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史典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个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世界很少从民间去认识中国。
——乔晓光
乔晓光,中央美院教授、油画家、水墨与剪纸艺术家、民间美术研究学者,如果算上为中国剪纸申遗而四方奔走的十年经历,他又可以称作社会活动家。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乔晓光沿着黄河流域两岸的土地,深入村庄,踏上民间艺术考察的漫漫长途。在中国传统村庄文化流变衰退前的最后一段岁月,乔晓光怀着按捺不住的向往和感动,记录下一路遇见的自然风土、村庄习俗、民间艺人,记录下那些在村庄里传承了无数代的民间艺术。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透过乔晓光的文字、绘画、剪纸和照片,回望那段不算太久远的时光,不由蓦然惊觉:当初激情满怀的礼赞,原来竟是最后的挽歌。有幸的是,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获得乔晓光老师授权,连载《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这本已再版了三次的著作。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第十一篇《牛窑里的皮影戏》。
牛窑里的皮影戏
1995年冬·甘肃环县
走路拉个鞭杆
吃羊肉袖子一卷
留洋楼是个齐坎
想唱戏牛窑里一喊
——陇东乡俗民谣
甘肃陇东的环县,是个半农半牧的穷县,深沟大川,人口稀少,俗称“三十万人,六十万羊”。一个村子几十户人家,三里五里,散散落落。因为山路远,这里的媒人都是男的。民谣里说“走路拉个鞭杆”,是为了在长长的山路上吓狼打狗;“吃羊肉袖子一卷”,是说半农半牧的环县,羊比人多,吃羊肉是一大乡俗;“留洋楼是个齐坎”,说的是往日穷山村剃头用刀,削出来的发型齐敦敦像个门楼坎;穷乡僻壤,天高皇帝远,乡民们穷中自有穷中乐,这“想唱戏牛窑里一喊”,说的就是环县乡村窑洞里演的道情皮影戏。
皮影戏的后台是一个令人好奇的地方。
每年农历十一月,环县的乡村里便唱起了皮影戏。皮影班子爬川走塬,一村村地演,乡民们拥挤在宽大温暖的窑洞里一宿宿地看。乡民们爱看皮影戏,山沟沟里也只有这皮影戏。
旧社会,唱戏卖艺的被视为“下九流”,所以皮影戏不能在正窑里演,要在牛窑里唱。我在陇东环县的三里弯村,就赶上了这牛窑里的道情皮影戏。
沿着环县城外的公路走上三四里,上了塬,下了沟,便到了三里弯村。村子里的窑洞就开在塬坡下面,黑漆漆的夜色中,一孔孔窑洞闪着暖暖的微光。如果不是看到拿木凳的村童都跑向同一个地方,我们一时还真找不到演影戏的牛窑。
这是一孔很深的窑洞,窑内有个大土炕,影戏没开始,已是满炕的大人和娃娃。窑洞的深处是耍皮影的“亮子”(影帐),亮子后面是耍影戏的“先生”(乡民俗称弄影戏的为先生,称影戏班首为班长)和鼓乐手们,他们头顶上扯着几根麻绳,挂满了戏里的影人人,影人人被灯光投射到窑洞的土墙上,修长而又诡秘。乡民们告诉我,村里每年都要请影戏班来演上三五宿。影戏是给神神唱的,唱了影戏,村里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敬神的影戏每年从正月初五唱到初十,对于偏僻的山村来说,这是一件不小的乐事。
陇东环县传统牛皮影
陇东环县传统牛皮影
民俗的事儿就是这么有趣,如今县城里已满是电影、录像、卡拉OK,可偏远的穷山村还在年复一年地唱着古老的皮影戏。那些真正搞电影的行家们把皮影奉为电影的开山祖,听说西安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了部皮影艺人的故事片,外景就是在环县这一带拍的。不过,在生活条件转好的乡村,由于电影电视的冲击,这千百年来在油灯下晃动的皮影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祖传的皮影箱底成为吸引文人和文物贩子的抢手货,在许多地方,买卖皮影胜过了演皮影,一件大片的老皮影能卖到上千元的价格。终有一天,皮影戏会在民间消失,其中忧喜一言难尽。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民间皮影戏却备受青睐。1978年,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出访意大利,在首都罗马以及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大城市巡回演出二十多场,观者万余,深受好评。外国人动情,出重金要买下演出用的大片老皮影。古老的皮影走红异国他乡,不仅仅因为文化上的陌生感,更因为中国民间皮影是名副其实的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
民间艺术深具魅力的原因,一是其本身具有的艺术特色,另一点就是历史长久的积淀和无数代人的共同创造,它是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千锤百炼的结晶。
