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王璐
相关资料由龙美术馆提供
施拉泽·赫什阿里作品细节
千万不要通过任何电子设备隔空看施拉泽·赫什阿里的作品,包括这篇文章里的图片。它能传达的信息太少了,甚至你可能只会留下“哦,女性艺术家”的片面认知。
“根茎”施拉泽·赫什阿里于中国内地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现场,龙美术馆,2023
施拉泽·赫什阿里作品细节
一定要去现场。与作品相隔3米,是一片浩瀚宇宙的黑洞现象;相隔1米,一层带着钩的牢固渔网将所有一网打尽,但似乎又像被覆盖了某种电磁波;弯腰相隔0.5米,这些纹理类似细胞在不断分裂编织了一个神经枢纽,仿佛还能看到它们仍在不断生长。
施拉泽.赫什阿里
被一群观众围着的施拉泽·赫什阿里会分享她的经历,她感兴趣的事情,她的感悟,但她不去定义作品,而是用开放式的话题希望观众以自己的情绪来感受画面,鼓励大家“is open,don’t closed”。
观众可以从任何角度观看她的作品,画面中的所有线条没有主次层级之分。就像树的根茎,根知道水和养分在哪里,它便向哪里生长,每个根茎是平等、平衡共处的状态。反观人类社会,其实从火星看地球,任何东西都联系在一起,所以施拉泽·赫什阿里更敬畏自然法则。
但其实观看她作品的最正确打开方式,是从上往下的俯瞰视角,这样才能看到整体画面的联系。简单理解就像天上飞翔的鸟,脱离人的平行视觉,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和差异。
“根茎”施拉泽·赫什阿里于中国内地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现场,龙美术馆,2023
3月5日起,龙美术馆(西岸馆)内亮相的施拉泽·赫什阿里中国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以“根茎”为主题,汇集了赫什阿里近期大幅绘画新作、组合式雕塑及一件大型沉浸式声音影像装置,它们探索哲学、宇宙、地理、物理及信仰......
2020年,施拉泽·赫什阿里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品,力量很强大,打动了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于是王薇收藏了其几件作品,便是本次美术馆大展举办的契机。
我没有生产图像,是在做地图
根茎”施拉泽·赫什阿里于中国内地首次大型美术馆个展现场,龙美术馆,2023
施拉泽·赫什阿里提及自己的创作思维时,抛出一个绕口的问题“去思考生命or用生命去思考”,她的创作出发点是后者。“当我们去思考生命时是站在自己生命的外部。但我们用生命去思考是以生命内部为出发点,会有无限地可能性、无限地道路和路径供选择,非常有力量。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也是视角的区别”,施拉泽·赫什阿里说到。
在“用生命去思考”的过程中,她通过实践持续积蓄力量,研究生物学、物理学、宇宙学等领域知识,她想知道自己是谁,在地球上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出生,为什么来到此时此刻,向内挖掘最本质的自我。
当她计划将思考过程公布出来,却意识到需要去开创一种独一无二的语言。于是,她将作品与自身合二为一,“作品是其身体、灵魂和气息创作的,自身处于作品当中,而非作品之外。”
动图:施拉泽.赫什阿里作品画面符号
不管是她的绘画还是雕塑,看过展览的人对作品里的符号尤为感兴趣,包括面纱、薄膜、迷雾还有蜿蜒的水波纹。早前,施拉泽·赫什阿里研究指纹形成时发现,每个人在母亲子宫中时,都处于水的环境中,水会在皮肤上留下图案,“在我们第一次呼吸这个世界之前,母亲对子宫的时间记忆就已经烙印在我们身上。”
蜿蜒的水波纹是她作品的核心,甚至是其艺术生涯的核心,但是这并不是施拉泽·赫什阿里有意为之,“我是一个绘图者,我没有产生图片,而是在做地图。”水波纹既是她获得画面自由的方式,也是释放“原始的力量”的宣泄口。在她作品中蜿蜒线条是探索宇宙内部东西的痕迹,通过地图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十分耗时,这也是她需要3年时间筹备龙美术馆个展的原因之一。创作时,她先将颜料泼洒在画布上,任其肆意流动,留下沉积物和各种形状,再添加层层叠叠的刻印。施拉泽·赫什阿里在整个过程中让自有意识引导绘画动作,突出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内在交流,而并不是智慧层面的表达。像《大地之歌》中3个运动中的形象,好似用水中升起并逐渐跨腾飞,动作快得留下了残影,施拉泽.赫什阿里以此来说明“生命能够让地球变得更有活力”。
施拉泽·赫什阿里《气息》2003/2013
四频道影像
外部结构:500 x 560 x 430 cm
©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动图:《气息》局部,龙美术馆现场
