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文烩新年番外篇之“元日的悲欢”


前言:

中国古代不用西历,因此元旦就是今天的春节。如今挺好,有西历的元旦,又有传统的春节,毋宁说我们比古人多得到了一次盘点过去、规划未来的机会,在“辞旧”的从容与悔愧、“迎新”的兴奋与踌躇之间,今人多了几十天缓冲。在这个一元复始的日子,古人和我们一样会感慨今夕,一样会盘点人生,这当中有欣喜也有忧伤,但他们特别常用的一个字是——“惊”:咦,又一年了!


今天,我们一起读三首元日的诗,看看古人跨年的悲喜心境,与今天有什么异同。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唐)元稹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

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

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

去日渐加余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

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

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

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这第一首,有点难过。


友人寄来一首《元日郡斋感怀》,元稹作诗酬答。这一年,元稹正在浙东(末句所以说“东海西头”)做官,正当年岁老大、仕途坎坷。因此在“逢新别故”的跨年之际,他既不愿身上再添年纪,也实难排遣心中的小是非。第三句有趣,自注曰:“祝富贵,鞭聪明,皆正旦童稚俗法。”具体细节虽不得而知,但元旦之日祈祷富贵、聪明,总之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民俗。元稹过了一辈子元旦,觉得这些祝祷实在没用,富贵聪明全没得到——道家式的所谓“无机”境界,在此也更多是自嘲。年轻人喜欢过年,但那份快乐他无心多看,他怀想的是旧日的美好时光。也许,当人生的进度条走到后半截儿,来日渐少、故人渐稀,那些心灵敏感的人——比如诗人,总难免陷入惆怅。


让元稹最惦记的,和杜甫在夔州时相似,是昔日“青琐点朝班”的生涯。那些年,每逢元日都要写诗献给皇帝,如今那些“椒花丽句”(用晋代才女在元旦献《椒花颂》的典故)旧稿尚在,拿出来翻看一番,更觉光阴似箭,年华飞逝了。他说,正当我“苦思”这首诗作为回信的时候,眼前不觉浮现起此刻的长安,大殿之上一定又是炉烟缭绕、百官林立……而我却只得偏安在此,一个人事与愿违。



元日值雪

(宋)孔武仲

东皇点缀一何工,飞下琪花顷刻中。

变尽楼台成夜月,不容车马竞春风。

崎岖广市黄泥污,冷淡群山彩日红。

野叟相逢应更喜,从来盈尺瑞年丰。


第二首,是高兴的诗。


春神东皇点染人间,真是天机妙手,顷刻之间,就洒下一片片仙宫玉树的琪花。亭台楼阁虽多,盖上大雪,茫茫如一,全与银白的夜月一个颜色,成了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想在春风中奔车跑马,却不能了。——此句也许是无心之笔,却颇有联想空间:大雪阻住的,当然不只是黄尘车马,更是这一年来奔波劳累的人、驰骛竞进的心,趁着“楼台成夜月”,何不休息片刻?以下用遥远的群山红日与市肆中的泥污对举,更见此意:乘着大雪,不妨暂时洗却俗肠,抬头看看远方吧,哪怕只这一个瞬间呢。末句,是瑞雪丰年的朴素愿景。面对同样一场雪,各人有各人的体验,各人有各人高兴的理由:文人墨客自可以因美而陶醉,田间野叟也会为来年的丰收之兆而开心不已。



次韵陆佥宪元日喜晴

(明)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是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景,茆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第三首,又难过又高兴,是从苦难中挖掘出光明。


这是阳明贬谪贵州龙场驿时所作。在龙场的日子,大概是他一生中最潦倒的阶段,却也正是此地的艰辛让他开悟真理,终成一代影响深远的大哲。这首小诗,不妨看作他从泥泞中自我超拔的一个缩影。


诗写给御史台的陆佥宪,对方有首《元日喜晴》,阳明用此诗作出回应。总体精神,一个字——“酸”。酸的是什么呢?同一个元日,人家在官府里优哉游哉,欣赏斜阳;我却只能窝在城外的茅草屋,抵挡大雪纷披。相距不过十里,却阴晴如此不同!明知道不是造物主有意厚此薄彼,但人之常情,难免心里不平衡。颈联的对比描绘照应第一句:御史府楼台间参差的“倒景”就是夕阳,“寒声”则是雪打松竹之声。

“酸”到极处,非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决不能超拔得出。阳明说,纵然布衾僵卧,有什么可愁的?积雪虽大,有积雪的好处:它是如此洁白素净,一尘不染,恰能返照月光,把夜晚映照得如同白昼,直到明天的曙光来临……谢灵运诗曰“明月照积雪”,本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对阳明来说,这种景致想必还有一层与精神力量相关的动人隐喻:苦难在心灵上“积素”,适足以更透彻地映照真理,以换得通向希望的点点光明……





过去的2020年,天灾流行,令人避之不及,也令人难以忘怀。

站在2021的元旦,我们的心情想来也是夹杂着难过、高兴,五味杂陈的吧?

以往不谏,来者可追。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也让我们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再续前约!



关于「文烩」


这个名字,是从「以文会友」的古训里拈了两个字,再加一把「火」。我们打算做一道古典文学的大餐与您分享。2018年8月开始,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陆续举办了第一季的七次讲座,眼下,有赖于您的支持,「文烩」迎来第二季。


当前,普及传统文化的途径很多,「文烩」的形式虽然传统,但内容上无不独特之处。我们希望这道大餐,菜色各异、烹调手段多样,所以每一讲涉及了不同的文体,也力求从不同切入点(比如文学与阐释、文学与政治)来呈现有机的文学生态。我们甚至有意选了一些不那么耳熟能详的文本,也许有助于拓展您的食谱。


文学的魅力无限,但我们的能力有限。用不朽的「文」做用心的「烩」,我们将勉力为之。至于能不能吃了上顿想下顿,还要您尝过,才知道。


下一讲:

士大夫精神的挽歌——说《儒林外史》




作者: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