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年4月2日,坐落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以来首位华人设计师作品展《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启幕,展期将持续至5月31日。立足包豪斯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味设计中国的漫漫长路,在高等学府观照“卢志荣”,已然成为一件颇具社会性的事件,而非仅展览本身。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今天的中国设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转折点,正面临着自我身份的认知,以及通过这个转折点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这是知名设计师卢志荣对时局的审度。
“‘无华’意味着无须过多装饰,充分相信自己,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需要创造出自己能够真诚以待的世界。”此为他的应对之态。
2019年4月2日,坐落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以来首位华人设计师作品展《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启幕,展期将持续至5月31日。展览以实物、影像、实景空间和手稿文献为呈现方式,以卢志荣在建筑、室内、家具、生活器物、雕塑5个方向近30年的个人作品为核心内容,通过不同维度开启了一次当代生活设计理念与百年包豪斯现代主义的跨时空对话。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7, 8, 9 号厅 《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 》平面图 2019
立足包豪斯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味设计中国的漫漫长路,在高等学府观照“卢志荣”,已然成为一件颇具社会性的事件,而非仅展览本身。
卢志荣在现场(点击进入卢老师导览直播现场)
华人设计师个展首现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视觉层面而言,展览现场真心好看。而其后,愈发可窥此处空间之趣。再推进,则多层哲思意味逐渐浮现,观者能籍此离开世俗的混浊,重访让人慰藉之境界。
本展位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三楼,拾阶而上,7/8/9三个展厅依次铺陈,一览无遗。五个版块依主题特性分而置之。其中的雕塑展厅匠心独具,推门而入,近全白的展台、展墙围绕中,是充满灵性与韵律的若干雕塑作品,如一个个小精灵般或跃动或低吟,围绕中心展台是一圈低台,观者可坐于其上,静下心来,以平视作品的角度去细读每一件雕塑,考虑人性又能满足视觉需求。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雕塑展厅不同角度摄得的画面
除常规展出物本身之美,展品之间、展品与建筑之间的多元对话实是一场无止境的再发现之旅,观看者的身份、背景、底蕴,甚至是当时的心境,都会决定看的内容,故无疑是一场充满求知欲与发现可能的探险之旅。而卢志荣的作品从东方诗意生活角度出发,带来的是全球语境下的理性生活之美和人文智性的思考和体悟。这是一个活态的教学范本,也是一个接近当下设计最近的现场,无疑对国美学生而言是一大福音,并将惠及全国。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著名建筑大师西扎的作品,建筑本身有鲜明的话语权和风格特色。实际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扎的影响力就已辐射全球,而那时卢志荣还在大学读书,“西扎的设计语言影响了非常多的人,包括我的同班同学,甚至老师们。西扎作品的跨度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而每个时代的作品又呈现不同的特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在整个校园环境中十分突出,虽然只使用了非常简单的几何造型和材料,但一些组合和关系却使整个空间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我注意到外立面非常醒目的红墙吸引了很多人拍照。”
其实,在接到办展邀请的瞬间,卢志荣就觉得西扎的建筑非常适合自己作品的展示,“因为符合‘无华’这种精神。”因此决定亲自设计展陈空间,不仅向前辈致敬,同时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在这个场域获得再出发的能量。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谨慎研究展示方式与建筑空间的细节问题后,他决定将重心放在自己的进入与西扎空间所构成的尺度关系与光线关系,以及怎样再相互产生新的意义空间。“我喜欢把西扎的作品看作是他对环境和秩序非常敏感的态度,以及如何能够通过他个人的建筑语言以一种新颖的、创造性的方式来与这些因素达成一致。我在第 7、8 和 9 号展厅的设计一直在努力尊重他的语言,延续他的语言,以创造一个更好的空间体验。当然,这有助于观众欣赏细致的物品,同时也试图克服对于展示家具和物品来说过于开阔的空间感。或许我提议插入西扎空间的墙壁和平台构成了西扎预期中的‘艺术品’。”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因此,展览5个版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共融孕育不同层面的对话关系:第一层是来访者和展品之间的关系,他们如何看待它们、读懂它们?