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渔舟唱晚》的古典乐曲中,我心仿佛看到传统的水墨画的语言,在这里构成了一派天、地、人和谐共处的乐章。昏鸦点点,归舟落霞、山色朦胧,使听者在不自觉间神游画外,享受着来自天籁之音响洗礼,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超拔之感。
音乐的数理形式和工细结构引起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特别注意,在《吕氏春秋·大乐篇》中提出了“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的思想,并由此与两仪阴阳的哲学观点相融合。另在《吕氏春秋·音律篇》则接“三人损益法”算出了十二音律的长度比例。
孔子在评价韶乐与武乐时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孔子对艺术的要求是“尽善尽美”为高,只美不善次之。我的座右铭曰“大善至美”便是源于此处。“大善”为人从艺之终极标准,只有人艺达此境界,才是一个艺术家以及艺术创作最高的完美境界,这是我艺术哲学的核心所在。
中国的十大古曲,可以说我最喜欢的是《平沙落雁》。一听这个曲名就很有诗意,据说是唐陈子昂的作品,我宁愿相信这个说法。认为在这曲子中似乎也传达出了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乐曲以畅缓平和的氛围,为我们展示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面,秋江清浅沙滩,天际云程万里,雁阵飞鸣起落好一派“天人合一”的禅合景色。作者借鸿雁远翔,抒发胸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广陵散》是一部著名的古曲,也是文人画家十分喜欢画的一个题材。这主要是由于魏末著名琴师嵇康在从容临刑前弹奏了一曲广陵散,这个曲子被赋予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文人精神。乐曲中用了大量的低音旋律,记载了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风格,也是当时东汉末年历史的写照。
《春江花月夜》这首古琵琶曲,可以说是集琵琶演奏手法大全的一首乐章。乐曲间所流淌出的各种不同音节或扩展,或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化,展开全曲,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为听众展示了春天月夜下那醉人心脾、诗情画意般的美丽景色。似梦似幻,悠然飘缈沉浸在诗意的朦胧之中,感觉着天籁的鸣响。《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永远也品不透读不尽的古典诗或者是词。
一部伟大的交响乐本身就已经包容整个宇宙,听众完全可以伴随旋律所创造的节奏,去自由想象不受任何逻辑的羁绊。如叔本华所说,一部合格的交响乐,就是一份完整的玄学笔记。
当我独立欣赏德国浪漫派音乐时,我的心灵自觉不觉地陶醉在希望和梦幻交织的一派朦胧状态中,其中尤以舒曼《梦幻曲》最为典型代表。在西方音乐史中,舒曼堪称为第一流醒着做梦的音响诗人,他总是生活在梦境中。他的作品中总有那种如梦如幻的、不可言状的朦胧感。这种美感是优美而曼妙的,是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在欣赏西方浪漫派音乐时,完全可以感受到与东方人的某些契合,如舒伯特的《春天的信念》,舒曼的《月夜》都能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古老学院中找到哲学的印证。也就是说,在西方浪漫派的乐章中所抒发的大自然,爱情,寻找精神家园和重温童梦的主题,同样可以在中国古代诗词和山水画中找到广泛的共鸣。
在西方浪漫派音乐大师的作品中陈述大自然的时候,同十九世纪德国自然哲学亦有着气质相通的内在联系,特别是那些充满生命之爱的艺术化、诗意化的独特见解和态度,同中国古代哲学家,诗人对大自然的见解和追求以及人生态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当我独自静静欣赏德国浪漫派音乐作品时,会使我的心灵沉醉在希望和梦幻所交织的一片朦胧意识的心理状态之中,去对自我人生一次审美的陶醉和一次欲望的满足。其中尤以舒曼《梦幻曲》最为典型,在西方音乐史上,舒曼堪称为第一流的醒着做梦的音响诗人,他总爱生活在梦境中。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会让人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受。在这种境界中对于情爱、痛苦、激情和宗教的全部渴望都将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这个层次里任何事物都变得高尚、有力、富有道德,满含仁爱和启蒙意义。
