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专访】杭春晖:新旧工笔不是价值或质量上的比较

  

  2007 人生若如初见 49x38cm 纸本设色

  雅昌艺术网:您从事工笔画创作的过程中有几次转变?

  杭春晖我的创作过程在目前看来大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还是以传统抒情的表达为主要诉求,比如2006年的《人生若如初见》,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在探索工笔画语言的现代形式美感,试图用已有的工笔形式表现当代视觉对象。第二个阶段,则是从2007年开始的,灵感是来源于2006年的《秋莺》,因为这张画里的女孩手中抱了一个玩具熊,在独立出玩具熊的形象之后,我画了一大批卡通化作品,这类作品试图通过玩具熊表达对现实世界理解,例如2008年的《阴谋》、《消失的世界》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小熊是因为图像而被大家所接受,但是我更希望能在绘画语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觉面貌,所以,大概从2009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做工笔绘画语言上的实验,这期间的作品有《伏虎涅槃》、《暗香》系列等作品,但都不太成熟。直到2010年下半年,我才步入目前的创作状态,也就是第三个阶段,通过虚化的视觉对象寻求西方造型与东方意境的结合。这个阶段主要的代表作是2010年的《先知》,这一阶段的作品在语言面貌上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视觉特点,同时,对于人物的个体精神的表现,也区别于传统人物绘画的视角选择。这一阶段,由于在绘画语言上的突破,使我目前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更为自由的领域。

  雅昌艺术网:您对待(工笔画)传统的态度是怎样的?

  杭春晖:我无法对整个绘画史的发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但是我迷恋传统工笔语言所特有的精细入微的手工感,以及它所承载的中国式审美精神,并一直试图拓展这种东方式绘画语言的表现边际。

  在我看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对“虚”与“实”的不同视角,中国的传统视觉艺术中一直暗含着“虚”这一线索,比如我们常说的意境,就是一种“象外之象”,前面的象落在对象的实处,而后者则落在整体的虚处。我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就提出这样一种对传统的观点,—— “实中务虚”其实正是我们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我的创作也正是试图在这种东方传统所特有的“实中务虚”的视觉结构中,赋予一种当下个体化的情绪表达。在诸多融合与变化的“技术”实验中,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中国式意境”。

  雅昌艺术网:您认为“新工笔”新在什么地方?您认为工笔画有“新旧”之分?

  杭春晖:“新旧”之分是对绘画现象进行理论梳理时的需要。其实对于画家而言,更多要考虑的是创作十分合适自己的心性。艺术最重要的是真诚,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仅仅为了迎合某种潮流而改变自己,最终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自然的特点。所以,新旧工笔并不是一个价值或质量上的比较,如果非要用这个概念来表述的话,我想它更多的是暗示绘画者自身的一种状态,一种更贴近现代工业文明下的视觉理解与表现。

  

  庄公克段之一 纸本设色 2011年 236x139cm

  雅昌艺术网:介绍一下近期创作的主要作品一件。

  杭春晖:今年的创作主要沿着两个线索展开,一个是关于人物与空间的,而另一个是剥离了人物存在的空间暗示。其实两个视角都是沿着一个问题展开的,那就是与政治有关的“在场与不在场”。已经完成的是一张两米多的大画,叫《王的阴谋——庄公克段之一》,这张画在延续《先知》系列作品的语言表现之外,还引入了关于人与空间的视觉逻辑的思考。一方面,《庄公克段》是中国古代一篇关于王权斗争的名篇,而画面中的人物造型又源于法国画家大卫的一幅名画《马拉之死》。在这样的画面处理中,我有意的为观者设置了一个关于人物与空间关系的理解障碍,一方面,对于古文《庄公克段》有文本经验的人会对充满西画特点的场景产生判断的困惑,而另一方面,对于有着西画视觉经验的人而言,也对对于画面中的古文书籍的出现产生疑惑,而这一切的观看感受都来源于我们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这张画更多的是在通过一种政治化的视觉暗示,探讨绘画表现的范围与边际。

作者:张译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