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9-20 14:45
2022年9月12日,李琳琳的个展《守护者》在爱慕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黄梅担任策展人,是李琳琳在美术馆举办的第一次个人展览。
策展人黄梅在策展前言中讲到:“本次展览琳琳使用了女性的内衣作为主要装置材料,以她独特的个人视角为观者阐述了一种有关于女性成长与蜕变的体悟。”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在展览开幕式前,首先举行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主持,此外还邀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所主任王端廷,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段君,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艾蕾尔,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共同参与。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虽未到场,但特意写下评论信件,并由孙大可代读。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
贾方舟首先发言,他讲到:90后艺术家在当代中国、当代艺术当中是一个最新的群体,李琳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她们的创作,思路更加开阔,更具有开拓性;同时,他们走出性别,不再关注性别问题,而是关注更大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社会变化中体制、结构问题等等,这代女性艺术家的眼界更加拓展,在不同层面上展开她们的艺术劳动。
我们可以集中从李琳琳的个展中看到更多和她自身、和生命、和死亡和神奇个体的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经验。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所主任王端廷
王端廷谈到,李琳琳是90后艺术家,她的艺术具有90后艺术的共同特点,也有她个人独特风格,他把李琳琳的艺术称作后观念主义。王端廷觉得以李琳琳为代表的中国90后艺术家标志着中国观念艺术的成熟。他们能够熟练、自由的运用观念艺术手法,比如装置,能够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
最近几年,我们处在一种焦虑、恐慌之中,李琳琳希望通过展览来抚慰我们的身心,展览是她作为女性成长的自传,同时也把所有人都当作她的孩子一样,来创造空间,让人们在这里获得短暂的放松、愉悦。她十分恰当的把美术馆给她提供的条件、材料和空间,与展览主题结合在一起,整个展览就是一件作品,展览结束,作品就消失了,所以她的作品是纯粹的非商业性的。
王端廷还谈到,李琳琳这代人的眼界更开阔,表达更自由、更放松,没有太多束缚,更多是从个人体验出发,当然个人体验也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这些年,她的作品关注环境、生态、人类命运,都能灵活的进行表达,她不重复自己,这种探索精神难能可贵,这种创造力令人钦佩。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卫
关于李琳琳的创作,杨卫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第一,李琳琳的作品非常大气。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加私密性一些,但琳琳走出了私密性,她把私密性和公共性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这是她作品的整体特征。
第二,她的信心,她创作的面比较开阔。这种开阔跟她大气相互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她的作品很大气,但又有很细腻的东西,这是她作品的特点。
第三,她的作品跟我们今天生存背景相关联,一方面表明她是非常敏感的艺术家,另外一方面,她是积极参与现实的艺术家。
在他看来,李琳琳作品的大,作品的细腻或者介入性,都使我们改变了原有女性的一种看法。李琳琳是位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尤其是在90后年轻一代女性艺术家里面,是具有代表性的。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吴洪亮谈到,李琳琳创作的状态非常的自如,尤其是装置艺术,非常的自主和熟练。
他还谈到,李琳琳是学空间设计的,这点非常有意思。如今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材料、空间、传播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也是李琳琳在本次展览中所体现出的优势。她把空间、品牌逻辑、女性力量全部都在这个展览中得到呈现。
他建议,李琳琳的创作可以做的更具有张力和震撼性。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段君
段君讲到,李琳琳是一个很细腻,同时又很勤奋的人。她是最具有特点或者风格化的90后艺术家之一,她的工作室堆满了各种材料,工作室不再是她产出作品的地方,是她存放材料和揣摩材料的地方,我相信她能够有更多作品出来。
她把当代艺术家关注的痛苦或者灰暗、晦暗的部分浪漫化了,在一个大的、很闪亮的材料之中有很细微的一些痛苦,我个人不喜欢直接表达苦难的作品,那太浅薄了。李琳琳将痛苦的部分浪漫化了,体现了艺术家应有的创造力。
中国当代装置艺术最出色的装置艺术语言,要么极简,要么极繁。李琳琳采取了极繁特点,李琳琳这里极繁的语言,我觉得是一种真实性,她不回避女性艺术家的身份,导致她创作材料比较繁,说明她创作的自由度,这是她很强的特点。
