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范姜明道的“观念•再生”当代雕塑

  “我一直劝他们的孩子继承这门手艺,”范姜先生说。中国优良的手工艺传统在当代艺术中能有一席用武之地,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观念艺术在欧美兴起以来,当代艺术的包容性和涵盖范围被大大扩展。以往艺术中的审美传统似乎被颠覆,艺术家本身的行为,艺术作品的构成过程,成为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在一个什么都可以拿来主义作为艺术品的年代,好处是总有人的作品能在你意料之外,无论他是闯荡江湖多年的一身扎实内功还是初出茅庐的一手华丽招式。不过究竟如何在艺术大潮中去伪存真,还得靠自己心底的原始律动。当我看到范姜明道先生的“再生”系列,那种内在生命的感觉让我马上感到,这就是我想看到的。

  执着与追求

  1955年生于台北的艺术家范姜明道早年却是在美国加州专攻室内设计。在获得了学士学位之后,他却不满于设计的目的性和流行性,毕竟在商业氛围内的设计行业还是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基准。

  于是范姜先生又先后攻读了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硕士和加州欧蒂斯艺术学院的艺术硕士。对艺术家于自身观念、行为的自主和控制的渴望,使得他最终成为了一位职业艺术家。

  从学习环境设计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对“空间的兴趣”。这种早期严谨的设计训练即使在今天也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出端倪。他对平面和三维空间的把握和简洁的分割,非常富有现代的设计风格。

  自然的生命溪流

  而我自己更感兴趣的,却是范姜先生作品中始终流露出的自然的生命溪流。他最早的一系列作品,都与种草有关。“我在很多地方都种过草。双年展上也种过,最早的一次就是把美术馆外的停车场都种满了草”。他将本属于生命的空间回归,释放人们内心对于绿色植物的原始情感。

  我们的生活空间已被太多生命之外的附庸所侵略占领,于是范姜明道先生将停车场置换为了绿地,将美术馆入口的阶梯置换为了绿地。这种观念现在看来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观念,但我认为在最初艺术家并未有明确的环保概念,只是将一贯被我们忽视的青草的生命体验放大给我们看。

  “艺术家的权利很大”,他可以将个人与他人的体验任意组合重构给观众去体验。后来,范姜先生也提到他做过一些装置作品如上面长满青草的脚,和长满青草的人头。“平常草都是被人踩在脚下,我就想看看如果草踩在脚上甚至长在你头上是什么样子。”生命不分贵贱,但这种常识性的观念却并非深入人心。

  范姜明道的早期雕塑

  早期范姜明道先生的作品主要是陶艺和一些大理石雕刻作品,而大家熟知的好莱坞经典爱情片《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角拉坯时,身后的作品就是范姜明道老师的杰作。

  在1999年,范姜先生来到了中国桂林,成为桂林愚自乐园的艺术总监。这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以国际空间雕塑为主题的公园。在占地八百亩的园区内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当然也有他本人的作品——数个环绕成圈的巨型中式瓷勺内他种植了大葱。

  这与青草的系列如出一辙,又借助桂林广阔山水为天然背景,更加融会贯通。不过这一时期范姜先生主要还是做策划工作,联络艺术家,为园区内的酒店的室内外空间和环境作设计。而愚自乐园内的酒店现在也已成为国内四个顶级的精品酒店之一。

  2003年,范姜明道先生来到了北京,这个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中心。正如著名策展人陆蓉之女士所说,范姜明道先生“是台湾比较早开始跨领域,由单一艺术领域向观念艺术转化的艺术家”。他也参加了月亮河当代艺术馆的首届雕塑艺术节。也许正因为在桂林的这一段经历,使得他与自然空间的接触更加紧密,艺术观念开始更加开阔,与空间的互动愈加深入。

  范姜明道的工作室

  这次我也有机会参观了范姜先生在北京的工作室,里面陈列着他目前正在进行的“再生”系列。这是一系列令我感觉独特的作品,有一些是木刻作品,一节节木桩被重新雕刻成了盆栽树的形式。一体共生的花盆上生长出错落屈伸的枝丫,却没有半点叶片。

  “我思考了两年如何让死去的木头复活,最后决定把它们雕刻成树是最好的形式”。这组雕刻作品给人的感觉很奇特,你明知那是早已没有生命的木头,但它却有树的形制,令你在木——树的概念之间转换却并不落脚在两边。

  我问道这些是选用何种木料,他答道是南方多生长的樟木,因为樟木质软而又弹性,易受刀,不像松柏那样纹路直愣,刻之易断裂。而且范姜先生将自己独特的设计感融入其中,每一树的枝干走势均不相同,各有参差,而且他说会尽量依照木材运来时的切面来安排枝干。

  还有些与众不同的作品,如花盆下长出了根系,或者树有一人形主干,在圆圆的脑袋上生长出树枝。这些都是在同一理念下艺术家的各种尝试,这种发掘和扩展也是作为职业艺术家常用的手法。同时我还见到了同一系列的油画作品,虽然有着同样的简洁风格,但是平面化以后,颜色的质感,枝丫对空间的压迫感都与三维的雕刻作品不同,非常具有现代的设计风格。

  现在为自己明年一月在北京的个展作准备的范姜先生对于这个从06年开始创作的系列显然兴趣颇佳,他工作室里还有些木雕的小抽屉,把手便是一颗小树。“木头这种材质很适合我的灵感快速释放”,而精细雕工下那种自然的神韵,很有些古风。据先生说,这些作品已经有部分被辛辛那提美术馆等世界著名的美术机构收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室旁边的屋内,三名范姜明道的助手正忙着雕刻樟木。他们都是来自安徽的木刻工匠,之前为庙宇作木雕。范姜先生将他们招来,在木材上画好自己的纹路,剩下的雕刻都交给这些手艺超群的工匠们。

  这也算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一种保护和再利用吧,“我一直劝他们的孩子继承这门手艺,”范姜先生说。中国优良的手工艺传统在当代艺术中能有一席用武之地,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在可以说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中,范姜明道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有一股超然的气韵。看多了政治波普,流行艺术,不免对清粥小菜生出怀念。即使没有批判式的热烈,我们也不必将环保等外在的观念强加到艺术家身上,范姜先生对于当代的艺术有着相当包容的理解,认为各种方式都是值得尝试的。

  而康定斯基在《艺术中的精神》中这样描述道:“(画家)只有画出一些平淡的‘异样作品’时才会被人说及。因为这个‘异样作品’,一小伙有声望的艺术资助人和行家才看好他(随后,立刻就会带来巨大的物质好处!),故而大批大批表面看有才气的狡诈之人便扑向看似挺好把握的艺术。每一个‘艺术中心’里都有无以数计的这样的画家,他们中的多数人只热衷于探求新的风格。他们毫无冲动地、心脏病冷地、精神昏昏欲睡地创作着无以数计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自然与生命仍是中国艺术一付颇为有效的清醒剂,中国艺术,需要这股再生的力量。

作者:范姜明道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