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陈传兴摄影展《萤与日》现场
40年前,陈传兴留学法国,以异乡人的身份和立场去看待欧洲社会,并用镜头记录下了不同种族、市集、车站、街道、工人阶级等日常生活。
陈传兴回顾这段经历时表示: “这时期我的摄影与光影、气候、人的体态、生活扣得很紧,其中能看到时间的轨迹,以及很微妙的观看方式、角度,甚至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变化。”
陈传兴在开幕式现场
2019年11月1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陈传兴摄影展《萤与日》,首次呈现由其珍藏了40年、亲手放晒的136件珍贵银盐原作照片,为其5年拍摄的累积。同时长达3年时间沉淀的暗房工作过程也被巧妙地呈现在展览中,成为另一个看点。
本次展览是延续2015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未有烛而后至》摄影展,十年摄影计划,目前已完成历时3年的个人精神史第二部曲《萤与日》。
不同于《未有烛而后至》来自本土、野生粗放、完全自学的少年时期作品,本次银盐原作照片是陈传兴来到摄影发明地法国、经过严格训练与大师洗礼后所完成,两个时期的相互碰撞、渗透,艺术家为这一时期的摄影,取了个贴切的名字——“混血观看”。
“萤”空间里陈传兴的银盐影像创作过程
展览“萤与日”是指“黑暗”与“光线”的两面,也是影像从无到有的生产过程,现场以影像装置、暗房空间与最后定格影像对映。
玻璃暗箱装置
观众最先进入的是“萤”空间,现场还原了暗室中的影像生产过程。墙上除了陈传兴对于光线的对比手稿外,还有两个热感装置。玻璃暗箱因为蒸汽的缘故,玻璃上已经凝结水珠,中间的影像也正处于显影过程。陈传兴介绍,这件作品是向摄影发明的致敬。
感温墙装置
左边的感温墙装置,观众可以用感温仪器在黑色墙面上涂绘,用碰触的方式去体验底片的生成,最后呈现出陈传兴这批银盐原作的图像。
本次展览策展人顾铮在开幕式现场
陈传兴很早便开始从负相中挖掘摄影语言的魅力,本次展览策展人顾铮提到,当下数码时代重新出现了对银盐时代的怀念,今天的展览某种意义上,是对银盐影像魅力和神秘的解密,“特别是今年作为摄影术诞生180周年,本次影像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摄影,反思现实社会的契机。”
“日”空间里的正片
进入“日”的空间,展示的是正相作品。136件银盐原作照片按“市集”、“墓园”、“旅行”、“奥利机场”、“送货卡车之旅”、“婚礼”、“劳动者”和“影”8个主题陈列,以70年代末法国、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及美国城市的社会现实情景为媒介,一窥当时工业文明社会疲惫衰褪,前卫思潮更替,西方社会裂痕日增,游走在多种族阶级差异,知识狂欢逆转成灰暗的特殊异国氛围中,藉以呈现出历史当下所凝结的情感与思想的冲撞。
陈传兴,《奥利机场》,银盐纸基,60.96×76.2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墓园妇人》,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市集人群》,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车站月台》,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人与植物》,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在数字影像大潮下,在新影像时代危机和转折点时刻,重返传统摄影工艺的需求明显增强,而暗房和传统工艺所代表的历史性课题变成更为重要。
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此次展览,期望能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萤与日》系列银盐作品,接触到传统的摄影工艺,对传统摄影技法产生兴趣,以达艺术家长期致力于推广、传承专业传统影像技艺的目的。
陈传兴,《船上一角海浪》,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牧羊人》,银盐纸基,114.3×152.4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机场阿拉伯人》,银盐纸基,114.3×152.4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卡车司机乔治与玛丽III午休》,银盐纸基,60.96×76.2 cm,1976-1980。©摄影家
陈传兴,《铁路工人》,银盐纸基,114.3×152.4 cm,1976-1980。©摄影家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12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