其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里不仅有包豪斯藏品,还有整个90年代至今的现代主义藏品,“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实际上存有很高的期待。”同时,他希望以非常谦逊的态度把自己的展览融入到建筑中。“我想,我的作品和其他包豪斯和现代主义藏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照关系,可以看到100年前的那个时刻,有一些怎样的技术去支持当时的设计师艺术家做出了什么样的作品?而今天的我拥有了现代技术,又可以完成怎样的工作?是不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发展?通过这样的对照以及回顾的过程,可以看到不同设计师对不同材料的对比,并了解当时人们的技术水平,甚至是他们的顾虑,这一切和今天相比,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正是此类观视关系,使得背后卢志荣从设计中所倡导的文明愿景与在博物馆里的包豪斯藏品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宗旨之间的对话能在观者的静静思忖中渐趋明晰。
“当大家看到这里展出的作品时,如果把我的名字遮上,或者不告诉观众这个设计师是谁,可能观众会觉得像是一个中国人做的,也像是一个非中国籍人做的,这或许就是我想要成为的状态。我想,设计应该是国际化的,没有局限,并不是特地要为某个国家的人设计某个东西。设计应该为所有人共享,才是设计的魅力所在。”展厅现场,身着黑白两色服装的卢志荣说。连续导览近2个小时后再接受媒体专访,他依然精神奕奕,并无倦容。
2019年是包豪斯学院创建100周年,基此背景,此展不仅代表着卢志荣个人对百年现代主义的致敬,更呈现了一位华人设计师面对过去与未来时不同的解读和选择。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开幕后,首于设计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推动了公众对现代设计的理解与认知,并引发设计行业深度思考。同时,因置身中国美院,在校学子可借此直接感受国际设计师的创作之路,既是教学范本,又为真实的教育现场。此学术大背景下,卢志荣的整体创作实践展现了一位当代华人设计师独特又普世的精神世界。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开幕当日,卢志荣将部分作品捐赠予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完善推动馆藏体系及对于当代设计的研究。相关画册同时出版,“卢志荣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亦随后举办。
卢志荣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右)(主办方供图)
“卢志荣的气质是内敛的、缄默的,但很独特,因为他又呈现出一种哲学的和诗性的从容。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满眼都是急于表达的人,成功和争取成功的设计师更是如此,他们的作品也大抵这样,直接、炫耀、粗暴,不少还故弄玄虚,而卢志荣的作品和人却正相反。‘进化’,是我从他的设计中看到的隐匿词汇。”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教授看来,无论思想或艺术,世上造物,绝无开天辟地的独创,这是历史脉络的魅力,也是每个艺术家自我创造的开始之处。“卢志荣的设计和艺术弥漫着非同寻常的‘沉默感’,从每一根线到每一个面,质朴到无形。我曾想用道家或禅宗来形容他的作品,但马上制止了自己,也请观众不要试图以华人或中国文化影响来解读它。好的艺术家,处处充盈着对文化的敬意,但永远是自己作品的主人。”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新书首发仪式 :(左起)卢涛先生、宋建明教授、卢志荣先生 、马尔科·比拉吉教授、杭间教授、王旭斌先生签名赠书(主办方供图)
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家马尔科·比拉吉(Marco Biraghi)教授认为,当代整体艺术的思想隐含着几乎拒绝在所有人类创造领域都要被专业化支配的模式,集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为一体的卢志荣早已发现其理念与当今社会的主导趋势背道而驰,且最终追溯到问题的基本层面:谦逊和缄默,卢志荣成功让其作品归于“任其自然”的无为境界,等待后世发掘,同时使其作品能穿越时空,成为自身的明镜。“然而,无华之美,就像贝伦斯 (Behrens) 的设计一样,是从亘古不变的几何定律中汲取养分。只有几何的完美才能使器物‘超越’时代,成为非时间的存在。正是这种情况让我们能够触及设计的本质。无华的本质形成了一个具有永恒的几何特征的整体。”
“我想观众们看到‘无华’这个标题都会立刻联想到‘朴实无华’,但是了解卢老师作品的人应该都会稍许迷惑,他的作品明明就是另外两个字‘极致’,那何谓‘朴实’呢?于是我想,可能应该解读成‘无’和‘华’。“无”是无欲则刚,‘华’是华光同尘。”上海未来梦想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侯正光认为卢老师的作品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令人向往却无法企及,“所以希望卢老师能够经常来中国来杭州传播您的思想和实践,让设计师可以更相信‘完美’相信‘坚持’。”
对话环节:(左起)温浩副教授、卢志荣先生、马尔科·比拉吉教授、卢涛先生、宋建明教授(主办方供图)