皮影戏在民间的土壤上发展起来,遍布中国很多地区,著名的有陕西皮影、河北皮影,以及北京、四川、河南、山西、山东、湖北、青海等地的皮影。历史上,中国皮影还传到了南亚、西亚、北非和欧洲各地。据说歌德就曾对中国皮影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并自制皮影演出过西方的剧目。可见皮影确实有过光宗耀祖的辉煌年代。
陇东牛皮影
皮影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证据,但汉代已有关于汉武帝思念亡故的李夫人,让方士挂帐造影像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更早,说汉文帝时,宫妃为哄爱哭的太子开心,剪桐叶作影人,后来发展为皮影。后来的史料文字也不乏关于皮影戏之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一章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陕西是我国民间皮影艺术的发源地,当地民间艺人中还流传着有关皮影产生的口歌: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
汉代剪人形以灯光映壁的传说,多被今人视为皮影产生的源头。其实,皮影戏做为一种“动画”式的傀儡艺术,是融民间说书、民间剪纸、民间戏曲以及灯光屏帐等为一体的艺术。皮影借鉴吸收了民间剪纸、汉画像石、传统寺庙壁画的平面造型艺术特征,强调剪影式的侧面轮廓和阴阳镂刻线条的运用,色彩注重对比,古朴典雅又不失艳丽。
陇东牛皮影
陕西的皮影戏,艺人们说最早叫“隔帘说书”,起初是用剪纸人人演唱的。剪纸作为皮影的前身,有比皮影更古老的历史,新疆高昌故城附近,南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对马、对猴团花剪纸,已是十分成熟的艺术样式。由此可见,民间皮影戏的形成有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至少唐以前已有雏形。但皮影戏的真正形成,必然是随着专业皮影戏艺人的出现、艺术生产的专业化逐步完善起来的。宋代即可视为民间皮影戏的成型期,延至明清,民间皮影戏已是家喻户晓、鼎盛至极了。
陇东皮影应该是在陕西西路皮影影响下形成的。西安为汉、唐建都之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民间文化多以官方都市文化为参照和模仿对象,这也影响到了陕西皮影艺术的发展。陕西作为皮影艺术的古老发源地,对西北各地皮影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陇东的皮影戏以环县为主,当地民间以驴为丑,皮影戏为“高台教化”,又多用于敬神、祭祀、祝福等民俗,故忌用驴皮,而以牛皮刻之。
陇东皮影,人物造型俊俏大方,轮廓简洁,与陇东的民间剪纸一样,充满西北民间艺术的粗犷气质和生命张力。皮影身段上的镂刻图案精细流畅,色彩古朴鲜明,对比强烈。皮影脸谱除个别丑角、鬼怪之类有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外,大都是正侧面脸型。皮影脸谱的刻画夸张而又高度程式化,一般是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阳刻)正。脸谱造型除旦角外,全都额头突出,冠饰后倾,人物面目表情鲜明。皮影中的配景道具也十分丰富,宫廷殿宇、将相府第、兵官虎帐、花园庭落、地府阴曹、案几牙床、车马动物,可谓无奇不有。皮影景片造型真实简练,透视处理别有趣味,上面刻满各式吉祥纹样图案,饱满而又精美,许多大景片能置满影帐,灯光一照,富丽堂皇。
演唱道情皮影的艺人,艺人怀中的渔鼓和手中的简板,是古老的说唱道具。
皮影人物分段组合,更换方便:头为单片,颈至腰为一片,腰至双膝为一片,小腿与脚为两片,两只胳膊分大臂、小臂和手三部分。经过多道工序刻好的皮影,在片与片之间钻孔穿绳,再联上表演用的木杆,即可演示各种动作,影人人便有了活灵灵的生命。
皮影戏的表演,像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一样,追求的都是一种传神写意的精神。皮影是平面的傀儡动画,人物性格和表情全靠动作来表达。在空间表现上,由于皮影戏的“假戏真作”“真假相半”,影帐上的皮影调动皆可人为,因此,皮影戏比真戏剧有更大的空间表现自由。山石树木能自由搬家,人可腾云驾雾、入地下海,天堂地狱无可不去。
环县道情皮影如今仍演出那些传统剧目,如《韩湘子出家》《卖道袍》《孙膑坐洞》《白蛇传》《葵花镜》《忠孝图》《牧羊卷》《九华山》等近百部,其文化内涵始终没脱离传统佛、道、儒的宗旨。
来到三里弯村演影戏的牛窑时,影戏正要开始,有人在影帐前燃纸烧香。乡民告诉我,耍影戏前要烧香表敬神,然后方可开戏。话说是敬神,等到开戏的锣鼓一响,热热闹闹的全是娱人了。挤上炕,坐在看影戏的乡民和娃娃中,皮影先生那如吟如诉的道情调儿,皮影人人那一摇三晃的鲜活神态,迅疾把我引入这牛窑里的戏境之中……
牛窑里的皮影演出后台
发表于《沿着河走: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手记》(青岛出版社,2015年),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乔晓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