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3年8月20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福建省博物院承办的《梦与鹤飞——曹无、夏天星、刘墨、邹明国画联展》在福建省博物院开幕,共展出四位艺术家的100余幅作品,占据了福建省博物院三大展厅。来自南北的四位艺术家,身份背景的不同,创作风格也各不相同,通过呈现各自的艺术创作,体现中国画的多样性及包容性。
导览嘉宾:曹无、夏天星、刘墨、邹明(参展艺术家)
曹无 冲天 2013
曹无:我画鹤将近三年多,在此之前以花鸟和山水为主。因为鹤的精神、自在和品质深深感染了我,自从到吉林看到这些鹤之后,我很大一部分精力就集中在观察鹤、描写鹤和歌颂鹤上。
历代画家描绘鹤都是按照中国的传统理念,置鹤于松树底下或梅花底下,“松鹤延年”、“梅鹤妻子”等去画的。其实鹤从来不上树,只有鹳和鹭丝才会停留在树上,而鹤是在湿地生存的。
《冲天》这件作品描绘的是白鹤。白鹤作为迁徙的鹤种,也是濒临灭绝的物种,目前全球只有三千五百多只存活。白鹤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每年五、六月份会迁徙到中国吉林白城的漠漠戈湿地,6月会飞到鄱阳湖,然后从鄱阳湖又回到西伯利亚,每年秋天的9月到10月又飞回到漠漠戈。白鹤寓意着崇高、高尚、和谐,它是中国人非常向往的一种吉祥之物,我描写鹤也是在描写中国人的精神,另外我也希望更多人重视、爱护这种稀有的鹤群。这幅作品我采用了一种写意的手法,并用现代的泼彩手法来表现鹤的自由和随意的状态。
曹无 仙鹤直上九万里 122×245cm
曹无:这张鹤的标题写明了这幅作品的主题《仙鹤直上九万里》。白鹤的飞行高度一般在八千多米,它能在空中飞翔的时间特别长,也相当有耐力。这正是我观察和体会到鹤从西伯利亚回到中国在经过千山万水将要降落的一种感觉。鹤在云雾中破浪而行,这种蒙蒙胧胧的效果是经过我后期制作的,把若有若无的空中之物和云的感觉表现出来。
曹无 绰绰神姿 70×239cm
曹无:《绰绰神姿》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另一种鹤种——丹顶鹤。丹顶鹤在中国很普遍,东北各地都有丹顶鹤,由此衍生了不少描写丹顶鹤的故事、音乐、诗歌。在过去,丹顶鹤曾是中国特别崇尚的一种吉祥物,比如“松鹤延年”、‘梅妻鹤子”等都是以鹤为形容的。在吉林白城通榆县的自然保护区有很多野生的鹤,有些鹤因生病不能与鹤群飞走而暂留此地。我在那儿观察丹顶鹤,每天饲养员把鹤放飞,然后再把它叫回来,我描绘的便是这一场景。
夏天星 四季系列 2013
夏天星:这次展览,我带了29件山水作品,大部分是两三年前到现在创作的作品,其中几张是专门为这个展览而创作的。因为我创作的时间不是特别集中,有时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还要进行人物教学,这些都会占用我的创作时间。
前几年,我主要以黄山和雁荡山为主要的创作元素,近二十年基本都在进行山水画创作。去年以来,我开始描绘四季的山水,但是春夏秋冬的题材也是取源于黄山、雁荡和三清山等,基本以江西和安徽一带的山水居多。
这四件作品表现四季之景,我加入了传统的诗意,用古典的诗意与写生创作的山水结合起来表现四季山水的特点。诗意和传统的笔墨是我对四季风景山水方法表现的一种意境。
夏天星 春雨 67.8×43.2cm 2013
夏天星:《春雨》主要描写春天,我几次去雁荡山、黄山、江西婺源一带写生时正值春季,充满烟雨之感。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烟润,从米芾到董其昌都追求烟润的感觉,虽然虚无、空灵,但增强了山水中空蒙蒙的感觉。这张作品笔墨简练,在技法上一次完成而不做第二次皴法和染法,很薄但表现出一种润的感觉。
夏天星 半日闲话如烟 67.8×43.2cm 2013
夏天星:《半日闲话如烟》描绘的是夏季大雨磅礴、荷花盛开,“有客来访茶当酒,半日闲话雨如烟”,表现出夏季平淡的生活。既有传统的意境、田园的生活,亦是士大夫的情趣。
夏天星 青山红叶锁白云 69×34.4cm 2013
