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说清楚“什么是美”,似乎比说清楚“什么是艺术”更难。
“什么是美”一直是艺术哲学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百思不得其解,从古至今,美——向来是难以统一的。
这篇文章的题目看似是抒情的表达,其实是个美学命题。
以下,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写完这篇文章,这样仅是为梳理我的思维轨迹,以便更明确清晰地表达我的观点。
Q:是什么触发了你对美的思考?
A:在小学的一堂美术课上,我试图解释一幅世界名画,尽管我可以像讲故事一样说出这幅画的作者、表现内容、构图以及色彩,但当我想要谈论它的美时,我开始语塞......由此产生了一种因语言匮乏而引发的无力感和羞愧感——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美,似乎是无法言传的。同时隐约感觉到:美术知识可以教,但分享美,有难度。
而且,我发现每个同学的对于美的概念都不同,我没有办法让其他同学与我拥有同样的感受,他们也不全认同我以为的美。那时,我就想:为什么我们认为的“美”不一样?我们各自所认为的“美”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到底什么是美?我的头脑被这一系列问题轰炸了——这是我最早对“美”产生兴趣的时候。
正是因为心中有了这些疑惑,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就悄悄以自身为个案进行“研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只是儿时对美的思考和猜想),想要在书籍中找到答案。直到很多年后,遇见了艺术哲学(美学),我才发现我的个案其实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Q:艺术哲学是否解决了你的疑惑?
A:艺术哲学让我对美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但仍存疑惑。后来发现,并非我说不清楚什么是美,伟大的哲学家也说不清楚。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与人讨论“什么是美",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下结论说:美是难的。
原来,美在逻辑之外,就算人类苦思冥想,想要用逻辑思维来推理美,那无异于陷入思辨的死循环,寻不到答案的,即使继续追问下去,结果也是一样的。
Q:如果说美在逻辑之外,美就是“可感不可知,可遇不可求”的?
A:从广义来说,美是情感的,不是知识的;美,是超验的,不是经验的。我们常说这个是美的,那个是美的,它为我们所感,却不为我们所知。这里的“感”是指感性层面的知觉,“知”为理性层面的逻辑分析,“不为所知”就是指美并不是理论说明的对象,也不是理论分析的对象,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它能被人们察觉到,可它又拒绝对它的一切逻辑分析,它好像无处不在,但你又抓不住它,确实“可遇不可求"——我以为这是研究“什么是美”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Q:这么说来,美是不可以被定义的?
A:是的,我们只能描述它,却不能定义它,不可用程式化的逻辑语言来界定,有点类似于中国人常讲的“道”,你如何解释“道”?很难吧!“道可道,非常道”改一改就是“美可美,非常美”。
这个“不可言传”的感觉就是我们经验到的“美感”,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只是很难用语言去传达,即使传达了,别人也很难与你拥有同样的美感体验。
美感是人类进行审美活动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对此,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补充道: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朱光潜的这段论述又将美引申到另一个层面:美是非实体的存在。
人们对美有一种误解,总是认为美是可视的,是实体存在的。实际上,美根本不是简单的表象,它只是借助一个实体存在,而并非实体。
Q:如果美是非实体的,那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
A:这即是艺术哲学讨论的问题。美,以流动的方式存在,它在恒常之中变化无常。但美需要通过载体来呈现,如一件艺术作品,作者是先把自己的情感装在了这件作品中,当有人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便会感受到作者的感受。美,可以借助很多载体,比如音乐、美术、电影、文学作品等等。
美,是一种现象,人类需要透过这种现象追寻本质、探求真理,这也是艺术哲学的使命。
Q:如此说来,美不以概念和理论知识为基础,那它又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
A:从美的本体而论,它是不可见的,但它需要依附具体的事物来呈现。“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可见,外物引发了人类的美感体验,进而引发审美判断。
按照艺术哲学的观点来看,“美”包含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人们在对外物进行审美判断时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感性“判断”(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判断,是感官体验带来的认知活动)、理性判断、审美判断。这是艺术哲学中给出的解释,可是,我以为即便到了审美判断的阶段,也仍然不能完全涵盖美的有所部分。
我想补充的是,不妨大胆猜想在审美判断之后,还存在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深层次的感性或是超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美很难被量化,越想描述它,反而越模糊。
如果在审美判断之后再加一个阶段,认知轨迹就变成这样:初级感性判断→理性判断→审美判断→深层感性。
Q:如何理解这个“认知轨迹”?
A:顾名思义,“初级感性判断”为最初级的阶段,即个人的、个体的感受判断;理性判断是中级阶段,即科学推理的判断,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使用逻辑分析后上升到了一种较为客观和普遍的通识认知阶段;审美判断则是脱离了个人的主观判断,建立在普遍性之上的判断,即人类的集体共识判断。我将这三个阶段称之为“审美的次第”。
到了第四个阶段,就超越了次第。这个阶段不太好定义,目前找不到更适合它的词,“深层感性”也是不准确的,其实就是指思维逻辑之外的智慧。
前三个阶段都以“判断”作为词根,第四个阶段去掉了“判断”二字,是我以为第四个阶段不存在判断了,不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了,应该停止所有对美的逻辑思考。
我以为东方所说的禅境是最接近这个阶段的,禅就是通过静修去生发智慧,逻辑思维止息后产生的超强感知力——这是一种深刻的觉知,是不断向内深化的觉知。也可理解为潜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然而,我们很难跳出粗略的层次去体悟精微层次的高级美。
Q:深层感性即精神进入到精微的层次,它可以被描述吗?
