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雅昌指数 | 月度(2022年7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策展人:何桂彦“踪迹与在场”——当代艺术邀请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凸显艺术家“个案”的艺术史价值
2022年7月4日,“踪迹与在场”——当代艺术邀请展在重庆悦来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何桂彦担任策展人。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踪迹与在场”,“踪迹”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应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捍卫自己的艺术立场。“在场”简要地说,就是艺术家始终要与现实、与时代、与本土的文化对话,在创作中有问题意识,用独特的艺术观念与视觉智慧来回应这个时代的文化现实与精神诉求。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当下,就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说,呈现出的是一种个人化、碎片化的状态。艺术家的“个人立场”、“个人经验”与个人化的工作方式开始变得十分重要。“个案”的价值也开始凸显,甚至会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与书写。
展览现场:微个展呈现艺术家“个案”的独特性
此次展览在呈现上面,便遵循“个案”的方式,每位艺术家都有独立的空间,整场展览既是群展,也是十位艺术家的十个个展,参展艺术家展出的作品,既有旧作也有新作,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踪迹和最新的实践思考。
郭晋《彼岸》尺寸可变 装置 2022年
杨千展览现场
比如《彼岸》系列,是艺术家郭晋(郭晋艺术百科 郭晋艺术指数 )最新创作的装置作品。作品中的一些媒介是儿童的玩具,每个人小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想,但长大之后能有多少可以实现?展览现场,在昏暗的房间内仅几束圆形灯光投射在作品之上,将观众置于几乎是上帝的视角去感受人类那种折翼的壮丽和力量。艺术家杨千(杨千艺术百科 杨千艺术指数 杨千艺术号)呈现了自己最新创作的装置绘画“异度”和“内视”两个系列作品,是对此前关于生命与基因相关作品的延续,其来源于他之前在生命科学实验室对细胞图的参观,进而诞生了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圆形抽象绘画。
策展人:彭锋 切磋——当代艺术邀请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可琢磨性
2022年7月5日,“切磋——当代艺术邀请展”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彭锋担任策展人。
隋建国《手迹》系列之《星座52#》
李鸿韦《碎片系列--Dan1》
“切磋”源自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一种包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方法论。在观念艺术之后的当代艺术中,出现了一种较为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丢弃了艺术在肉体上的辛勤劳作,这种艺术当然也可以引起我们一时的震撼,但它可能不会耐人寻味。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艺术欣赏者来说,这种艺术可能只能让人好奇,但后面的味道不太足。中国文化特别注重“后面”的韵味和意味,参展八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可贵的可琢磨性。因此,过这次展览,来揭示与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这股潮流。
展览现场:坚持是一种力量
废物就一定毫无用处吗?枯树就不能逢春吗?胖瘦美丑是社会定义的吗?向日葵永不凋零吗?陶瓷做成器皿才有价值吗?
牟柏岩《晴》
范勃《寓言》
来到展览现场便会有答案,许江的画葵,隋建国的捏泥,张方白的鹰,吴松的酒瓶,范勃对感官与知觉的考察,余旭鸿的钩古山水,牟柏岩的胖子,李鸿韦的陶瓷碎片与不锈钢,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那种近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策展人:崔灿灿 袁运生的历程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袁运生对中国艺术变革的巨大贡献
2022年7月5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艺术家袁运生(袁运生艺术百科 袁运生艺术指数 袁运生艺术号)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回顾展“袁运生的历程”,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贯穿袁运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艺术历程,时间跨度长达70年之久。展览由《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创作的这段往事开始,讲述袁运生壁画中的艺术语言和精神世界。袁运生在个体生命、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中获取灵感和力量,为中国壁画运动的复兴,创造了一个环绕艺术与民族的神话。壁画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与西斯廷教堂之间的象征关系,彼此所激发的能量,也成为整场展览的轴线和中心。通过两百多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和丰富的档案文献,重现袁运生对20世纪后半叶中国艺术变革的巨大贡献和卓越才华。
展览现场:触达历史的现场 感受艺术的魅力
展览现场