夏天星:《青山红叶锁白云》这张作品引用了文徵明的诗:“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山锁白云。”唐寅也曾用“青山红叶”来表现秋天白云的一种感觉,温柔里还有一点清丽的感觉。
夏天星 溪山夜雪话丰年 69×34.4cm 2013
夏天星:《溪山夜雪话丰年》,描绘山村里夜雪下得很安静,预示着来年便可丰收的瑞意,雪夜里,两位老人在温暖的茶房里对话。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诗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境界,采用了山水的表现手法。四季表现的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和对山水的依恋。
夏天星 雨后三清 52×139.4cm 2012
夏天星:《雨后三清》是我五年前创作的作品。还记得,当时在三清山上一觉醒来,细雨濛濛,触动我立即提笔写下《三清山遇雨季》。那场雨虽然不大,但对我的启发特别大,雨下到一定程度时从山涧生成水气,使三清山的风景全变成墨色。我去过好多山,但那一次因为雨的大小、湿度与空气的结合使三清山变成了水墨的世界。我在努力地表现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还在摸索中,能不能完全表达当时的意境,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用纯水墨来表现烟雨空朦之感,尽量用纯粹的传统中国笔墨来表现我对山水的认识,这是我的一种理想境界。
夏天星 北海烟云 122×245cm 2013
夏天星:《北海烟云》描绘的是黄山一带的景色。我去过黄山大概五次,每次大概四、五天,我最喜欢的风景是从竹林沿着北海到遥台一直到布仙桥。这一带,我认为是黄山的绝景,风景既壮丽又清秀,还很奇幻。我做了一首打油诗:“闲来爱向山中行,又因遇雨宿西风,半日遥台北海梦,十年黄山烟雨情。”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从北海到布仙桥一路的山势,以山势的结构为主,加上烟云缭绕,表现的是我对黄山的一种认识。
刘墨 小品系列
刘墨:这次展览我带来了三十件作品。因为这是一次展览而不是平时的基础训练或者消遣,所以比较考虑风格的问题。我的画主要是大写意花鸟,偶尔画山水画。大写意花鸟自明朝以来在中国绘画里是中国文人画里比较重要的流派,在这个流派里要求懂得诗、书、印甚至文学和史学。我是文学和史学出身,更多的兴趣在于学术研究方面,在学术研究之余进行创作是作为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为什么适合文人或者学者的业余生活呢?因为它可以让身心在笔墨的自由挥洒中得到舒展和释放,而这种舒展和释放不像卡拉OK或者其他运动形式会把多余的精力发挥掉,实际上绘画是在中国文化里开出的花朵,它的根生长在中国文化传统里。比如文化是根,画是花朵,花的好坏大家都看得见,但是它是否健康要取决于它的根系是否健康。有人经常会怀疑梅、兰、竹、菊是不是和这个时代不符合,不能表达时代的精神。当然我对那些能够表达时代精神的画家表示非常的钦佩,但是我有自己的文化信念。我的文化信念是“心要大过时代”,如果一个人的心大过这个时代,那么他思考的范围可能会更宽广一些。我既尊重那些笔墨随时代的人,同时我更尊重那些把笔墨当成精神锻炼、作为精神展示心境之道的人。我想我的绘画时间短还不成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相信在传统文化里的领悟会让我走得更远。
刘墨:这件作品的题材比较常见,很多画家都处理过,这就更增加了创作的难度。我想,作为艺术家第一要表现自己,此外,从前人中继承什么也很重要,所以有的人会从我的画里看到八大山人、齐白石、吴昌硕或者李苦禅等等,实际上我的画可能有他们的影响,但是我想更多的还是自己对笔墨的体会和领悟。这张作品在构图、用笔和用墨方面,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既同于前人,也有意地在构图上和前人拉开距离。
刘墨 鸟 68×35cm
