米黄釉瓷器较为多见,一般均釉面不透明,开有黑色大纹片或者黑黄相间的大小文武片。釉下气泡不多见。由于哥窑瓷器这两种釉的不同,造成了学术界的很大争论,对于传世哥窑是否为一个窑口烧制目前有争议。
4、看开片。
哥窑瓷器属于第一种人工制造的以缺陷为美的裂纹瓷,又称开片瓷。根据仔细对馆藏文物的对比馆藏,哥窑纹片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纯铁线纹开片,一是金丝铁线纹开片。具有铁线纹是学术界分别官哥二窑的主要依据。所谓铁线纹,也就是古代文献中的墨纹,古籍对于官哥二窑的纹片,解说为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者也。铁线纹为出窑后人工染色,做法不明。金丝铁线则明代文献未见,为后人演绎之说,但对于那种典型哥窑外黑色大纹片,内黄色或红色小纹片的,金丝铁线一说极为妥帖。
5、看支烧方式。
哥窑由于器型较小,支烧方式既有支钉支烧,也有垫饼垫烧的。垫饼垫烧的底足无釉露出一线胎骨,呈紫褐色。俗称铁足。支钉支烧器物比较少,有一种器物内底也有支钉痕迹的,说明属于叠烧之物,也就是大器内套小器的烧法。这也说明一点,哥窑应该是小窑烧制而非大型窑烧制的。
底足内无釉那种,不是真正的传世哥窑,应该是明清时期后仿瓷器。
6、看细节。
哥窑瓷器由于釉水肥厚,一般高温下不易流釉,仔细观察口沿有一圈屯釉,用手抚摸却很难感觉出来。和南宋官窑不同的是,哥窑胎比较厚,釉比较薄。这和南宋官窑精品薄胎厚釉正好相反。不论米黄米白还是灰青粉青,哥窑釉面都宛如人脸上微汗的感觉,有一种油腻感,这也是任何其他窑口不见的。
宋哥窑等古陶瓷中化学组成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北京中科院使用校对物是能溯源古陶瓷标准校对物,中科院高能所核技术考古实验室拥有目前按科学分析要求收集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可溯源瓷片标本数据(拥有14000块有溯源的考古瓷片)除了柴窑和北宋官窑,典型窑口的标本收集工作已经完成,为广大藏家瓷器提供科学权威窑口匹配和断代评估。对整个文物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与作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