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天个展——两个妹妹”将于明日开放展览,展期至2020年2月9日。欢迎参观!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大平台301)
Q: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两位妹妹?为什么想要记录她们?A:最早就是从我有手机开始,从妹妹开始会和我互动开始,从我上高中开始,2010年的时候。最初的最初,就是像父母记录孩子的成长一样吧,而我是哥哥,这么喜欢自己的妹妹,当然会发自内心地记录下来,简单来讲,一切都是出于最纯粹的感情。A: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会有一次变化吧,就是在2013年的时候。2013年前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很多事情都是从懂得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家庭里发生了一次变化,而她们于成长中接受了。与此同时,妹妹也以自我成长来对抗那种变化带给她们的不适感,变得越来越棒,令人放心,想起来了一句话,懂事得让人心疼。新年里的第一场雪,2017年1月。尺寸可变 © 杨中天
Q:两位妹妹性格上有什么不同?她们面对镜头的状态是什么样的?A:我无法用文字去概括她们性格,也无法去讲述她们面对镜头的状态,不是外向和内向可以讲明的,也不是喜欢镜头和抗拒镜头就能概括的。她们都爱玩,都喜欢镜头,前提是我能够给她们拍的让她们自己喜欢啊,这样才不会抗拒,如果觉得自己状态不好,那自然会抗拒。有时候不想拍,大概是觉得我拍的不好看,还给发朋友圈的缘故吧,小姑娘长成大姑娘了也要形象的。今天又重新看了一些照片,我发现她们的性格不只有共性还有个性,个性自然很容易就看出来,一个更喜欢镜头,一个不太喜欢,昨晚问了妹妹,小妹妹的意思是,要么不给她拍,要么就要用上美图秀秀,这样看来小妹妹更在乎个人形象?就好像一个问题“好看的人和不好看的人谁更喜欢照镜子?”一样,答案是“都喜欢”。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暑假外婆家玩耍,2019年7月。尺寸可变 © 杨中天
Q:妹妹的成长环境里,家庭中女性的缺失对她们来说有什么影响?A:很多事情都需要她们自己在挺小的时候就需要自己来做,好在我家一直都是放养的吧,妹妹们会自己在生活中摸索,生活对她们来讲不是障碍,无非就是家庭整体生活上会糙一点吧。女性是半边天,是柔美、细腻、感性的代名词,也更加会照顾人,最大的缺失大概是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吧。好在休息日或者节假日可以经常和姑姑往来,时而还可以和姨妈往来,她们都是非常好的,虽然缺失了,但一定程度上也补回来了些。在个人的经历里,妹妹们的出现与母亲的离开,又何尝不是生与死的经历,因为是至亲,所以能够如此近地去感悟自己以外的生活,从生命的诞生到逝去。除生死外无大事,每个人对生活的演绎,纷繁复杂,但开始与结尾都是一样的,要经历共性之上发展个性,进而真正的觉醒自我意识,切切实实地成长为拥有独立人格的生命。
Q:你拍摄妹妹,两位妹妹也在用你的相机拍摄你,还有她们看到的世界。你和妹妹的年纪差距比较大,你怎么看妹妹们拍的照片呢?是否从她们的照片看到一些对生活的想像?A:她们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也不会操作专业的相机,更不会在乎普遍意义上的好,她们只拍自己感兴趣的,在乎的。以前在家里,会拍我和爸爸,看得出来,她们这样拍很开心。清明假期回家,在拿胶片机给妹妹拍照的时候,大妹妹拍我和小妹妹,2017年4月。尺寸可变 © 杨中天Q:父亲栽的树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每年都会带妹妹去看望吗?有没有一些经历可以分享?A:只有那片树能看得出来是用心种的,其余树要么是单排种下,为了保护农田,要么是单株地种下,没花费那么大的工夫。唯独那片树,可以告诉我,就是那个地方。何止是每年,几乎是每季度吧。遇到下雨天路挺难走的,也有点远,不止累也挺折腾,但从未厌烦。她们会去那片树林里玩,也可以采路边的野花,欣赏种的庄稼,甚至是一年中仅有的几次可以去田野的机会。很享受去往那里的过程吧。 清明带妹妹去上坟,妹妹的自拍,2017年4月。尺寸可变 © 杨中天
A:肯定很深,我只有这两个妹妹,她们也就我这一个哥哥,她们会把好东西留给我,我也是。等到几十年后,我们都老去了,除了爱人孩子以外,最亲的也就我们三个了。小妹妹会默默地把之前给她们网购的快递单号剪下保存起来,心里是很感动的,相对于给她们买的衣服,生活用品还有零食,快递单号是无用的。但她就把快递单号当作了邮票或是纪念品,里面有买的什么,还有日期等等,她留存的就是什么时候买了什么,这对我来讲,是无声的回应,很用心。Q:这些家庭的影像对你而言是一种记录吗?还是意味着更多?A:更多吧,最根本的当然是记录,一切的演绎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只有记下来,才能够去知道过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自己是这样的,不就是要从过去找答案嘛,循着脉络,以后的自己才会更好。照片也是一种证明,就像是锚一样,哪怕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照片会告诉你,如何才能够不迷失掉。照片里面包含着最真挚动人的感情,被别人喜欢,作为作品展出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最重要的,还是属于我们的照片,我为妹妹拍的照片,妹妹出现在镜头里的模样。五一假期回家带妹妹去河边玩耍,2017年4月。尺寸可变 © 杨中天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将开放展览计划,面对广大艺术家/策展人公开征集展览项目,入选者将在三影堂厦门第二展厅举办为期两周至一个月的展览。
展览作品将由三影堂展览部门初选,并会在投稿后两周内答复投稿。参展艺术家/策展人需承担一定展览费用。三影堂提供展览空间及负责布展、维护、撤展、物料设计、物料制作及发放,负责展览宣传及开幕执行,并为艺术家提供住宿。
艺术家以“三影堂展览计划投稿”为邮件主题,发送作品集(200字作品陈述,艺术家简介,图片小样,单张照片大小不大于5M)至xiamen@threeshadows.cn邮箱投稿。
作者: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