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988年6月29日,本报在头版刊登了鲁慕迅先生评论吴丈蜀创作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题为《千载两“兰亭”》,引起轩然大波。置疑鲁先生的有之,置疑吴先生的有之。我们姑且不谈吴丈蜀的艺术成就是否可以与王羲之相提并论,单就这篇千字文的书法评论写作而言,窃以为是近三十年来最优秀的书评之一。这么短的篇幅,有述有作,引经据典,评古论今,将自家的观点表述得淋漓尽致,实属难得,令人心生敬意。
吴丈蜀先生辞世后,记者就这篇书评及书画创作诸问题,采访了鲁慕迅先生。现将访谈部分内容整理刊出,在书法艺术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相信鲁老所坚持的艺术创新精神和他的美学观点对读者不无启迪。
记者:鲁老您好,还记得当年您写的那篇《千载两“兰亭”》吧?已经快20年了,吴先生也离开了我们,我想知道,您的观点有没有改变?
鲁慕迅:我的观点没有变。我觉得学古人不能完全像古人。绘画是这样,书法也一样。现代的书画有很大的进步。前些年的作品,一看就知道取法来源,今天的年轻人,观念转变了,不仅仅是转述别人,而是要表现自己。在那个年代,我觉得吴丈蜀可贵之处就在此,他写的《兰亭》是在表现他自己。历代写《兰亭》的很多,都是在仿王羲之。王在哪里掉一个字再在旁边补上,他也故意掉个字然后补上;王在字上画个圈,他也圈一下,没有意思。包括唐代的大家模仿的都是这样,我不赞成这个,吴丈蜀写的是他自己。
记者:也就是说,您并不是简单地就吴、王的艺术成就来作评判,而是在提倡一种艺术的创新精神。
鲁慕迅:是的,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记者: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湖北的几位画家,鲁老当然是其中之一。不过,得知鲁老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还是最近的事情了。您能否就“书画同源”谈谈自己的观点?
鲁慕迅:郑板桥对他的朋友常酉北说过一句话:“酉北善画不画,而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吾两人当相视而笑也。”也就是说常酉北将画的一些东西运用到书法上,所以去搞书法了;郑板桥是把书法的东西用到画里了。所以你要想做一个画家呢,书法、诗词、文学等各方面的修养是不可少的。你离开这些东西,画是画不好的,那只能是画匠。我并不是对现在的青年人都这样要求,时代不同,追求的东西也不同。
我的字也是从绘画中悟到了一些东西。我过去写字的时候,写过小篆《峄山碑》、二爨(特别是小爨),这些写得多一些。还临过章草,文徵明的行书,《裴将军帖》,但没有写过唐楷。我临帖没有要写得很像。我觉得像哪一家都没有意思。画画也是,我临过很多东西,但是临书临画都没有打算要学它,只是从里面吸收东西。我对当前人们搞的现代书法也很感兴趣,可能将来也要吸收他们的东西。
记者:您认为您的画、字气息上是不是相同的呢?
鲁慕迅:应该是这样,我的字和我的画的一些东西是分不开的。郑板桥说的关纽是什么呢?他没有解释,后来也没有人说清楚,我的体会就是黄庭坚的一句话,“观书画,当观韵”。古人不是讲“气韵生动”吗?书法也一样要讲气韵。“韵”是什么?我读画论也没见哪个人把这个事情讲清楚,包括现在的一些文章。我从实践里面感悟到,“韵”就是生命,是从节奏里来的。“节奏”又有不同,比如钟表,它走起来也是种节奏,可不一定美,美化的节奏是“韵”,是从自然的节奏中来的,然后通过我们的审美意识与判断来为我们所感知。“生动”是生命的运动,如果我的美学观成为一个体系的话,就叫生命美学。
我的美学观点不是从中外哪一个美学体系中间来的。要多读书,像“观书画,当观韵”、“气韵生动”等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通过给我的感受,我把它们汇集起来,形成我自己的美学观点。严格讲可能没有理论基础,只能说是实践的感悟。我在绘画上所受的影响,有文人画,有画家画,也有民间的东西,特别是小时侯,看过很多民间的东西,比如正月十五的彩灯,家里的床单、帐帘的印花布。我主张兼容并包,包括现代派,包括试验水墨。这样路子会越走越宽,自由就是宽泛、多样嘛。知识结构要多元化,在多元的结构中间,有竞争的一面,也有互补的一面。因为一样的东西,有的人认为好,有的人认为不好,所以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做到兼容并包。你自己的追求要顽强,就是要做自己。在另一面,好的东西你要能认识、吸收。
记者:繁复是一种美,简洁也是一种美;雄浑是一种美,秀丽也是一种美。鲁老的用线很简洁,造形很活泼,可谓“气韵生动”。
鲁慕迅:我在国外看过很多现代派的东西,并不理解,但我可以欣赏。怎么欣赏呢?还是那句“观书画,当观韵”。现代派的东西,你看它有没有韵,有韵就是美。不用问他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蒙德里安的冷抽象和康定斯基的热抽象,都不表示任何具体的事物,就是用色块、线条等来表达情感,同样表现出“韵”,在这一方面没有国界,是相通的。但你要从道理上讲,很多东西我也不理解,因为我没去研究过。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文章谈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学国画的,如果是从素描开始,就不如从书法开始。不然,很难达到一定高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鲁慕迅:素描是表现自然的真实,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自然真实也有美的一面。比如照相,它是自然美。当然里面也可以加上主观的东西,但自然的东西是主要的。你要抢时间和角度,因为你不能创造那个东西。你的选择本身也是主观的。西方6世纪以前的写实主义,选择一个对象,把自然美表现出来,这也是好的东西。中国画也是这样,在最早的时候“因物象形”,后来是借物抒情。“物”仅仅是借,目的是抒情,是主动的。书法也是这样,开始是实用,后来成了审美对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有人说字都不认识,其实那也没关系。
记者:艺术造诣达到一定的高度,各方面就可以贯通了。
鲁慕迅:比如现代绘画,我画一个病人在医院,身上插着管子,还有很多仪器在旁边,呼吸都不自由。这就表现了对人未来命运的关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越来越不自由。人创造了机器,结果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现代绘画,也包括书法,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如果你去模仿别人,那就没意思了。现在很多书法作品用水墨来表达,如果不注解,你都看不出是什么字,但你看他那飞舞的姿态,笔墨的韵味,也是有种美在里面的。但也有些模仿之作,就成了胡来了。
记者:创新不是胡来,这也是基本常识。谢谢鲁老接受我的采访!
摘自《书法报》2008年5月7日
作者:兰干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