A:很难。这是极其个人化的体验,只能透过自身的成长和演化,从物质、心智到灵性去体悟,是身心灵三者的统一,也是主客为一,消除二元对立的一种状态,是超智性的,但它很难被佐证。
然而,身体是物质的,我们是通过物质的身体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而人类对宇宙的研究表明26.8%的宇宙总质能是由暗物质组成的,所以用我们有限的认知去理解无限的宇宙是非常可笑的。
Q:可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审美判断进行解释?
A:如果放下之前的猜想,也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确凿的论证。以一件艺术品为例,审美判断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判断,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并反过来深化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理解是依据着以往沉淀形成的接受经验,因为离开过去的经验,就没有眼前的理解。鉴赏和判断都是在经验范围内产生的心理活动。换句话说,审美判断仍是具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中的理解与判断,不同于抽象思维中的理解和判断,在心理学中从未否认审美是一个直觉的过程,受之于目,了然于心。
对此,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利亚试图在神经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了经验德重要机制:“脑皮层的各种不同的区,其中也包括着彼此间很远的区,都参加在心理活动的积极形式的实现,这些积极形式不仅接受信息,而且要将这些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 这充分地说明了经验对理解(审美判断)的重要性。
Q:这又回到了经验之内。
A:是的,因为心理学是逻辑的,语言也是逻辑的,没办法。
Q:如果美不能被定义,那么如何解释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已具有“被公认了的美”?
A:“被公认的美”有一个前提是以艺术史为标尺,即人类逻辑思维可涉及到的经验范围内。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中一定是具有普世性的,而且这些被专家们“授权”过的美是权威且官方的,是带有社会性的。
在这里,就不仅仅单纯是美的问题了,要将它放在整个历史中进行综合的审视和评判,比如它的创新点在哪里,它的学术价值在哪里,它为人类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怎样启迪或进步,这些都是考量它的标准。仅仅想要靠“美”脱颖而出,是很困难的。但也只有在以历史为背景的前提下,美才具有了相对性和比较性,才可以被公认。
在此,还要注意一点:审美的个体差异性,并非“被公认的美”就一定会使人类达成审美共识。
Q:审美中的个体差异体现在哪?
A:在审美领域中,确实存在着个体差异。换句话说,人们的审美判断参差不齐。例如,A认为美的艺术作品,在B看来却是丑的,即A和B对同一作品的审美判断不同——即审美领域中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非常综合的,也很难说清楚。因此,我们无法从主观的角度来界定美,每个人对美的认识都不同,判断美的标准也是难以统一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美有千百种且因人而异。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很难去说服一个人去接受他认为不美的东西。接着上面的例子,B认为这件艺术作品不美,那么关于这件作品的所有逻辑上的论证,即使看似都缜密到让人无法反驳,但B仍然不觉得它美;虽然A认为这件艺术作品美,可A也很难用逻辑来说明这种美的感受——这便由审美个体差异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美不是用逻辑来讨论的东西,不以概念为基础。
Q:从鉴赏角度,该如何看待“懂”与“美”之间的关系?
A:认为美的前提是要“看懂”其实是个误解。我特别想问,这里指的“懂”是要“懂”到什么程度,或哪个层面的“懂”?
当年,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被问到是否可以解释一下自己的作品时,他看了看树上的小鸟,问:“鸟鸣好听吗?”对方答:“好听,清脆悦耳。”毕加索接着问:“那你能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实际上,在这个情境中,“懂”与“美”并没有发生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使听不懂小鸟在叫什么,但觉得悦耳时,美感已经产生了。
“懂”和“知”都属于理性层面,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懂得”和“知晓”会帮助我们理解,但与感受美无关。美,是不需要参杂逻辑思考也能感受到的。美感体验是一种心照不宣、如遇知音行云流水般的感动,是内心的振奋和喜悦,是语言碰触不到的怦然心动。
美,作用于心,受之于意。它是用来领悟的,欲说便无。
Q:东西方美学有何不同及未来发展趋势?
A:东方擅于以抒情的方式来释义美,西方则惯用理性逻辑来推理美。纵观历史上伟大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就会发现,东方的特点是诗性的、凄美的、哀伤的;西方的特点是理性的、壮美的、阳刚的。
庄子在《庄子·知北游》提出了一个美学命题:“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这一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抓住了美之为美的实质,即美是规律与目的的统一,是人类自由的实现——这一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是有很重要的价值。不过近代以来,东方研究美学也采用了逻辑的论证和推理的方式。
西方认为“美即生命最高形式的表达,可为心灵带来慰藉,人类在感性的世界里,通过对美的创造,赢得了感性的自由”。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归根结底都认为美是不可言传的,即苏格拉底所说:美是难的。
在文化交流上,以前我们讲“东学西渐”,现在我们说“艺术无国界”。由于互联网和通讯设备的发达,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状态,在文化、经济上都体现出一种“大综合”的趋势,上个世纪我们还在说“东西方文化碰撞”,这个世纪已改口为“东西方文化融合”,从碰撞到融合。短短几十年,世界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文化在急速的发展中被迅速地杂糅在一起。美学也一样,一方面要融合,另一方面要不断跨界、跨学科。这更需要我们从中梳理,清晰艺术史的来龙去脉和艺术的未来走向。
这是一个看似分裂的世界,但是分裂是综合之前的必经之路。最终,也许我们会看到东西方文化殊途同归的时刻,那时人类很可能会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文明。
最后,想说的是:研究什么是美,总带有捕光捉影的意味,即使一知半解,也想探个究竟。
文 / 刘子歆
图 / 来源于网络
感谢大家耐心看完,本文观点仅限分享交流
新浪微博: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
微信公众号:散装美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