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天地间的哲思心象——巩德春山水画评述
付京生
看巩德春先生的《自然生化》之一、二、三和《幽谷之光》几幅作品,倘若是在浮躁的情绪之中,那么,心情立刻就会宁静下来。他的这两件作品,画得从容不迫,就像旧时的细木雕花工匠精心的造作,实实在在,看上去犹如中国人所具有的那种敬畏天地圣神一般的敬业作风留下的痕迹。他在饱满的热情、盎然的激情中,一笔一笔,从容不迫地将深浅凹凸、聚散开合、虚实掩映、乃至刚柔曲直的图像形态,以充满诗意的方式表现出来。
灵光 2005年作 68X68
巩德春的画,是清雄质朴的,但却是“大道在手”意义上的清雄质朴。他似乎心中非常明白“道不远人”的道理。因为,他的画作是在“以气运腕”的前提下,完全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道归一”之法来使笔用墨的,在现实生活中,巩德春是严于律已的人,他是山东高唐人,自由生活在儒家文化气息浓郁的齐鲁大地,极为注重“修身”和“立身”。所以,他在严于律己、注重修身立身之时,追求的也是以自身气象显现天地气象。在心灵的修养上,他追求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宇宙性的境界。于是,在他的道不远人的画作中,一笔一墨之间,也就犹如天地气象关照下的呼吸吐纳。
一山清凉赋高秋 2010 136X68
巩先生的《自然生化》系列作品创作于2005年,《幽谷之光》创作于2006年,这两件作品都是他把握住了儒家精神气息的力作。明代思想家陈白沙曾说过:“学者先须理会气象,气象好时,百事自当,此事最可玩味。言语动静便是理会气象地头,变急为缓,变激烈为和平,则有大功。”他的上述作品,气象是壮阔的,气息是清雄浑朴的,但画面却又奇妙地显现着一派祥和与宁静。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他确实做到了陈白沙所说的“变急为缓,变激烈为和平”。所以,无论我们心情多么浮躁,看他的画,立刻就会宁静下来。其道理,就在其中。
太行写生 2005 56X40
巩德春先生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此前,他即心仪贾先生的道德文章,私淑贾先生绘画有年,贾又福于绘画艺术,注重以宋儒“格物致知”的方式,一方面深入自然,穷究自然万变之理;另一方面,则注重修养自我心灵的圣境。由于巩德春心中恰恰又有心地澄明的种子,所以,一经贾先生人格、思想、精神的浇灌,那种子便会迅速发芽生长,长成参天大树。把巩德春2005年临摹的范宽《溪山行旅图》与他2006年临摹的龚贤《山水卷》做一个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前者是对自然本体进行“格物”,而后者则是受贾先生影响之后,进入“天人合一”之化境的显现。
小品 2011年 35X35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这样的语言可以是“本体论”的语言,也可以是“化境”中的语言。巩德春2005年的那批太行山写生,既显现了画家作为社会个体的气质之性,具有雍容、华贵、壮阔而不失活脱生动的美,同时也显现了他的个性气质具有“与道同一”的特性。所以,他的那批太行山写生的气象和境界,不仅具有“粹和之气”,而且显现了画家从容、自然地人格涵养。
巩先生原本就有很好的创作功底,进入贾又福工作室后,他一手抓写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绘画营养,一方面把手伸向传统,从经典文化中汲取创作的精神资源。前者是硬功夫,后者属于软功夫,我们相信,有了这两首功夫,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只要继续努力,巩德春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
总之,在巩先生的画作中,超越的本体(自然外物)与其主体能动的发用(精神气息表现)乃是一体的两面,两者在动态统一、生生创化之中,表达出了“天人合一”意义上的内在生机。古人说:“心之躁者,不热而烦。君子莫大于正其气。欲正其气,莫若正其志。其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栗。”巩德春的画作,画法顺应自然,思不出位,不仅气息正,而且还是生命智慧的显现。倘若他再接再厉,把自己修养得“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那么,他的画格还能不至高、至善、至美吗?
(傅京生:国家画院《中国画研究》杂志“焦点论坛”栏目主持,《中国画苑》杂志主编,艺术史学学者,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作者:付京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