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答《中国书法网》记者问

  时间:2007年10月

  地点:北京朱培尔工作室

  中国书法网:先生刚从第九届国展评审现场回来,有何新鲜的见闻,对今年作品有什么印象?

  朱培尔:这次活动,我是新闻团的成员之一,是个旁观者。参加这团也是以书协的名义,没有去尽到杂志记者的宣传报道义务,总的说来还是联络方面做得多些吧,现场也严格,与从前无论做评委还是做记者的几届大展比较起来,该是我关注程度最低的一次。说到印象,今年展览的作品数量很大,艺术上突破却不明显,很少有分量、让人眼前一亮的,这一方面和时代有关,新意不太可能在短短几年中出现,另外也与投稿对象有关,功成名就的投稿比较少。而且海选的方式无论怎样操作,都有它的缺陷,现在各种展览包括全国美展情形也是类似,只着眼于一件一件的作品,很难做到与作者相联系的层次上去,而书法终究与人是不能分割的。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评委在评审时选出了认为不错的作品,一见到他的其他作品则很失望。

  中国书法网:能否同以往国展、中青展结合起来具体谈谈?

  朱培尔:这次展览同以往的最大不同,是采用了分书体评审的办法,因为头次做,还需要努力去完善。这方法的优势,一是由相对专业的书家评判相应的书体,可信度高;二是对于今后国展分门类的操作,比如分书体办展,又或者不妨在北京、南京等不同的地方分别来展示,都有启发的意义。不足之处,分到一个书体的评委只有六七人,力量感觉弱了一点,这样评选入展作品当然没问题,但对于优秀(获奖)作品的确定,一般需要有更多评委、更多认同,才容易取得相对公平的结果,这是旁观者的一点想法。其实在我个人的愿望是要提倡美术界那样的独立策展以及各种个展、联展方式,不同展览采用不同组织办法,分设不同的主题、程序,加强竞争,办出特点,似乎更好。十几年前的中青展和国展,一个面对中青年书法家,强调探索;一个偏重于有相当资历的作者,强调整体的展示。观念不同,效果更加突出。几届展览的不同还表现在,我最早参与大展的新闻工作,在六届中青展的时候,组织叫做“监督团”,后来变为“观察团”,又后来变为“新闻团”,名称就可以看出我们职责的变化。早先,记者甚至可以干预评选现场,比如有把遗漏的优秀者挑出来,弥补评委疏漏的情况,如今加强了管理规范,记者的深入程度反而降低了。

  中国书法网:批评、挑选自家作品与批评、挑选他人作品所持标准是否不同?可不可以举例讲讲。

  朱培尔:当然会有不同。一般地说,对方的“缺点”总会首先进入眼帘,所谓“缺点”包括:一是自己不喜欢的,属于风格上的选择;一是属于作品本身程度的高低。和衡量自己是不一样的,评委往往用很高的标准衡量别人,对自己可能以为和王羲之一样好,看别人的行书呢,却习惯用王羲之的标准去比。说风凉话容易,实际上人家的水平比他大概好多了,所以不能光听评委嘴上讲的。

  中国书法网:是否会看到一点新鲜劲,想到年轻人能做到这样,就加以欣赏?

  朱培尔:假使不是突然见到作品,而是了解一点作者资历之后的评审那就比较专业了。有准备的评审,选择会比较准确些。

  中国书法网:苏东坡头次看到米芾评价极高,不能说纯是出于恭维的目的,或者他真是发自内心的触动,看到新鲜的内容,很自然地就对别人降低标准,因为他知道学书的艰辛,知道书法链条断掉了,再重新接续起来这么一种费力的过程,忽然看到年轻人敢这么写,真的感到不得了。可是后来态度有所变化。

  朱培尔:我猜测,苏对于米,论感觉、论灵气、论变化,开始可能内心感觉不如米,但看久了之后,就看出缺点来了。越是周围的、靠近的人,越容易排斥;对后辈、没有利害关系的,倒容易多取人的长处。这态度随批评者的状态、当时的环境也有不同。

  中国书法网:同代相轻是很自然的。

  朱培尔:有评委认为就要看名字,有人不赞成,以为存在私情。其实效果总是双面的。我以为结合人来评审好一点。例如一作品,学诸遂良能得90分,大家都欣赏,但事先了解另一作者,知道他创造的艰难,可能他的作品风格没有到完全成熟,只有70分,但综合考虑起来,不妨给他以较高的位置,这也有合理性。批评的心理其实非常复杂,艺术选择没有绝对正确。譬如展览,到评选获奖作品的层次,一般是对风格的选择了,而绝非绝对的水平的差异所能决定的。

  中国书法网:有没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为人所称赞,而自以为得意的作品却受冷落的尴尬经历?