万物的生命力都来自于呼吸,在呼吸上获得生命本源的力量,就是施拉泽·赫什阿里所理解的“原始的力量”。现场纯黑空间的《气息》装置中,耳边听着喃喃低语的祈祷声,看着变化的闪光点,整个人的呼吸也不自觉跟随节奏律动,深陷宇宙维度里。
施拉泽·赫什阿里觉得去创造边界、领土都是人为制造,与人类的节奏没有直接联系。当我们站在作品面前时,实际是体会人类的节奏,寻找其中的和谐平衡。
施拉泽·赫什阿里
大地之歌
2021
白色 Aquacryl 颜料、色粉、铅笔、铝板
190x400x5cm
©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施拉泽·赫什阿里
大图景
2020
黑色 Aquacryl 颜料、色粉、铅笔、铝板
190 x 190 x 5.5 cm
©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施拉泽·赫什阿里
合子
2022
黑色 Aquacryl 颜料、色粉、铅笔、铝板
190 x 400 x 5 cm
©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将作品局部放至最大,那些类似细胞网的符号是施拉泽·赫什阿里对生命的解读,以此对各种不同的感知模式进行视觉化的表现。
现场以建筑结构呈现有机形态的玻璃及铝制雕塑,就有从细胞层面描绘生命生长、由九部分组成的《漩涡》(2022),以及呈水晶质感的螺旋塔《心灵》(2022)。近期绘画包括描绘深红内部世界的《合子》(2022年),和多幅有如刻画浩瀚宇宙的绿、蓝色调作品——从藻类、血液到空气、流水,施拉泽.赫什阿里用色彩模拟自然界生长的原始力量。
施拉泽·赫什阿里《步出黑暗》2022
黑色 Aquacryl 颜料、色粉、铅笔、铝板
190 x 190 x 5 cm
© 施拉泽·赫什阿里,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施拉泽·赫什阿里常说“我说什么不重要,需要自身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散发着的能量来自于我们的精神,不是我们思维”。所以,现在读懂施拉泽·赫什阿里的第一步,就是趁着阳光正好去龙美术馆,沉浸式感受作品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5月7日。
关于艺术家
施拉泽·赫什阿里
1955年出生于伊朗设拉子,并于当地大学就读。1974年,赫什阿里前往英国伦敦,获得切尔西艺术学院艺术学士学位(1979),目前她在伦敦工作和生活。
她的个展包括:里森画廊,伦敦,英国(2021);里森画廊,上海,中国(2020);里森画廊,纽约,美国(2017);泰勒印刷研究所,新加坡(2016);道格拉斯·海德美术馆,都柏林,爱尔兰(2007);泰特美术馆利物浦分馆,英国(2003);大英博物馆伊斯兰展厅,伦敦,英国(1997);玛加辛国立当代艺术中心,格勒诺布尔,法国(1995);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州,美国(1994);卡姆登艺术中心,伦敦,英国(1993);拉特美术馆,日内瓦,瑞士(1988)。2013年,她在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推出平行展《气息》。
施拉泽·赫什阿里的近期群展包括:莱斯大学穆迪艺术中心,休斯顿,德克萨斯州,美国(2021);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与蓬皮杜艺术中心,阿布扎比,阿联酋(2021);索尔兹伯里大教堂,英国(2020);耶稣学院,剑桥,英国(2017);阿尔比兹尼宫殿基金会布里收藏中心,卡斯泰洛城,佩鲁贾,意大利(2016);及密歇根大学博物馆,安娜堡,密歇根州,美国(2014)。
自1980年代起,她的作品被广泛收录在大型群展之中,其中包括:代顿艺术学院,俄亥俄州,美国(2011);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2007);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威尼斯,意大利(2002);库勒-穆勒博物馆,奥特洛,荷兰(1990);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国(1989);路易斯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弗雷登斯堡,丹麦(1986)。她参加的大型艺术双年展包括卡塔赫纳,哥伦比亚 (2014);基辅双年展,乌克兰(2012);第17届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2010);第40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1982)。
1994年,赫什阿里曾获得透纳奖提名;2022年赫什阿里获封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
作者:王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