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我2021年第一次在上海办个展,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来上海参加自己展览的开幕式”,谈及此次展览,艺术家申树斌笑着说道。
开幕式部分嘉宾合影
8月6日至9月5日,申树斌2021上海首个展“生命之外”在Art-L Gallery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近几年的创作成果,尤其展出了其去年至今的新作。作品系列从早年的“墟境狂欢”、“拥抱”,到其最近的“存在的理性意义”均有涉及。这是申树斌继2017年民生美术馆及2019年岭南美术馆后在2021年首次来到上海Art-L Gallery,不失为申树斌以动物为元素的创作大展的延续,也是在“天路重生”的悲壮,“天庭之在”的静穆后新的思考。
展览现场
虽然创作角度、方向略有调整,但申树斌的作品始终围绕人类生存、精神、生命状态展开——即便是人们关于他的最为津津乐道的动物元素也无不透露着人的痕迹。
申树斌最早以动物为创作主体是在“未来乐园”系列,这是申树斌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我对未来的想象。此后,便有了“墟境狂欢”系列,一片废墟之上,动物跳脱着,进行着一场盛大的舞会——那是人类的隐喻,在看似繁华的表面下隐藏着的是一片废墟般的孤独的灵魂。
展览现场
申树斌的最新系列《存在的理性意义》作品面貌发生了一些改变,画面中加入了漂浮在空中的几何造型,动物三三两两的散落在框架之中或之上。那是关于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状态的真切描绘。而画面中稳定的结构散发静穆感与数学般的美感,那是来自理性王国的诗意。
申树斌(左)和Art-L Gallery画廊主李恩喜(右)
虽然申树斌的系列作品都以动物为主体,但在他的笔下,没有廉价地悲悯动物的不幸或被伤害,也没有肆意地渲染动物的攻击性或本能性,而是将动物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作为具有神圣性的灵物,它们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命运,就如同灵长物的人类一般。申树斌是以其作品来彰显自然与社会、与动物的关系。他对这些动物进行了剧场化的描绘,将它们置于无名的空间中或叠加成不同形状,尽显戏剧性和幻觉感,甚至是悲壮感,如他的多幅作品是立式的,呈现为纪念碑形式,各种属类的动物叠加起来,成塔状,如碑耸立。
2020拥抱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20
存在的理性意义NO.7 58x72cm 水彩 2020
存在的理性意义NO.15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20
作者的意图在这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就是要塑造出神圣的图景,重新反思我们的生灵世界的存在。这样的图景使得他的绘画变为一种思想表现,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将绘画还原到它的神性那一面上。对于灵界中的动物,人类须待之以礼,须与其同在共生。这样才是天路重生,才是自然神学的崇高法则。
存在的理性意义NO.20 20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距离NO.1 35x35cm 纸本水墨 2021
距离NO.2 35x35cm 纸本水墨 2021
申树斌创作这样的绘画不止一年,年年都有表现手法上的新变化和深入。从早期的单一动物在场的图景,到若干动物组合,再到动物幻化为个性几何形式,如三角形、五角形、圆形等,以这样的恒定形状来表现我们这个多样生物灵界的壮美。近些年,他不断把动物塑造成纪念碑形式,尽显震撼。
梦见自己的远方 60x50cm 布面油画 2021
内视 60x50cm 布面油画 2021
诺亚方舟NO.15 10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他对自然神学意义的动物界解读就建构出自己的图像符码,将艺术的思考方式贯注于当代的生态哲学讨论,显示了绘画图像介入文明思辨的过程。也就是,当我们在面对绘画的世纪问题时,需要重建与重新出发,那么,对于绘画如何介入世界的思考也需要反思,因为这是当代绘画的一种趋势,绘画在相当程度上走出了现代主义的美学设定,进入到更加广域的自由境地。申树斌的绘画创作表明了当代绘画与人文思考的关系和一体联动,视野与思考点越高,就越具有新的时代表现性,才不会由于时代错位而误入到虚构的审美主义中。
平衡空间 100x80cm 布面油画 2020
墟境狂欢NO.16 200x140cm 布面油画 2016
自在 19x28cm 纸本水彩 2015
展览海报
而在画面的空间构成上,申树斌采用一种时空穿梭感的魔幻方式,在不同的空间层次里把不同生命阶段放入其中,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作品简化为几何框架构成,成为世界的象征物。借用这样一种人类认知世界存在的方式来推进绘画表达,新作品产生了所可能的启示问题。生命栖居其上,它们浮在虚空中,净洁,静穆,似乎不动,但引发的问题却是那个自在者在哪里?通过我们与所爱生命的对视,仿佛被引导到那个静寂的远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