作为一场时间跨度70年之久的展览,观众进入展厅之后可以从艺术家作品的演变中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尤其是机场壁画的呈现,观众可以重温那段历史;同时,龙美术馆高挑的展厅,配上艺术家尺幅巨大的壁画,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还有“重返敦煌”单元,所营造的精神和信仰空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敦煌莫高窟之中,不管是视觉享受,还是艺术家本身的故事以及创作的历程,所传递出的艺术能量,需要观众置身现场才能感受得到。
策展人:张离、黄彦娜 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回溯艺术家的“上海时光”
2022年7月9日,“王兴伟(王兴伟艺术百科 王兴伟艺术指数 王兴伟艺术号)在上海 2002-2008”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张离、黄彦娜担任策展人。
王兴伟在工作室创作《无题(大收旧电脑)》,2007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展览现场
20年前的某个炎热夏日,艺术家王兴伟和家人一起,从东北的海城搬来了上海,从此展开了一段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的奇妙之旅。20年后的2022年,也是在一个夏日,举办此次展览,回溯艺术家的那一段“上海时光”。展览探索王兴伟上海期间创作的逾四十件绘画作品,同时,曾经并肩作战的艺术家好友们也带来了三十余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作品。在彼此的并置与观照之间,展览将带领观者重访王兴伟在上海生活的那些年里,那个刚刚跨入新世纪的艺术现场,体验特属于那个时代生猛而新鲜的创作激情,从而重新观察并梳理当代艺术在上海的发展脉络,由此折射出对当下及未来的思虑。
展览现场:在艺术中体验艺术家的“上海时光”
王兴伟“瓦楞板”系列
“过继”系列
“大划船”系列,“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览基本以绘画为主,观看起来并不复杂,作品的内容也很容易理解,可以感受到艺术家与上海方方面面的联系。作品以不同的主题和板块区分开来,比如在第一单元,可以看到艺术家作品和上海的艺术家的作品一一对照陈列,可以看到彼此之间的关联;第二单元可以看到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以及艺术家的反思;第三单元呈现了艺术家仿冒丁乙的“十示”而创作的作品和一组“过继”系列的作品为引子,汇集了上海抽象绘画的一些代表性画家。接下来是艺术家创作的“大划船”系列作品,艺术家首次放弃了一贯的写实画风,作品带有明显的漫画风格。艺术家创作的纯风景类作品,大部分是画在瓦楞板上。最后呈现的是艺术家位于莫干山路50号的工作室场景。
策展人:蓝庆伟 别性别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跳出“性别”的观看思维 关注艺术家多元创作视角
2022年7月16日,“别性别”在成都森的·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蓝庆伟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此展览以“去性别化”为主旨,是对以“性别”为策划和研究主导的女性艺术展览模式的打破。通过集结17位来自中国当代艺术较为活跃的城市的艺术家及其创作,展览试图引导观众跳出“性别”的观看思维,从而关注艺术家基于地域、媒材与人生际遇等展开的多元创作视角。
展览现场:艺术没有性别之分
进入到展览现场,如果不说参展艺术家全都是女性艺术家的话,仅从作品很难看出这一点,参展作品涉及时间与人生、地理与故乡、经典作为素材、科技作为语言、绘画装置化等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创作视角,多样、精彩且独特。
展览现场
比如章燕紫《她的二十四章节》关于时间与生命,熊文韵抽象的箭头,陈曦作品中的现实、个体与世界,吕康佑作品中的心理学,邓筱作品中的科幻与神秘......更为重要的是,展览对于“性别”问题的呈现和讨论,对于观众对某种固有思维、称谓惯性的破除,有非常好的启发意义。
策展人:鲁虹 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艺术家独特的艺术面貌
2022年7月16日,“人间仙境——方力钧(方力钧艺术百科 方力钧艺术指数 方力钧艺术号)水墨”在西安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鲁虹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本展之所以命名为“人间仙境——方力钧水墨展”是源于方力钧本人多次强调:当他与亲人、老师或朋友交往或以毛笔描绘他们时,总会有着身临仙境的美妙感觉。从中,我们既能体会到这位燕赵之士的人生观,亦可体会到他的创作方法论,那就是:他常常会想办法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提炼出一些创作的观念、题材和图像来;而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他则特别喜好从夸张、揶喻的手法去转换来自于生活的启示或灵感,于是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面貌。
展览现场:看“人”
展览现场
进入到展览现场,熟悉艺术圈的观众,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众多熟悉的面孔,不了解艺术圈的观众,则可以从这些惟妙惟肖的作品中,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灵魂;方力钧通过对刻画对象头部、表情、眼神、甚至牙齿等等的夸张和刻画,我们能直观地感觉到刀刻斧劈的形体的张力,而在这种塑造的力量以外,还有人物的血肉灵魂。从方力钧的展览中能够看到人间的百态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通过一个瞬间反映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追求。
策展人:比安·斯蒂芬 张震中 希尔维·夫拉里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艺术品即是欲望的对象