奏乐者以情生悲为善,而闻乐者则以有感为知音。我每次拜读李世南先生后期的作品都把自己放逐在与其同悲的时空中,去聆听他人生中大悲极乐之福音。
音乐的美实质是旋律的美,无论是协奏曲,或是咏叹调,还是摇篮曲,都是由若干个音节声部而构成节奏(韵律)的,才能构成一部和谐乐章。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和声变换的格局常常同拍子的节奏一致,在和弦的变换可以有规律地发生在强拍上,值得注意的是,当乐章接近终止时,和声节奏的速度加快,这种现象往往需要弹奏者稍稍放缓,再现出细微的韵律变化,音乐是十分强调韵律美的艺术形式。
贝多芬的生命力和人格力量是最顽强的。他从没有向精神和肉体的打击而屈服过,他反而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超越了个人的痛苦和不幸,通过他的心灵而转化为充满欢悦的旋律和生命的赞歌。
我国民族音乐是东方农业文明的产物,来自西方的交响乐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两种文明的和谐交响,是一个好事,但不能扬其各自不同乐器特点,也就扼杀了两种不同乐器的特点。
艺术家只有生活在梦幻中才有真幸福可言。舒曼就是生活在梦境中的音乐诗人。他是人类艺术史中醒着做梦的音乐艺术天才。这就是舒曼独特音乐风格和表现自我的手段。
嫉妒,是会扼杀天才的,就像莫扎特还未来得及展现自己音乐天才就匆匆地告别了他的时代。他不能被他的时代所接受,他却被他后来的时代称之为天才的音乐大师。
一首好的古琴曲的音韵是东方古老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让你在欣赏其中的美妙旋律的过程中,体味到一种超然拔俗,回归于平静。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灵魂。
贝多芬有一句沉痛的话:“谁想收获欢乐,那就得播种眼泪。”他一生充满了痛苦,却终生都在讴歌欢乐;爱情上不断遭受挫折,然而每一次痛苦和哀伤过后都会化成欢乐的音符,构成了壮丽无比的乐章。当我们沉醉在清明恬静,而又激昂振奋的《第二交响曲》时,那就是经历痛苦之后而转化为欢乐的乐章。
莫扎特从不考虑永恒,所以他和他的音乐已经具有永恒的魅力。
古琴曲中所传达的那种空灵幽远,令人淡然出世、远离风尘的韵律之美是世间最美好的天籁之音。
一首好古琴曲的音韵是东方古老哲学的集中表现。当你沉醉在其中会使你的心灵深浸在一种淡然空灵的心境之中,让你超然脱俗,回归平静。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灵魂。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是我最能销魂的乐章。我最欣赏的是他的音乐中所传达出那种“泪眼汪汪”的伤感主义情调,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只甜美不忧伤难免甜媚,只伤感不甜美又难免苦涩,二者真正巧妙交响也可谓之,甜美的忧伤,才最能得到听者的共鸣。
在西方音乐史中有一位音响诗人,在他看来音符是一种神奇的砖块,只要拥有这些砖块,他就可以自给自足地建筑着自己的艺术殿堂。他就是我抱以虔诚的敬意的苏曼。诗人有很多地方很像音乐家,他们永远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
我认为,为了理解浪漫派音乐,我们必须习惯沉醉在希望和梦幻所交织的一派朦胧的潜意状态之中。因为每首浪漫派的音乐几乎都是作者一个美丽的梦境和一种人生悲壮的审美陶醉。这万般的感受、体验和见解统统化为激情、化为节奏、化为旋律的和声和音响律动。
德国浪漫派音乐的特点是追求希望与梦想,与同时代的德国诗人、哲学家一样,他们企图把充满生命之爱的热情化为艺术,化为诗意的人性,去寻求得到暂时的解脱。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课题是: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音乐的表现力与表现方法问题。如:旋律进行、节奏构型、和声序进、力度变化、速度变化等,于心情发生作用的根本力量是什么,音乐美赖以形成的法则是什么,音乐能够唤起联想的原因是什么。显然,它与狭义的音乐理论相比,显然更多探讨的是音乐的艺术效果的本质。
作者:姜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