他还谈到,李琳琳作品中寓意性直白感过强,希望她在今后的创作中尽可能削弱这种象征的直白性。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艾蕾尔
艾蕾尔谈到,年轻一代兴起之后,对于女性主义,很多年轻的女性艺术家不是从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也并没有从女性主义的理论出发进行梳理,更多从个人角度,就是自身的经验、记忆、身体的角度进行观念化处理,李琳琳的作品没有特别明确的关于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话题,从一种自然角度出发,一切都可用,一切都是自然精神的体现,一切属于自然的、宇宙的,可以拿过来的材料,她都可以转化成精神的想象世界,这当中,包含了她个人从小到大成长经验、体验,还有一些幻想,她的作品给人一种特别的直接感。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赵炎
赵炎表示,展厅中我看到有几个“机器人”在拥抱,让我从整个温馨的主题中触摸到了社会中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可能是在亲吻、拥抱,但是通过一种数字化、技术化、虚拟化的方式,这是否是如今技术对身体的改造呢?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未到场,书面发言,由孙大可代读
朱青生(由孙大可代发言)讲到,李琳琳新的作品对现实关照愈加变得成熟和丰富起来,不仅是题材和关注的目标变得更加宽广,题材更加精心地扩展到不同社会阶层及其生活,而且还表现在每一件作品整体和局部的建造上。作品似乎还是来自产品(用品和工具),当对产品本来具有的“使用的意义”进行否定和超越以后,生成了意义解释空间,而这个解释空间由于观者的不同,引发和激励观者进一步地创造和突破,而这种解释依然围绕着李琳琳对于“她的艺术”的一种整体性理解和深刻的人文关怀的独特眼光。形式上更加趋于精致,内在的观念趋于融贯,我们在坪山美术馆当时看到的作品的生涩,而今将会在爱慕美术馆看到作品的成熟。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
邵亦杨最后谈到,个人旺盛的生命力本身就是生产力,这一点很重要。能把艺术家自身的欲望、个体的精神表现出来,是特别难得的。社会对女性和男性有种种规训,教我们如何行为处事,李琳琳用她的生命力可以打破这这规训,我觉得是很宝贵的。
开幕式嘉宾合影
研讨会结束之后举行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艾蕾儿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陈曦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陈曦出席开幕式并首先致辞,她讲到,这个展览和李琳琳以前的展览很不一样,打造的像游乐园一样——没有愤怒、充满了欢愉,这可能是她做母亲之后的一种变化,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展览好像在说,即使世道艰难,我们也要相互守护,希望女性都是美丽的、勇敢的、自由的,努力做自己。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震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震讲到,琳琳是我所在的学院的本科生,所以我一直很关注她的作品和成长。这么多年来,她身上有一点没有改变——她一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表达什么,一直知道自己作为艺术家该用什么方式跟世界对话和交流。
当代艺术家马可鲁致辞
当代艺术家马可鲁谈到,李琳琳是一个特别狠的艺术家,我从一个男性的角度,感受非常强烈,不是用言辞能够描述出来的。《守护者》非常好,这次展览和以前的反差很巨大,很有想法。
新媒体数字艺术家田晓磊致辞
新媒体数字艺术家田晓磊讲到,自己和李琳琳好几次的接触都是在展览上,她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产的时候,还在拼命工作、挺个大肚子布展,她说“我不想闲下来,就想做这个”。她做的东西都很大、很猛,是很多男性都完不成的工作量。她的外表看起来非常温柔,其实内心很有力量、很有想法。
悦·美术馆副馆长成蹊致辞
悦·美术馆副馆长成蹊讲到,每个艺术家成功是很偶然的,有各种因素、各种原因。对李琳琳而言,他看到了很可贵、不功利的一点——这件事情是我想要做的,就要把它做好,尽全力把它做了。这其实也是艺术家应该考虑的事情,至于是否成功,就看外在的机缘了。
爱慕美术馆馆长周宇致辞
开幕式中,爱慕美术馆馆长周宇代表主办方进行了发言,她说,爱慕美术馆希望能够通过支持年轻艺术家和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借由这种关于“美”的创造性体验传递出一种美感、一股力量、一种由女性价值和自我关怀构成的新美学。这也和李琳琳这次创作的作品不谋而合。
艺术家李琳琳致辞
艺术家李琳琳特别感谢了到场嘉宾,她说:“我特别紧张,这次也是毕业以来第一个美术馆的个展。感谢爱慕美术馆为我提供了场地和产品支持,这次展览是根据爱慕这个特定空间来设计制作的。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徐翔宇帮助我做了空间设计,感恩各位老师的到来。”
设计师徐翔宇致辞
设计师徐翔宇最后致辞,他讲到自己是李琳琳的同学,这次是受她的邀请,帮助她做一些空间学上的设计,也非常感谢同学对自己这么信任,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李琳琳一直都带着特别高的创作热情和激情,非常不容易。所以看到她的作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也是比较高兴的事情。最后他也非常衷心祝贺李琳琳这次个展顺利开幕。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15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