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封面作品 郭正英 追忆祁连
245x60x6 2011年
郭正英
郭正英
号牵轼、苏柯、祁连山人。别署莲湖草堂、千石楼。自幼喜好书画艺术,师从周韶华先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国西部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名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孔子画院名誉院长、甘肃国画院名誉院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新水墨研究会顾问、文化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印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郭正英工作室导师、《中华英才》杂志社艺术顾问、中国中外企业家联盟名誉主席、京津冀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原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原国家民委《民族团结》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民族百花奖”第四、五、六、七、八、九届评委,“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第二、三届评委。曾赴俄罗斯、印度、埃及、新加坡、韩国、日本、新马泰、乌克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艺术交流。
郭正英 大漠金秋
368x136cm 2018年
瀚墨弄潮西域情
——裕固族画家郭正英画语解读
覃代伦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转引自《庄子·知北游》
天之苍苍!
地之泱泱!
天地之大美在何方?
四时之明法在何方?
万物之成理又在何方?
先贤庄子对天地大美的哲学思考,深深地启迪了裕固族著名画家郭正英。高山峡谷,溪流瀑布,雪山草地,沙漠戈壁,江河湖海,云丝雾影,皆为无可言说的天地大美!在山水画创作中如何“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庄子·天下》)?如何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山水画审美最高境界?如何超越山水画审美的功利性“乘物以游心”且“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如何追求山水画“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天道》)?作为裕固族第一位中国美协会员的郭正英既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责任,又将其作为终身探索奋斗的目标。
天地之大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只是缺少发现天地之大美的眼晴。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言: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养育郭正英成长的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也可以说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无草不肥。雪峰连连的祁连山脉,雪线下的高山草场,草场下良田万顷、溪流纵横的河西走廊,走廊中贯通古今中西文明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边的沙漠戈壁,还有裕固民族沧桑历史和悠久文化及裕固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皆存留在郭正英少年时代的艺术记忆里。20世纪70年代,郭正英投笔从戎来到文化古城西安,十五年军旅生涯,秦砖汉瓦,兵俑碑刻,汉赋唐诗,关陕风物皆入梦里。可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域风光,正是“驼铃声声马蹄碎”的丝绸文明,正是“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八百里秦川风物,成就了画家郭正英!
郭正英坦言:我对绘画艺术的热爱,源自对西部自然风光的憧憬。上世纪八十年代转业进京,中西文化大都会北京使他有机会观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等大家精品原作,有机会向范曾、何海霞、娄师白等名家求教。谈及师承,古代画家中郭正英首推北宋山水画三杰之一范宽,范宽以八百里关陕山水入画,其《溪山行旅图》与《雪景寒林图》雄杰峭拔,颇合其审美理想。近现代画家中郭正英首推张大千,张大千壮游祖国大好河山,在敦煌洞窟面壁临摹年余,所画青绿山水,大气磅礴,有关陕山水之神韵。郭正英还是当代山水巨匠周韶华的入室弟子,中国国家画院○七高研班学员。周韶华先生探素“以道藏艺,以艺藏道”之奥秘,呼唤创意,呼唤个性,呼唤大美,力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语)。周先生的《大河寻源》系列、《大漠雄风》系列,《汉唐雄风》系列,深深地烙印在郭正英的审美理想中,指导着郭正英的山水画创作。
祁连山下是故乡,郭正英对故土的热爱深入骨髓。他创作的《追忆祁连》系列山水画,无论《初雪》与《牧歌》,无论《雄风》、《龙脊》与《群峰锁关》,还是《烟云》与《晨曦》,皆沉雄高古,浑厚凝重,气度不凡。他创作的《梦随戈壁》系列山水画,无论《赶太阳》与《大漠之子》,无论《黄昏》与《月色》,还是《大漠清泉》、《西域绿洲》和《河西行》,驼铃声声入梦里,戈壁黄沙随风游,大漠清泉甜如蜜,西域绿州美如诗。雄奇哉!壮美哉!何也?因为郭正英的脑海里一直飘着故乡的云,血管里流淌着游牧的裕固人的血液。因为郭正英遵从齐白石大师“巧拙互用合乎天”的教诲:“山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因为郭正英得到沈周前贤“山水之胜,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之间者,无非兴而已矣”(《书画汇考》)之精髓!
郭正英的《守望胡杨》系列,实际上守望的是他的“精神麦田”!我们知道,胡杨是死海般的沙漠里的生命之王,胡杨生千年而不死,死千年而不倒,倒千年而不朽,可以说,胡杨是沙漠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画家心中自然英雄的化身。他2007年新创作的《春》,是胡杨绿色的生命歌声;《秋》,是胡杨生命燃烧的亮色;而组画《生生不息》,则是胡杨精神颂的连续剧。他的另一个系列《寻梦北国》,无论《春之音》和《秋之乐》,抑或《桦林之歌》和《秋林似火》,画面布局结构学吴冠中大师以浓墨平铺画面,再以浓重之红、黄、绿色点层层点染,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让观者“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南宋张孝祥语)!
