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易 英 《精 神 与 形 式 的 感 召》
王中的雕塑创作有一段不平常的历程,他从学院主义走到现实主义,再从现实主义走到今天的阶段,对于他当前的创作我们很难用一种定义性的风格来概括,因为他不仅走出了学院主义,同时也走出了现代主义。王中的艺术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他既不是主动地追求某种既定的风格和样式,也不是为了顺应某种思潮和流派,而是在作为社会实践的艺术活动中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而导致自身艺术的发展。因此,他的作品虽然具有强烈的形式感,但渗透在其中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意识却是对形式的超越。
王中的作品熟悉的运用现代雕塑的语言表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主题,这不仅在他的艺术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一个范例。
……王中实现了两种抽象,一是主题的抽象,一是形式的抽象,而两种抽象都同时指示着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形式不是孤立地存在,隐喻的象征与现代雕塑语言,结构、空间、材料等融为一体,使形式同时成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充满想象力的构思与深刻的现实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形式具有了生命,也实现了精神对形式的超越。
冯博一 《思索生存的实在》
没有人会怀疑艺术创作与个人的生存实在之间的密切关系,所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都希望通过个人的话语方式来穿透生活的表象,在丰富的想象和智性的表现中,以体悟的方式表达创作主体对存在境域的思索与追问。但是对于人类生存实在深处的种种发现与表达,在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表现形式与技巧的问题,而是艺术家内在修养,思考能力及对生存现状敏锐程度的直接折射。在我看来,王中的雕塑创作比较恰当充分地体现了这点
……纵观王中的雕塑艺术,从表现现代都市普通人生存之尴尬和困境,到“还原”那历史浮尘下人类的共同境遇,以及对雕塑形式语言的提升,已经触及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存实在的主题,这主题又带有现代主义艺术的深刻底蕴,并以此来抗拒当代文化的支离破碎,完成对这一令人忧虑的错乱状况进行乌托邦式的改造。在横向的表现手法上,王中融合运用了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和现代主义因素;在纵向表现内容上又辐射到秩序与人性的对立,冲突等困境。这种在意味与形象上表现出的变异与变迁,在手法与内容上的独特运用,便成为王中雕塑艺术的特征,也成为目前创作中的意识情结,即凭藉着他对生存超越了历史的局限性,而执著于提升人性的孜孜追求。王中创作的始终关怀是稳定,但作为一位年轻雕塑家的实验走向,似乎指向了更大的开放。
马钦忠 《文化失序与王中的“生命质询”》
王中不想以“吵闹”惊人,也不着意于作品的“意义深度”去炫耀他的智慧表演。他以朴实平直的大众语言,以几乎是唐•吉诃德的方式复叙着一个古老的梦想和欲求:关于拯救的质询。尽然我们听不见声音,但那复数的构成和十字型的金属躯体,叙说着一个永恒期待的“时代性的丢失”。
……那种影子与符号化的人成了我们大众生活的图像世界和价值源泉。也正因此,王中以他的方式表达了关于生命终极价值与消费文化把一切都还原为大众物语的困惑与质询。他向所有人征询他的答案,他也向他自己征询答案。他知道不会有结果。
意义正在这里。
这是一个老套甚至也很陈旧的故事,但它又的确是文化失序之时的一种有几分悲凉的古典理想。拥有它,我们必须一边为生存现实搏斗,一边又给自己一种乌托邦的精神生活。我拥有自由,我于是便拥有两面性,它们都是我的必然性。生命?抑或“生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