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古钱币是如何铸造的?看完文章你就明白了!

中国古钱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铸造方法每个时代都不一样,赵小妹阅览了《天工开物》,其记载了铸钱流程,现在给各位泉友来详细介绍古代各色古钱币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bdgv6sg73xfQmljKS9V3VKqz5iJEzI0s3dEqLOLZ.jpg

炼  铜

从我国考古发掘来看,夏代已经能熔铸青铜。古代炼铜方法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

第一种为“火法炼铜”,例如以孔雀石为原料炼铜。殷墟考古发现,3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运用了此方法。孔雀石与点燃的木炭接触而被分解为氧化铜,继而被还原为金属铜;

第二种为“湿法炼铜”,中国人最早利用天然铜的化合物进行湿法炼铜,西汉时即利用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湿法炼铜。

L7wesJ7mk1Cum7g0BDPaZb0YUOcVZAzhXg4EnvN0.jpg

古人在提炼及使用红铜(纯铜)工具过程中,发现将红铜与锡、铅等金属熔融在一起,就能克服纯铜溶液粘稠、流动性差、质地不如石器坚硬的缺点,炼制出一种青灰色的合金,这就是青铜。

青铜有熔点低,易于铸造,硬度大,融化后流动性好,少气泡等优点,适于铸造锋利的刀刃和细密的纹饰,因而我国古代的货币大都是使用青铜材质。

YLiI5DrG8lK35fEhCHVE7BrLuuDLch75tBMwEG9G.jpg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逐步发现了铜与锡、铜与铅、铜与锌的配比的改变,使炼制出来的青铜的属性发生变化的规律:加进的锡越多,熔点越低,随着加锡量的增多,硬度也随之增高,远远超过了红铜的硬度。但是当加锡过多时,青铜反而变脆,容易断裂。

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青铜中加入定量的铅,就能克服青铜较脆的弱点。通过反复的实践,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总结出配制青铜合金的规律。

TwxTqmXdcDxEoA6gXQUVZcDqc4SrgN75XPdnRuxD.jpg

根据对古钱币的考证,在汉代开始至明代初期的少量铸钱中含有通过矿石夹带的锌元素。由于纯铜加锌铸造的黄铜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颜色华贵,明代嘉靖年即启用金属锌直接配红铜铸造钱币。这在铜合金铸造史上是个划时代的转变。从此,黄橙橙的铜钱广受欢迎。

WCysq4Jh99x2TYZMdvzTp8FtnQhb7SbIWxzWGJx6.jpg

制  范

我国最初的铸造技术是使用石范。由于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温,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很快就改用泥范。在商代早期有了泥范铸造,中期即大规模使用。范就是人们常说的模具,是用来构成器物造型和纹样的(“模范”一词即来源于此)。

铸钱一般是采用的平板范,从质地上来说,平板范有泥陶范、石范和铜范三种。先秦时期铸钱大多使用的是泥陶范。泥陶范铸钱,先制作面范的范坯,范坯未干之前,在上面雕刻钱型、制作浇道和浇口;再制作钱币的背范,并同时阴干,再将之烧造成陶范。面范与背范合拢后,上面有封闭的范盖,范盖上至少留下一个浇注孔。

qeg4oUA07dQsFYaUMSh3Pm81Y60yZecd7FpPezcK.jpg

到战国末年开始较多地使用石范和铜范。由于石范光洁度较高可以反复使用,在西汉初年得到广泛采用。铜范铸钱在汉武帝以前使用并不普遍,代表性的有楚国的蚁鼻钱和战国的秦半两。而随着汉武帝五铢钱的铸行,铜范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使这一工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随着铜范的诞生,除制作泥范的铜范(称为模或母范)以外,还出现了专门用来制作铜范的“模”。模中的钱文是以阳文正书的,是专门用来翻制范的“范”。模的使用是我国古钱币铸造技术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它使所铸造的钱币式样和重量趋于规范和统一。与铜范同时出现的还有铁范和铅范。

16GfEVBPd3eHfJ4WwShdUIpPCiAphyWKA2QzycRs.jpg

▲五铢钱范

到唐代以后,就出现了母钱,用母钱作为模具,大大提高了制钱的效率。

kzDbu0LYuRHdkitZGBO5HI8jUeRcaWRHI5PgO7rb.jpg

▲光绪重宝母钱

浇  铸

将正反陶范或石范相扣并填充外部缝隙后沿浇道和浇口灌进熔化的铜液,待冷却即成钱胚。由于模的使用,为叠铸工艺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浇铸铜钱时,将由模翻制而成的范叠放在一起,一次能浇铸数十枚钱币。叠铸省工、省时、省料,大幅提高了产量,而且保证了质量。

我国最早的叠铸币是战国时期的齐刀币,秦始皇的半两钱、汉武帝的五铢钱等都曾用这种方法铸造,在王莽币制改革时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唐朝时期,还发明了翻砂铸钱法,是钱币铸造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到五代时期这一方法已被普遍使用直至清代。

翻砂铸钱法是将铸母钱用型砂印制出钱模,然后用来浇铸钱币。大致工艺过程为:用四根木条做空框,中间填上型砂,用木或陶等物刻成的母钱在沙土上扣出型范,再把同样一框型砂合在上面,成为钱的背面,如此逐渐层叠累加达数十框之多,上面留出浇口,用绳捆紧加固,然后将融化的铜液浇注进去,待冷却后开框,则成树型的钱胚了。

tksOlu1fAjScbu5ucMAsFON29w4IVhVFBn97CS2h.jpg

锉  钱

经过浇铸后形成钱胚,需要逐一进行摘断磨锉加工。锉钱即是将铜钱边缘用矬具进行打磨平滑的过程,古钱币锉钱边缘都是经过顺圆周方向切削加工,使成品显得自然、得体。

duOw5reH65047sJEiUb2XYe8STPW0CsdJZwR7sKF.jpg

​这就是古人基本的制钱流程了。看似简单,里面的操作过程还是非常复杂的,分工也很细致,比如清代制钱每炉设炉头一人,其所需工役有八行:看火匠、翻砂匠、刷灰匠、杂作匠、锉边匠、滚边匠、磨钱匠、洗眼匠。

因为有了这些古代工匠的无数心血与汗水,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闪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万千结晶哦!

(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