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苏星:漆画如人生,越磨砺越出彩

 

  漆画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门“低产”画作近年来价格直线攀升,俨然成为了国内艺术市场炙手可热的新贵。日前,记者走访广东著名漆画家苏星的工作室,一探神秘“漆途”。

  “漆画的创作工艺繁复,少则两三个月,一年半载也是常有的事情。从一层层地往上镶嵌与堆砌,再到一层层地往下打磨抛光,当中的技法丝毫不输大劳动量的体力活。”然而,在眼前仿若“车间”的画室里,苏星坦言30载“漆途”探索让自己充分享受着这一份苦中作乐。

  画到兴起时击鼓助劲

  近700平方米的工作室,苏星没有像大多数艺术家那样把心思花在营造艺术氛围上,极简的布置尤显开阔。然而,对于展示、交流、阅读和创作等空间,他极其讲究,精心打造,尤其是在针对做底胎、刻线、镶嵌、贴金、罩漆、打磨、抛光十几道漆艺工序进行的功能性区域划分上,让眼前的画室几乎与“车间”无异,只是这里出产的是无法复刻的漆画作品。

  出现在眼前的,除了《漆彩三重奏》、《亘古》、《假想的森林》系列等40多幅漆画在墙上闪烁着肌理与色彩交织的魅惑之光外,还有大鼓和木箱这两件个头不小的物件,吸引着走进苏星工作室每一个人的眼球。

  “木箱是我去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办展览时往返作品使用的,多少有点纪念意义,于是便将之循环利用充当起茶几的底座,个头不小倒很结实。”苏星笑称,另一件竖在进门处的大鼓则是从中山作坊特意定制,以便每天开工之前或是画到兴起之际可击鼓助劲添力。“从媒材的不可替代,到肌理表现的的不可复制,漆画的独特性让艺术家创作就像一段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历险。当你从自己也无控制和再现的某个细节中收获惊喜,更能咀嚼苦中作乐的美妙,这就好比人生,越磨砺越精彩。”

  自己动手研制漆画颜料

  说到与漆画结缘,还得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苏星在广州美术学院求学时,一次偶遇即为漆画材料之美及丰富肌理所吸引,后在中国当代漆画“鼻祖”蔡克振教授的引领下踏入“漆途”。

  “早在1957年,中国就出现了现代绘画艺术与传统漆艺结合的现代漆画的尝试。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现代漆画在发展之初就受到装饰风格和工艺要求的制约和影响,而不像越南漆画发展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工艺美术品的范畴,具备了很强的绘画性和艺术性。”为此,曾为生计而在商海打拼了十几年的苏星,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在“漆途”上继续探索。

  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如何把握其发展方向,至今仍是中国漆画家亟待解决的课题。从《禅意》和《树韵》的具象写实,到《春华秋梦》和《清风·蝉声·圆梦》的意象表现,再到《漆言片语》和《漆彩三重奏》的抽象符号……除了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对传统艺术形态的一种解构与重构的过程,苏星还不忘尝试去攻克漆画颜料的难调、难配、花时间的创作难题,“后来我决定自己动手研制漆画颜料,在2005年1月,管状的漆画颜料终于初步试验成功,有专家将这一研究成果誉为‘漆画史上的一大创新’”。所以,记者在工作室不仅找到长架上分门别类、调配开好的颜料,更在暗室中看到了恒温恒湿密封着的大漆等天然材料。眼下除了有近十张作品同时进行中,空闲时苏星也会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捣弄着变化无常的漆性,不同的是白大褂换成了沾满不同色彩的围裙,刻度容器换成了喝完回收的矿泉水瓶。

  苏星小资料

  年龄:49岁

  职业:漆画家

  私房地址:苏星漆画工作室(南洲路时代廊桥文化中心2楼)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