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书画家:韩伟华

编辑

【艺术简历】

韩伟华,字浩之。号云台山人,六石斋主人。1977年生于河南获嘉。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延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广州大学岭南文化艺术创作鉴赏研究院研究员、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写意山水高研班助教、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特约研究员、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当代书画部艺术顾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世界收藏联合会书画委员会理士、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艺术人才库河南省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艺术人才库艺术评论常务理事、新乡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编辑

韩伟华个展

2002年E-219空间韩伟华个人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03年“直指人心”韩伟华当代艺术展, 北京七色空间;

2006年“意趣天成”韩伟华作品展, 北京ZG艺术中心;

2010年“致虚&守静”韩伟华作品展, 上海800艺术区;

2011年“水墨舱”韩伟华作品展, 上海水墨艺术博物馆;

2013年“烟云供养”韩伟华作品展在获嘉县文化馆举办;

2017年 “和光同尘”韩伟华作品展,新乡群艺馆;

2018年“骏极之象”韩伟华作品展,北京山水美术馆;

编辑

韩伟华联展

1999年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术作品展, 获铜奖, 河南美术馆;

2000年入选二零零零年广东省油画大展, 广州美术馆;

2001年入选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 获优秀奖, 天津市美术馆;

2002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助教与研究生主要课程班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02年“芯片的心”当代油画展, 北京BS艺术车间;

2003年“阉割时代的欲望” 韩伟华&黄阿线作品展, 北京酱艺术中心;

2004年参加“游走”六人油画展, 千年时间画廊;

2004年入选“当代艺术百人” 展, 北京千景画廊;

2004年入选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 获铜奖, 河南美术馆;

2004年“不是东就是西” 韩伟华&黄阿线作品展, 发发画廊;

编辑

2005年入选二零零五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温州展览馆;

2005年“有情绪的水墨”6人纸上作品联展, 北京BIAC艺术中心;

2006年参加第三届北京上苑画家村开放展, 北京上苑画家村;

2006年作品入选黎昌第四届全国青年中国画作品展, 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馆;

2006年“有情绪的水墨第二回”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ZG艺术中心;

2007年“中国新书写”油画国画展, 北京三月画廊;

2007年“第五届张力表现主义” 水墨画展, 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

2007年宋庄水墨同盟交流展, 东区艺术中心;

2007年 “记忆”当代艺术联展, 北京纽约艺术空间;

2007年 “中德当代艺术论坛”, 德国卡塞尔车站艺术区;

编辑

2008年北京BS1当代美术馆2008年度艺术提名展,亚洲当代艺术博物馆;A

2008年“釜山2008国际现代水墨画展”,韩国釜山;

2008年“符号学水墨”第一回, 798玛斯德比艺术中心;

2008年“会心达意”中国绘画展, 德国敦伦美术馆;

2009年“水.光阴”重庆国际涂鸦艺术周, 重庆501当代美术馆;

2009年“水墨纪事”八人展, 伊德艺术中心;

2009年“法象笔意”——中韩绘画邀请展, 大象艺术空间;

2009年“致虚极 守静笃”:张肇达&韩伟华作品展, 伊德艺术空间;

2009年“首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中国方式, 燕格柏美术馆。

2009年“大家一起玩”艺术展, 798原色生活画廊;

编辑

2009年作品“桌上的记忆”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9年“推手与对话”纸本作品展, 纽约上州艺术空间;

2009-2010年“后文人”:中国水墨双年展林州展区/林州碑林博物馆; 上海展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展区/北京尚元素美术馆; [1]

2009年“后文人1”,玛斯德比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10年“后文人2”,Ethan艺术中心,美国纽约;

2010年“新境”中国经济新文人水墨邀请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展厅;

2010年“自行车与人”参加第一届798多媒体艺术节摄影单元, 北京;

2010年“第二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中国方式”,燕格柏美术馆。

2010年第一届草场地双年展主题展“水墨中的水墨”,北京;