郭正英不仅善山水、画花鸟,而且工书法。郭正英书法以临欧(阳洵)起步,又学过王羲之、赵孟頫、孙过庭诸前贤,师古而不泥古,行笔圆润流畅,结构疏密有度,点线美妙,骨力轫劲,洋溢着天地之精华,人文之精神,个人之意绪。郭正英已体会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的书法之美了。书与画,已被郭正英融为一体了,若能加上诗与印,郭正英就真正转型成传统的文人画家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作者系国家民委直属民族出版社编审,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日本国东京大学亚洲文化研究会会员)
2008年6月21日
郭正英 林深月明
49x180cm 2017年
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读郭正英书画存感
夏麦陵
在北京的一次书法画展览上,郭正英的一幅书法楹联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和注意,在他的名字闯入我脑海后的不几天,我便有幸拜访了他。
在和平里北街的民族新闻出版大楼,我叫开了郭正英办公室的门。这里虽然临街,但通明的几扇大窗户把料峭的春寒和市井的喧嚣挡在了外边。与别的办公室不同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张硕大的画案临窗而置,上面是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郭正英身着浅灰色条纹西装,系着领带,宽和的笑容,谦恭的谈吐,使你立即感到他是一位学者型的人。与他交谈间,你会感觉到一种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快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而轻松的快乐,也让你羡慕他追求丰富高雅的精神享受,却远离名利淡泊。从性情本身来讲,他推崇的是真挚。的确,书法艺术具有表现人的精神面貌的特点,留意他的书法作品,如见其人。
初见郭正英,他的外貌或可让人猜测他是维吾尔族人,但他却是来自一个罕为人知的民族——甘肃省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他正是裕固族人。这个民族因其人数仅有13000余人而不被更多人所了解,但这个民族有一首民歌广为世人所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据《魏书·高车传》记载,裕固族先民即敕勒、高车和丁零,也即《旧唐书》所记载的回纥。回纥又称回鹘,即维吾尔的音变。裕固族从回鹘维吾尔中裂变出来,在历史的风尘中经历了漫长的迁徙与跋涉,才来到了祁连山下居住,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古歌与传说。如今,裕固族依然保持着近千年的回鹘维吾尔的一些风俗与传统。——这么一个分布地域很小的民族,却有着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
郭正英生长在肃南县一户贫苦的裕固族家庭。苦难固然能够摧毁人,却也能淬励人的精神。人在苦难中,如果不被淹没,那他势必一步步走向成功。从小学到高中,他都在肃南县。高中毕业他投笔从戎来到西安,脱下了军装后又来到了北京。濡染在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浓厚的文化氛围里,他的天赋和较强的记忆力令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文积累,他大量阅读,广交朋友,令自己眼界一开。他甚至还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正是盛唐古都西安,郭正英深深爱上了堪称国粹之一的中国书法艺术。他利用业余时间观摩书法国画展览,慢慢打下了书法和国画的入门基础。既是机遇也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脱下军装后,他来到北京首都民族文化宫。他在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时,开始涉足专业书法、国画艺术的实践活动。在与其他书法家和国画家的相互观摩的切磋中,他有了长足的进步。此一段时间,他投入精力与同仁们一道,把中国民族画院搞的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同时,他还多次举办展览,应邀走出京城,走出了国门。
郭正英的书法,在临摹阶段,多宗欧阳洵、赵孟(·兆页)、王铎诸前贤,尤其受欧阳洵的影响最大。他积学经久,体悟到书法家腕下运作出来的点、画意蕴,原来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风貌,以及情感意绪。书法与情感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对应关系,所以,历代书法家特别强调审美情感对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强调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抒情性,认为这是把握书法美的实质所在。郭正英对历代书家的体悟,是他的临摹之作形神兼备,几可乱真,其令人惊叹的工夫,尤其表现在笔法上。他师古而不泥古,用笔圆润流畅,骨力秀劲,间架疏密有度。观其书法,整体字符和谐含情,丰腴华丽,有富贵之态,自成一家,如录宋代朱熹诗句喻之,则可谓:“碧漳生潮朝自暮,青山如画古犹今”。观其作品,每字虽有大小,但间隔得体,疏密适可,笔画有繁有简,整个字符神备气足,浑然成篇,如录宋代欧阳修诗以喻之,则可谓:“蕙兰有根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郭正英书写的楹联,虽字有间隔,不能连缀,便却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如“书有金古气,室有蕙兰香”、“曲径观云海,闲亭听雨声”等。他曾书过一幅李贺诗:“大漠沙如雪,燕山似月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青秋。”此乃抒发李贺远大抱负之诗。一、二句描绘边塞沙漠浩瀚无际的月夜景色,以疆场环境作为后两句的铺垫。三、四句是诗人以马比喻自己。以良马期盼奔驰塞外疆场,来书写诗人急切报效祖国、一展雄才的心情。这或是他从戎时期的心绪所系。正是夫子自道。他虽从戎十余年,未能去战场杀敌立功,但却驰骋文化界,因精进而有所建树。写这篇作品时,他倾注了全部体验与对人生的感悟,挥毫时心驰腕转,或疾或缓,点线跌宕,错落有致,最终驰纵跳跃,奇伟奔放,苍劲中姿媚呼之欲出。