2022年7月中旬,希尔维·夫拉里同名个展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法比安·斯蒂芬、张震中担任策展人,展览原计划3月份开幕,由于疫情延期至7月对公众开放。
从阿那亚艺术中心向外看
《更快!更大!更强!》FASTER! BIGGER! BETTER!,独版霓虹灯 装置 122 x 4000 cm 2022
艺术品即是欲望的对象。这是此次展览的独特性所在,就像零售业所遵循的吸引力法则一样,在每间展厅内组合的作品共同构成了一种美学上的连贯性,它们从视觉上引诱观众。策展人认为,艺术机构作为展示空间,就像是艺术世界中物品和资本流动、交易的“橱窗”。因此,夫拉里因地制宜的创作手法,也常常被解读为对机构和体制的批判,尤其当我们想到阿那亚艺术中心如今所坐落其中的建筑,最初正是为买手店和概念商店所设计的。
展览现场:像逛“商场”一样看展
策展人在展览的策划中,以买手店的逻辑布展,因此整个阿那亚艺术中心打开了所有封闭的窗户,让室内与室外空间链接、通透,也让周围社区的居民可以看到室内的作品。在作品呈现上以作品之间的视觉感受来组合。
《在卡尔安德烈上行走》彩色影像(截屏) Video, color 24:20 min. 1997
《玫珂菲清晰无痕腮红》 154.5x 192 x 10cm 2019
《Ô》独版霓虹灯 160x 134x 10.2 cm 2022
观众进入到展厅,有时候可能会恍惚,置身于奢侈品商场之中,消费的元素充斥在展览的各个角落。展览从艺术中心地下展厅开始,这个内部结构如螺旋塔楼的建筑,地下与顶层通透的露天中庭,形成圆形的剧场环境。巨大的主墙面上,由巨大的霓虹灯管构成文字“FASTER! BIGGER! BETTER!”。进入一层展厅,会看到接近展厅窗户的位置有一块放着一排女性高跟鞋的地毯,如果从外面向内看,你会认为是一家奢侈品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此外,在展览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标志性的“彩妆盘”系列作品,二层展厅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与汽车、公路的文化有关联。展览中还可以看到霓虹灯装置 《Ô》(2022年), 其标题与形状来自于兰蔻公司于1969年推出的一款同名香水。
策展人: 张尕 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索后疫情时代中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2022年7月21日,“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当代艺术展在南京德基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张尕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疫情为全球造成诸多困境,却从另一个层面上激发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艺术作为先锋的艺术形式,是近十年间国际探讨的焦点方向。此次展览展示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家最新创作中的多元、多重世界,思考、探索后疫情时代中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
展览现场:在不同的“世界”中穿越
《东方运动》Easternsports,亚历克斯·达·科特Alex Da Corte,杰森·姆森Jayson Musson,四声道色彩有声视频,四面独立视频墙,霓虹灯、地毯、乙烯基复合地板、金属折叠椅、橘子道具、橘子香氛、香味扩散器,2014,©图片由艺术家亚历克斯·达·科特,杰森·姆森与萨迪·科尔斯画廊(伦敦)提供
《器世界大冒险》The Great Adventure of Material World,陆扬LU Yang,电子游戏,尺寸可变,2019,游戏程序由meta objects支持,音乐由游戏音乐制作人2080制作,©图片由艺术家陆扬提供
策展人营造了众多的世界,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多元宇宙一样,观众来到现场,可以在不同的世界中来回穿越。比如这些世界介于怵然心悸的陷阱(张培力作品)和虚幻的旅程(雅克布·库兹克·斯泰恩森作品)之间。流连于古老的神秘寓言(周啸虎作品)与都市故事(亚历克斯·达·科特和杰森·姆森作品)的平淡之中。痴迷地看日落的阿凡达可能会羡慕只有恋人在真人世界才能分享的亲密(林科作品)。这里有疯狂的游戏世界(陆扬作品),还有人类和苍蝇之间异想天开的变形记(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米尼奥诺作品)。
策展人: 毕昕、曹佳敏、张尕 缠绕:生物/媒介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重新思考生物媒介的概念
2022年7月30日,“缠绕:生物/媒介”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毕昕、曹佳敏、张尕担任策展人。
展览现场
展览“缠绕:生物/媒介”通过重新思考生物媒介的概念来进一步探索这一情况。所有实体都处于不断把握和适应不可预测的熵宇宙的过程之中,自然的波动、演化和可编译的物质性也反映在信息、程序和代码的组织和执行中。而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独特的视角去探讨人工智能、电子学、算法和信息学中的亲生物特性,“缠绕:生物/媒介”既是对这种视角的思考和行动。
展览现场:展览也会“生长”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展览,展览分为四个章节,作品会在展览的四个章节中逐步揭开面纱。目前展示的第一章节"转码"(Transcoding)探讨了无机物中体现出的智慧和生命节奏(曹舒怡),意识的可塑性和技术迭代之间的反馈回路(安妮·刘),以及各物种之间的流动性、协作和能量流动(阿纳斯塔西娅·瑞娜 & 黄丹蕾 & 梅雷迪思·宾尼特 & 乔治娜·诺兰 & 胡一玫)。本章不仅探讨了情感、感知和主观性是否可以被产生和塑造于代码、设备和实验室之间,还以生物为中心的设计角度描绘了人类和非人类实体之间的未来连接,并呼吁建立一个将互惠的美学与行星思维纳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更为开放的智能机器生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