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09-23 23:22
2021年9月19日16:00“越过心灵世界:李沐霖艺术展”在北极熊画廊(北京)开幕。本次展览由青年批评家齐廷杰担任策展人,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创作力作30余幅。这是艺术家李沐霖于北极熊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展。出席本次开幕的嘉宾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北京亚洲现场艺术中心创始人,韩国三育大学特聘教授何晋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主玛于江、乐山师范学院教授,艺术家刘芯涛、第零艺术中心馆长李裕君、祥山艺术馆馆长郭赟、朗空美术馆馆长李征、仓美术馆馆长曹茂超等均对李沐霖的作品作出重要评论。
现场合影
艺术家李沐霖的作品摆脱了当下大多数潮流艺术的简单符号化趋势,有着独特而难得的叙事性,又略带着一些戏剧化的人物场景,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移动社交和文化快速迭代的时代,李沐霖在创作中让这些不同时空和维度的图像及主题元素在画面中交错与融合,形成一种特有的时尚和治愈气质。
嘉宾及艺术家致辞
笼统的梳理当代艺术演进轨迹,我们会发现当代艺术创作涵盖了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人文景观、心理景观等多重元素,这是当代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逻辑之一,也是当代艺术具有与时俱进创造力的魅力之一。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艺术家的作品,如果不能够深入了解他所生活的经历与体验(自然景观、社会景观),那么我们所获取的可能仅仅是“画面的字面意思”。所以,只有充分结合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加之时代背景(人文景观、心理景观),我们才会充分的察觉艺术家的“言外之意”。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代艺术是一部记录并反省社会变迁、人类进步的视觉本科全书,在这个百科全书中,既有“宏大叙事”带来的时代记忆与生命感知,也有“微观世界”带来的情感抒发与存在描叙。
展厅现场
李沐霖的创作,有一个可视化的视觉语言,即每一幅作品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内含乾坤”的鼻子,他解释到鼻子里的内置景观是某种接近大自然的无意识流露,他喜欢在路上的、天然的、不经任何雕琢的风景,也是某种追忆故乡的感觉,类似“我心安处即吾乡”的情感判断。可视化的嗅觉处理方式,与宗教中“第三只眼”的概念产生了一丝内在的关联,所谓第三只眼,被认为是通往深层内在与高层意识的门路,依靠直觉与神通察觉世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可以审视现实中的景观,又可以体味理想中的“桃花源”,将现实隐藏在“潮流”的外表下,理想与现实的交互,构成了李沐霖作品中独特的“隐相”特征。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视觉语言是,李沐霖总是将画面的人物形象置于画面下方,头发用动物、植物或者动物与植物结合的方式放在头上,显得人与动物、植物和谐统一。李沐霖说非常喜欢和动物相处,也喜欢驾车在自然世界自由穿梭的快感,这使得他的身心可以得到一种“在路上”的放松,李沐霖巧妙的将自然观、价值观融入到画面之中,构建了“并置景观”的多维世界。
具体而言,李沐霖的作品,如《困在盒子里的人》,画面背景采用纯色,杏色线条凸起沟边,鼻子、头发做刻意的阴影处理,这样的布局方式,使得看似平面的画面有了一层立体的感觉,这种打破绘画平面边界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画面中的“so sad”与画面中间被挤压的困在盒子里的人产生了呼应关系,一方面,“so sad”是情绪的暗示,似乎是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所体验的“孤独”、“悲伤”乃至“困惑”等多种情感的释放,另一方面,困在盒子里的人似乎将作品的“所指”指向了更为宏观的社会语境,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所以,李沐霖的绘画,具有明显的辨识风格。他并不介意外界称他为“潮流艺术家”,他认为如何称谓并不重要,那只是外部对于自我的一种他者认定,重要的是对于艺术创作,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以,他尽量避免创作“IP”化。这种有意为之的构建,实则是艺术家对于所谓潮流艺术某种程度上的反叛,在“潮流艺术”或者“动漫卡通”的表征之下,蕴涵着艺术家对艺术媒介与艺术观念之间的重新思考。在我看来,艺术媒介与艺术观念对于李沐霖来说同等重要,因为他总是在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媒介之间的排列组合,来获得画面语言与艺术本体之间的统一性与契合度。
《困在盒子里的人》130X1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21
《种子》130X1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21
摸摸大卫 240x15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21
雨和眼泪 130x100cm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2021
生活中的李沐霖是一个随性又执着的人,他不会单恋一方热土,只跟随自己的内心择地而居,哪里能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灵感就停留在哪里。这种表面看似随性的行为,恰恰隐藏着他对艺术创作上的纯粹和执着。他曾说过最欣赏日本艺术大师草间弥生,在他看来,草间弥生穷极一生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最打动人心的,这种精神,也正是李沐霖所追求的,哪怕到八十岁,依然有饱满的热情和旺盛。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0月1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