刘墨:在我的身后有一系列的小品,小品可能在展厅里不是很抢眼,但实际上作为两尺见方或者两尺左右的作品,笔和墨、心和手之间的挥洒会更自如。主题性可能不强,但是我强调的是文化的味道、诗意的味道、书写的味道和笔墨的味道。如果有人喜欢我的这一组绘画,那么他也一定是在笔墨、题材和绘画的心态上和我有同感。
刘墨:我自己平时画的大画倒不是很多,但是不等于说不能画大画,其实我觉得画大画是锻炼一个人的构图能力、绘画能力以及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胸和气魄,所以我主要想在画里体现这几个方面。
刘墨 玲珑朵朵花 360×194cm
刘墨:在创作《玲珑朵朵花》时,我很仔细地观察过玉兰花,所谓的成足于胸。写意画并不像工笔画般做到面面俱到,但是要得花之形、花之意、花之态、花之神甚至是花之境。如果说西方绘画或者工笔画更注重形和色方面,中国的大写意绘画更注重于意和境。
邹明 时光无语 196×98cm
邹明:这次展览,我带来了20幅作品,其中4张六尺整张和16张四尺对裁的作品,还有两幅长卷,分别都是10米×33公分。《水墨水乡》系列是我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创作的作品,我依然想把我的绘画视角放在《水墨水乡》和《廊棚》系列,包括所谓空间的老建筑系列,融入了人文的思考。我想用借景来表达自己对绘画语言、绘画空间的思考。我始终认为,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里,能够感受到很多东西,包括生活和中国民俗文化,然后我再用绘画语言去表现、反映它。用绘画语言去表现建筑空间是我近几年来追求的绘画形式,我始终想把《水墨水乡》作为探索绘画形式和绘画语言的重要内容,而且我觉得在这里能找到自己要思考的内容。我的绘画语言不是纯传统的,我想融入对现代水墨的思考和对传统水墨的融合,表现的是邹明眼里的江南水墨水乡,邹明笔下现代人对水墨画语言的思考。
邹明:在我最近几年的作品里出现了人物,而且很多是以我自己为对象创作的,也有其他的人。但是画面上其他人都是不见五官的,只有我出现明显的五官。我主要是想把自己融入这样的空间里直面观众,提供现代方式的介入。带入具体的人物,甚至有情结性的东西进入到这样的空间里,可能有一些现代绘画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想强调绘画的现代性、当代性或者生活性。我非常想让画面里的我和画面外的观众进行交流,这种交流通过画面空间和水墨方式形成对话,人物在此担当媒介的角色。另外,我觉得人物在我的“水墨水乡”里能够形成多种对比,除人文思考的对比之外,尤其是我画的一些老房子,人进去之后会产生时间感,我会把自己放入民国时期的空间里,是我对时光的留恋和追忆,在这里我想通过“我”来表达这样一种情绪。
邹明 时光对语 196×98cm
邹明:这幅《时光对语》是去年我在北京画室创作的。这幅画的特点是采用了真实的建筑元素,但画面的构成语言是不真实的,感觉人可以走进来.实际上,我融入了现代构成的概念,把现代构成的形式和中国传统老房子的传统建筑元素结合在一起,两者本身是矛盾的,但是融合在一起,你会发现此时此刻画面上有了现代感和当代意识。而且我很希望能够把这种理性的建筑元素融入有情感的人文思考,这是我非常关切的内容。我也非常想通过这样的空间营造来体现绘画语言。目前国内画这类题材的人并不多,我觉得绘画的角度选择很重要,这里你能发现到东西,同时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再传递给观众。如果观众在我的绘画里感受到一种时光的记忆,一种沧桑岁月的痕迹,包括我对现代绘画和现代水墨的思考,那么我觉得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邹明:我把这张作品放在《时光对话》的系列里,依然延续了《廊棚》系列。廊棚是生活在江南和皖南民居里常见的形态,但在这里我把它进行重构和组合,重要的是我加进了人物,还有水墨的烟云。通过直线和纵横构成对比和带有灵动感的水墨烟云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在这里,我依然想表现时光和记忆,此外更有表现对绘画的思考。
作者:何妍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