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寿山石是怎么“活”起来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387812916333caeab5ec3acea18e1b81.jpg

郭懋介 善伯洞石 双佛论经摆件 福建东南2019秋季拍卖会


在中国艺术中,“活”,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花鸟画活了,角色演活了,人物刻活了,当我们赞美艺术的时候,总是把“活”当作了一个评价的标杆。

到底什么是“活”?“活”来自于什么?

回到寿山石雕艺术上,石头又是怎么“活”起来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eef1a8ca976719ef782e1b0fca3a9835.jpg

  林碧英作 水洞高山石花鸟钮方章
   福建东南2014秋季拍卖会



活,是生命的呈现

中国先哲认为自然天地万物皆有生命,“活”是生命的呈现形式,是一种生命精神。

是与“死”相对的生命力的存活,是生生不息的鲜活,是富有生气而不呆板的灵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7e2db87b7f8b925d644e09da02104e64.jpg

  郭功森  田黄石 渔翁得利摆件
   福建东南2017秋季拍卖会

寿山石雕是具有两种“活”的艺术。

一种“活”来自于石头本身。

寿山石吸纳天地精华而成,瑰丽灵动,生而便带有一种天然的“活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3644bc592dc0da9639a30ec81234a1ff.jpg

  陈为新作 汶洋石双兽钮章
福建东南2014秋季拍卖会

这种与生俱来的“活”并不会随着时间而转移,反而会在蹉跎岁月中“活”的更精,更灵。

而另一种“活”,是艺术创作加持的奇妙反应。



自然,是活气的源泉


艺术创作的“活气”从哪里来?

北大教授朱良志就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中提到:

“中国艺术强调创造一种生命形式,它具有生命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因此它要求艺术家去发现生命,这样才能突破前修,自臻独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0ba4dfdc1281709b0b235887fc8d875b.jpg

  芙蓉石节节高升随形章 
   福建东南2013秋季拍卖会

可见让作品保留生命“活气”最直接的方式,是以自然为创作艺术的范本,从自然中发现生命。

在寿山石上,艺术家们发挥“移天缩地”之术把自然的活力带进了作品里。

山水风光的逸气,草木花果的鲜颜,虫鱼鸟兽的洒脱,生命以被雕刻的姿态在寿山石上“存活”了下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191d10cc2bbc90e72ff7d20b2e00d294.jpg

  郭祥忍作 高山玛瑙洞石夏蝉把玩件
   福建东南2014秋季拍卖会


“鲜活”与“灵活”


不过,艺术的追求并不只满足于“存活”,还需要更多的“鲜活”与“灵活”。

反应在作品中,体现在艺术家对动态的把握之中。它可以对比在体积上、数量上,也可以呼应在动静之间,虚实之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5b9457df6978258b4959c0b59cb71c25.jpg

  陈喆作《清供》雅玩


当含苞的鲜花与嶙峋的雅石出现在一起时,饱满鲜与颜嵌空玲珑之间,在怒放地热情与永恒地静默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既保留了石材天然的美感趣味,又显现出变化丰富又浑然一体的层次美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8ba2bbccef9cbd4678b4291131b8b75d.jpg

  郭祥忍作《双螭》章

又好比这正在对峙的螭虎,一只螭虎尾勾铁环向上爬去,虽然位于下方却占有上风,似乎将另外一只逼迫至蜷缩身体不敢移动分毫。

一动一静,总能够带给你一种似曾相识的冲击感与交流感。


“活”的反面是“平庸”


寿山石雕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活”的对立面并非是“死”,而是平庸。

对于生而有灵的寿山石而言,艺术创作应该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的退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4/dbe5c7ccc207269d4d00ac58ea98adb1.jpg

  《鹿竹长春》章

若是不顾石材本身的特色,乏味地生搬硬套,只会辜负了石头的灵气,留下暴殄天物的遗憾。

当石头的气质和创作之间完美契合之时,作品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生来如此”的宿命之感。

若是见到这样巧夺天的作品,那么石头,就活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