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1-11-08 14:56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以文化力量促进乡村振兴,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宣传地域自然、人文风貌,串联旅游路线,培育当地文艺人才,11月4日,由浙江省文化馆、富阳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万市镇人民政府、富阳区文化馆承办,万市镇新民村执行承办的“此生此长——万市镇新民村公共艺术展”在杭州市富阳区万市镇新民村游客接待中心开幕。
此次公共艺术展览分为户外公共艺术和架上雕塑两个单元。户外单元作品共有14件,分布在新民村河道两旁、游客接待中心广场及野营区的公共空间中。展览策展人张有魁博士带领团队完成其中5件在地性作品,以日常生活物品和自然材料,讲述乡村空间原生态的艺术故事。其他10件金属及石材作品则由每位参展的艺术家根据新民村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貌进行设计和创作,并在专业厂家的辅助下,永久陈列于新民村里。架上雕塑版块共展出15件作品,它们是参展青年艺术家从个人的创作小品中,选取了有自然意趣、生命主题的相关作品,汇集于游客中心展厅,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室内展览。
公共艺术作品布点图
展厅架上作品
本次活动是浙江省文化馆推出的“浙江省新农村公共艺术展”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顾炯表示,此次展览是青年艺术家团体乡村艺术志愿活动的一次尝试,浙江省文化馆民间艺术指导中心从塑青年展览项目历年参展艺术家中征集并组建团队,历经十几次实地考察、地形走访,并与村里群众沟通了解当地文化背景。
“公共艺术展这样的形式拓展了群文服务工作的方式,拉近了艺术家与乡村的距离,将艺术植入人民生活,不仅提升了乡村环境,还对乡村的美育推广、艺术的普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顾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样的模式在今后可以形成机制,更好地在全省试点和推广。
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顾炯宣布开幕
展览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对接、筹备,经过数轮方案调整修改,最终确定了这批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专门为新民村而设计制作的,考虑到乡村的地域属性,作品尤为接地气。如《溪鱼》就是以当地小溪里特产的鱼为形象,设计长达8米的鱼的造型,形态生动,同时可以分解组合,在公共空间中还能用于休憩和玩乐,兼具实用功能。《生生不息》是镜面不锈钢球组合,如水中的泡泡轻盈浮起,造型虽然简单,但是充满生命禅意。艺术家除了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外还需解决周围环境、空间尺度和材料结构等问题,因此在制作过中把握作品进度,协调作品和空间关系,都需要注入大量精力。七个多月的筹备工作,是每位参展人员从各自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时间,克服各种困难而最终实现的,里面凝聚着的是青年艺术家对乡村提升的真诚心愿和期盼。
《溪鱼》
陈智良《生生不息》
本次活动是浙江省文化馆青年展览品牌项目“塑青年”走向户外的第一步。活动借助青年艺术为主导的新型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文化艺术志愿服务行动,以文旅融合为主旨,调动社会力量,以多专业门类共同提升乡村建设。艺术家团队在对乡村进行整体考察后,发现新民村需要用于旅游资源推广的标识,于是组织力量开始设计、制作LOGO形象。最后选出两款,分别从水墨意味和色彩构成显示出新民村的主体形象。LOGO可为后续的乡村旅游、农副产品销售和景点等植入文化标识属性。此外,村子坐落于葛溪两侧,在入口位置,团队设计了以“山水新民”为主题的村标。村标的设计结合环境与山体的空间关系,既不破坏整体环境,又在视觉上具有鲜明特点,体现乡村特色,具有时代气息。虽然村标最终因为经费有限没能实现,但它与LOGO都以文本的形式留给新民村,待条件成熟后,为这里带来更为饱满而丰富有力的支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部分作品欣赏
许国平《新风》
张有魁《有记茶包》
陈政《看山》
郭明童《归海》
何越峰《石为云根》
金善珍《忽如一夜》
老五《清风系列》
刘洋《水月镜天》
柳纪科《江南名伶》
龙飞《谁家的狗狗》
邵建新《生生之谓易》
吴克书《风起》
闫睿《家禽》
杨建《咏叹调扇面系列之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