深圳创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陈耀光1987年从中国美院首界环艺系毕业,去年4月,母校90周年校庆时,他代表创基金全体理事一起见证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开幕,今年4月,又在同地见证了这次对话:“卢志荣先生的多领域创作,设计精致简约又有东方情境,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与认可,非常触动我。我们这个场馆的建筑师是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多·西扎,同样,设计简洁朴素,雕塑感强,从建筑设计到展览内容可谓是相得益彰。两位大师的设计都接近这个时代的需求与精神,都能唤起我们对诗意的唯美追求,探索艺术和生活的本质与永恒。如何体现东方文化、国际形态等问题一直是值得设计师们特别是年轻设计师们探讨和学习的。”
“设计如果脱离了和生活的连接是没有意义的。对我而言,生活就是设计本身,设计就是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作为2015《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得奖人,卢志荣的创作十分丰富,涵盖建筑、雕塑、室内与家具设计等领域,一直以对理念的净化、诗意的诠释、细节的关注,备受国际设计界推崇。
卢志荣拥有二十多年的旅欧创作生涯,这使他可以用不同视角和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当时首要面临的挑战是不同文化的差异。要真正接纳他们的热情,同时融合当地工匠的技艺和精神,接受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有对自己作品深深的信仰,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当然其中也不乏很多偶然的因素。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使我一方面可以从原生的中国文化中跳脱出来,另一方面也拥有了非常具有创造性的空间,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原生的中国文化。”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的他,通过栖息空间及器物造设的持久创作清晰地找到了全新的自我:一方面,来自“生活”的原则—美即简约实用;另一方面,源于独有的东方情境—宋代生活艺术的诗性缄默。他称之为“以诗为用,以用为诗”。通过作品,他赋予使用者宁静愉悦、雅致周到的生活方式以及温暖的心灵抚慰,也使观者深切感受到他对生活怀有的怜悯关照之心,以及身处变化中的世界而产生的感悟力。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也因此,他的作品超越物质层面,在情感和哲学上建构出潜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和永恒价值。“不确定仅有一个人或建筑师对我产生重要影响或是我所向往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往往建筑作品本身而非建筑师使我更加着迷,即那种匠心独具、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的去处理自然和存在所带来的难题。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的作品总是牢固的扎根于生活,如果我能够通过设计来恢复人类的尊严,设计就是一种对人类尊严的致敬。”
《无华·卢志荣作品展》展览现场
如对平面的概念的运用,《不拘一格》木盒系列(Wooden Box Series 2015) 或 《文房新语》(Scholarly Implements 2016)中不同“隔间”因并列而产生的“屋舍”效果成为微型“城市”的缩影,既有建筑空间的印记,更动人的则是在此生活的痕迹。他对屏风的使用则容纳了更多的意蕴:屏风不只是有形可触的一般物件,实质更具创造性的是其上投影的情感、目光和心灵。《戏石屏风》 (Tease Stone Screen 2014),以两个圆的半透明丝布架组成,一个上面用知名的苏州双面绣方式绣了两只螃蟹,一面是螃蟹的背部,另一面是其腹部,栩栩如生的在留白的空间与另一扇布架印上的石头玩耍。两个圆架奥妙的以鈡摆的低下垂力在木轨上自由转动,从完全重叠到伸展张开。动与静、空与盈、轻与重、传统与创新达到了完美的融汇和平衡。
对卢志荣而言,音乐似乎是种凝结的建筑。他为纪念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设计的充满意义和象征性的《没弦乐》(Stringless Pleasure 2007) 音响系统,不单能听音乐,更可以“看到”音乐。这一设计将当今先进的音响科技和三千年以来中国古琴的精雅和气韵融为一体,唤起了人们对今天充斥消费社会的四四方方、纯技术性、没有音乐韵味的音响系统和扬声器的质疑。
卢志荣创作的独特气质,在于从平凡生活和材料工艺中熟谙地察觉和捕捉到细微的情感性与结构性之间的关系,进而将之建构成一个“永恒意义的构件”并扩展至系统整体。从表象来看,他的工作始终以纯净知性、空灵诗意的营造量度,启发着、促使着我们与他对话。而本质上,他的思考融入了自身性格的特质,融入了对所处环境敏锐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当下喧嚣的设计景象所持有的距离尺度与温和而冷静的批判。
卢志荣在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展 期】2019年4月2日 至 2019年5月31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09:30-16:30, 16:00 停止入馆
【展览地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象山路352号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三楼 7, 8, 9 号展厅
【主 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协 办】杭州中艺文化艺术机构
【学术主持】杭间
【策 展 人 】卢涛 胡佳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