2010年“来自中国的新水墨”作品展, 美国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编辑

2011年“水墨NO.1”作品展, 上海多伦现代艺术馆;

2011年“书法NO.1”作品展, 上海水墨美术馆;

2011年“第三届燕格柏艺术节”水墨单元, 燕格柏美术馆;

2011年“第一届水墨文献双年展”中国现当代水墨1978-2011,上海800艺术区;

2011年“激浪水墨”作品展, 纽约依森科恩画廊;

2012年“东渡墨象”传承与蜕变:中国当代水墨展, 东京都美术馆;

2012年“水之道”六人新水墨作品展, 798感叹号画廊;

2013年“纸龛”庞永杰、韩伟华、陈量三人画展,功成事遂空间;

2013年“造境”当代水墨艺术展,山东招远美术馆;

编辑

2015年,新京派“向毕加索致敬”主题展,北京亚洲大酒店三楼会议厅;

2015年“北京七日”当代艺术展,蓝润美术馆;

2015年中国第一届视觉艺术双年展,798悦美术馆;

2017年“黑白演义”新京派首届泰安艺术博览会特展;

2018“墨拓历史”作品展览及现场,中山翠亨美术馆;

2018年,紫禁城画派开场活动之“天安门”韩伟华水墨作品展,北京澳加美术馆;

2019年“新时代 新莲池 新文人”——中国第二届视觉艺术双年展新莲池国际‘莲叶何田田’主题水墨邀请展,保定书院、北京书画印美术馆。

编辑

传承嬗变 意与古汇

——韩伟华的新中国画

文:熙宇

伟华与我是挚友,他的画几乎每张我都看过,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伟华的中国画很有意思,也很高级。有意思就是极具个人风格,在一堆画里面能一眼看出来是他的画,没有往任何一个画家上靠。不似当下千人一面没有文化内涵更没有价值的“临摹品”。伟华的画看似找不到传统固有的笔墨,画面皴擦之间都是他根据自己体悟自然创造的新的笔墨语言。更可贵的是他经过不断研究与尝试已经把这些绘画需要的造型元素组织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绘画体系。面对这种全新的笔墨语言,你并不会觉得唐突,因为他的笔墨虽新,然意与古汇。而高级之处却也是这气韵生动,外表极具张力而内核依然回归文化传统。

编辑

对于伟华的作品学术界和收藏界是有争论的,并且争论的声音很大。有人认为在伟华的画里面怎么看不到所谓的传统笔墨?怎么跟我们平日里看的中国画不太一样?这样是不是不好!我认为伟华的画的珍贵之处恰恰在于此,对蕃篱的突破也在于此。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程式化,一方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足不出户观赏到历朝历代的名家作品,人们可以从中借鉴发展。便利之下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学画者只从历史故堆中吸取营养,而放弃了自然造化的滋润。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的中国画都是历来传统绘画所推崇的形式和固定造型及类似的笔法。

编辑

而伟华有意无意的摒弃了这样无味的套路,直接走到大自然中,跳出种种规矩框框,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亲眼所见。有人认为这是丢弃了传统,没有了传承。而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不是死搬硬套的照抄,是艺术精神上的传承。纵观历代大师的绘画,都是基于身边环境的地理特性形成的各具风格的表现形式,而后演变出代表自己地域派别的流派。大如南派山水和北派山水,里面又细分的若干地域特色的小的画派。从而证明了中国画的生命力不在于体现宇宙宏观的理想山水里,而在于对身边景物的描绘,对当下这个时代的记录,我认为伟华的画亦是如此。

编辑

伟华画山水多以家乡的南太行为蓝本,这里面既有情感因素,也有深层的文脉传承。五代时期荆浩曾在此隐居写生,著《笔法记》,画《匡卢图》使中国画为之一变。一千年后,太行山之子韩伟华再次带着疑问,带着准备走进大山。他已经走进了这大山三十年,今后他还会走进去四十年,五十年,已至更多,我相信经过伟华的坚持与思考,他必将对中国画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画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好作品。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