  朱培尔: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曲高和寡往往是客观的存在。一幅山水画境界再高,如果苍茫、寂凉、空灵,到边远农村肯定走不通。反过来,画故事画,语言丰富的,题意大家都能理解的,就容易受欢迎。艺术家对于各方面都要考虑。纯为自己而画画,除非有很高的境界,如八大那样。

  中国书法网:您最满意的,或者说最有意思的作品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来?

  朱培尔:不太经意的、自然的、今天无所谓画不画的状态,最容易出来好作品。先定题目,按要求去做,可以宏大、饱满,但往往缺少人性最本真的东西,就很难满意。刻意的画,一般受过专业训练的都能做,但那只是操作,不是真的艺术。好作品要能把美好的瞬间固定,是人家表达不了的,甚至自己也难以再次表达的东西才好。书画与历史、文化的联系,应是冥冥中的呼应,是心灵层面的对话。

  中国书法网:那您是比较推崇即兴的?

  朱培尔:也不一定。很自然、本真的,未必是即兴的。今天谈高兴了来涂两下,即兴是即兴了,但档次很低。这也是我为什么反感现在的笔会的理由。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即兴的,然而绝非简单亢奋的结果。宋人的画有些看起来刻意,实际则不然,这是因为他们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又是很本真的流露。

  中国书法网:文学历来有即兴的,也有赋得的。有人批评说赋得的就是造作的,不好。也有人反驳说,凭什么说它就是不自然的,你自己驾御语言的能力不够。你是怎样看这些问题的?

  朱培尔:文章写实,但又不局限在简单的写实。老杜的诗止于实景描写那就不是“诗圣”了,它更多地包含有兴叹的成分,一叹再叹,成为经典,为什么?学书法,就得从和古人对话开始。作为对象的法帖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媒介,关键看你怎么描写。能够在描绘具体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内心深处的不可言说的感受,就不简单。

  中国书法网:有人说书法主要表现一个人的功力和才气,表现感情则很牵强,您如何看?

  朱培尔:书法不像绘画那样可以言说一个内容、一个主题。书法到了比较高的境界,应当和音乐有点类似,不可能有很实在的话语,感情也不是表层的感情。光有技巧或才气似乎也不够。书法应表现内心深处的本真的状态,不然笔迹鉴定就失却依据了。书法又不能如绘画一样反复,只能一次完成,其中充满偶然性,但书家又能把它变成必然!书法创作的过程更多的是心灵的反映与偶然效应的捕捉,因此绝不仅是靠才气有意识去做就行了的。

  中国书法网:主张篆刻成为独立一门吗?

  朱培尔:不主张。篆刻一次大展就两千多件作品,参与的人少,能欣赏的更少。不如做书法中的一类型,篆刻家与书法家相互生发,篆刻与书法相互辉映,肯定有好处的。

  中国书法网:这与印章的实用性有关么?

  朱培尔:无论考虑艺术本身,还是考虑受众和应用范围,都没有必要强调篆刻的独立。好比一个有理智的政治家,不会单纯强调民族的独立。一个民族本来人数就小,国土资源什么也都缺乏,独立就没有实在的意义,最后的好处就归于那个一把手,老百姓还要受限制,有什么好。独立不独立,更多要看到底是怎样的艺术,如果能像电影那样,一本杂志几百万读者,一部片子几千万观众,那独立是正常的。篆刻参与的人这么少,实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还不如保持现在的状态,反可以争取自己更多的权利。

  中国书法网:有人说您的印面初看觉“碎”,实际却能“整”。请问您怎样处理形式上的“碎”与“整”、“繁”与“简”?

  朱培尔:一般说印面有工整的、粗放的,也有二者按照不同比例相互调合的。工整的一路,需要强调线条的完整;粗放的一路,有时在断续中也许更觉线条的完整,苍茫中更见整体的浑融。细碎部分处理得好,可以形成合力,它把形似不规整的线条自然地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与书法当中的飞白、涨墨等等,都可作如是观。

  中国书法网:怎么做呢?

  朱培尔:根据笔画的运动趋势,它有向里收缩的,也有向外爆发的。利用残破可以造出一种相反的趋势,取得平衡的效果,使整体的变化更完整更丰富。当然它不是胡乱的“碎”,要随意而又到位,这需要经验和即兴的把握。说到肖形印,它和石刻造像还不一样,印章必须有印章的感觉,需要从具体形象到金石气的特别转化,要削减象来增加意。适当的残破往往有奇效。来楚生的肖形印,要是没有残破,就不好看了。

作者:朱培尔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