正是这样,郭正英的书法作品表现出了他的襟怀,情操与风度,开拓了笔法和部白领域,挥洒出千变万化的神韵。但同时,他的书法又是从传统中来,上承晋唐,下启明清,既有气骨,又不乏神韵,把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倾泻于其中。
如今,郭正英担任了《中国民族》杂志社的总编辑。这是一家每月以汉、英、蒙古、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出版的期刊。作为总编辑,他除担任着每期每篇文章最后的审稿任务外,还要为杂志销路考虑。因为杂志社经费有三分之一要靠杂志社自身去解决。如此重大的责任和压力,使他费神费力,但即便如此,他还要挤出时间,练习书法。他自谓在工作之余从未间断。尤其在他书法名气大振,求书者日益增多之时,他几乎是“无一日不写字,无一日不应请索”。郭正英颇为感叹地说:从事书道二十余年来,他都未中断临贴,因为只有这样,运笔是才有所本,不致妄为。他认为有的书法工作者一味强调“新潮”、“变革图新”,把传统书法置于不顾,这不是正途。王铎《琅华馆贴册》云:“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故善师古者不离古,不泥古。”如今书法界“落野俗一路”的人又何其显见呢!
在师古与出新的问题上,郭正英尤其思考良多,颇多心得。他的多数书法作品,挥毫纵横驰骤,显见师古之迹象,然而此迹乃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对欧阳洵、赵孟(·兆页)、王铎等前贤书法作品犹为钟情,但却能出神入化地揉合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之中。细审他的作品,多有所宗与来历,然而其间精妙传神之笔,却源自自家创造。着不禁令人感叹!正如王铎《拟山园选集》卷三十八《题跋二》所云:“人鲜知其笔墨外者。笔墨外则无点画边傍,从何地用思乎?故人用思于无可用思,三百诗之言尽意不尽也。”的叹喟,那就达到了既有气骨,又有神韵的境界。
平心而论,郭正英的书法在潜在的创造力和独具慧眼方面,仍有待完善之处。如果他能在“知天命”之后得以自化,那他就即可契自化之机,天才发挥,化古法为己法,化古意为己意。我深信,他在未来的书法探索长途中,无论苦恼,还是彷徨,他都将淋漓尽致地显示出他奇崛的书法艺术才能。
郭正英向往魏晋,崇尚儒雅,每当握管挥洒,其疾,有挥斥八极之势;其缓,有凝思抑郁之感。当他把人的内心世界宣泄在书法作品中,其书法作品的情调已不是魏晋书法作品的风流倜傥,而是当今书坛的独数一帜了。
清人疗燕《山居杂谈》云:“题目是众人的,文章是自己的。故千古有同一题目,无同一文章。”尽管师法欧阳洵、赵孟(·兆页)、王铎的不乏其人,但各自的书法作品都无一雷同。郭正英的书法作品也如此。赵孟(·兆页)《定武兰亭跋》曾赞扬“右军字势,古法一变,起雄秀之气出于天然,然古今以为师法。”郭正英师古而不掩骨子里的雄秀之气,何耶?亦天然也。
2004年12月10日于北京 近林院寓所
郭正英 吉祥高原
367x96cm 2017年
郭正英 密林战神
68x138cm 2017年
郭正英 十月骄杨
180x98cm 2017年
郭正英 雄风
68x138cm 2016年
郭正英 北国圣境
200x200cm 2018年
郭正英 大漠金秋
138x136cm 2018年
郭正英 大漠秋韵
33x33cm
郭正英 大漠之魂
33x33cm
郭正英 高原初雪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高原初雪
33x33cm
郭正英 高原夏浓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林海雄风2
68x68cm 2017年
郭正英 梦随戈壁
68x68cm 2013年
郭正英 暮色
33x33cm
郭正英 祁连魂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祁连南眺
33x33cm
郭正英 祁连雄风
33x33cm
郭正英 秋叶正红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夏曲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雨临金峰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月银旷野
6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大漠之夏
138x68cm 2018年
郭正英 大漠初秋
138x68cm 2018年
郭正英 高原神舟
138x68cm 2018年
郭正英 额济纳守望
138x68cm 2017年
郭正英 十月骄杨
13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夏日大漠
138x68cm 2016年
郭正英 长白松风
200x100cm 2018年
郭正英 追忆祁连 雾锁铁峰
186x68cm 2011年
郭正英 追忆祁连
245x60x6 2011年
第一期 封面人物 何家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