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杨小阳其人

  一个画家的生命轨迹莫过于在他的作品中寻找。在当今视觉审美日渐疲劳和迷茫的情境下,艺术家的真情与真诚尤显重要。我们无意对小阳当下的创作做出更多的评价和推断,只是想让大家在看到在他的作品时逐步了解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执着,坚毅和灵悟的一面,也能体现他的闲散,随性和自由的另一面,用西北人特有的那份情愫阐释着他对绘画理想的追求。他用简单的生活态度,不感孤独也不感遥远。隔去喧哗与骚动,把追求化作话语呈现在我们面前。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但从他作品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蚂蚁式”的工作狂人,不畏蚁巢工程的庞大与复杂,日复一日地建筑着他心中的那座理想殿堂。他的长安题材系列将目光紧紧盯在了哺育他长大成人的那块黄土地。以长安鼓乐为题的《秦风古韵》,构思初期在神禾塬上往返数次召集村民演奏古乐,光素材就拍了数十卷。那年初二的早上,便开始了他历时半年之久的创作之路。在创作《以土为生》时将自己的身躯和思维完全封闭在25平方米的空间里,钻进去就是月余天。他创作很少画草图,没有精细草图的结果就是画画过程中的苦恼与劳碌。涂了抹,抹了涂。刚刚看上去还是一件好好的器物,转瞬间就在画布上被摔碎了。内心极度的趋于理想,导致了过程中不断地否定。他认为画的过程便是体验的过程、实验的过程。他的画室就是他的实验室。把对社会底层人崇敬地解读在这个实验室里并推至了一个新的界面。《幸福季节》《封河的日子》《守候季风》等无不述说着他对家乡的关注与期冀。

  长安自古帝王都,名人雅士、达官显贵,多不枚举。他的选择指向百姓庶人,在他的眼中,对“人”的理解恐怕远不止于浮世外表和官爵俸禄。汶川大地震,他又守在电视机旁画了一幅名为《宝贝回家》的大画。数十名儿童少年形象在画布上凝固成了浮雕般的影像,互相曡压,在令人窒息的氛围中,真切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笔触运行中逐步释放。用泪水和汗水表达了对灾区受难孩童的无限挂念和祝愿。

  一般来说:常人总会对一个画家进行分类和定位。画人的、写景的分行站立;古典的、现代的按号就座。画家自己也就不由自主的按需所求。对于小阳我们目前还很难对他进行判别定位,那是因为所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形式技法的多变性所致。写实中总能见到抽象因素,写意中透露着写实功底。严谨的造型源自于对事物的深度理解,律动的笔触显现出内心世界的激情碰撞,看来他并不情愿在社会艺术大潮中跟风遂流,而是按自我秉性独自的留守在他的精神家园。那年从北京回到西安画了《清华园里的荷塘》氲氤空灵的画面,凸立着几根残荷,清冷的阳光刺透湖面的晨雾,极具抽象意味的背景,映衬着偶然写实的荷杆。设色用笔写实?不像,能看出他的主观臆想;空间感纵深?或有、或不像,更能见二维构成的自由主张。凭空里有随意挥洒的动感笔触,抽象间穿插着几何特征的平面影像。我们的思维跟随画面的演变时而沉思静品、时而升腾奔放。就如同他所喜欢的二项运动下棋和羽毛球一样使人不能自我。既然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那么艺术也映照生活,有宗教般的真诚态度,便能见他在追寻着那个理想主义般的天堂。

  其实,人的思维空间,远远大于现实空间,在思维空间的自由畅游是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美妙境界,艺术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拓展更是艺术生命力的所在。我们不断关注各个艺术家的发展轨迹,他们或是技法超群或是形式内容不断更新使艺术品欣赏更加充满期待和趣味。我们深知任何一件艺术品创作完成,都渗透着艺术家创作过程的艰辛思虑和不吝的努力。这个过程充满了艺术家孕期期待般的不安和分娩过程的痛苦。这个世纪初他应邀为西安机场创作油画《物华天宝》,画面以黄土断层为基调,穿插叙述了古都西安的文化景观和历代珍宝。璨灿的色调使那片黄土地神秘而辉煌。丰富的肌理让那些文物似真还谜,横向变化的画面结构更显黄土高原厚重与深邃。用极真诚的态度表达着他对古都西安历史、人文、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为榆林机场创作的《塞上印象》,写生般的笔触,诠释着他对塞上重镇的深刻印象。写实般的画面组合,将相距百里的景物融为一体,黄河、黄土、沙漠,统万城、镇北台、红石峡尽收眼底。在这样一个“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代里,这样的“公共艺术”还需要这样的态度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的完善技法运用和绘画手法,同时也完善着自身的修养和操行。艺术语言的日臻丰富,展示出画面形式变化的多样性,从而裸露出个性特征和精神追求独立性。在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背叛于现实生活以外,任凭精神世界驰骋飞扬,深深眷恋在精神家园的他。其灵魂深处,必然包涵着有别于常人的价值取向,也昭示着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创造意愿和欲望。

  他爱喝酒,烟也不离手。他的理论是:酒在梦之中,烟在梦之外。一个崇尚文明的社会,一个相信科学的社会。理性之士早已弃之远去,但对于这个时常穿梭在梦境酒境和世境的人来说,好像享受精神远远高于享受现实。以某个先哲所云:“艺术创造的源泉,一个是酒,一个是梦”来粉饰自己愚朽的语论。不难看出,顽固至极的他似乎还游荡在一个远离文明与时尚的过去。他的画除去内容因素,依稀可见丝丝幽古恋旧的情愫。《大唐惊梦》《1940记事》《怀念长安》及最近正在创作的荷塘系列,虽说在形式和技法中颇见新意,但题材多选残荷、老荷,就连早年创作的《世纪标本·车》《世纪标本·剑》《早餐》等画都能见到他清静如水的创作心态和秉性。正是这种远离浮躁,拒绝诱惑的态度,在通往自我艺术成熟的路上,少了些许烦恼。用潜心治学的良好心态诠释着他对人生、对艺术、对自我的释然态度。

  我们还在继续关注他是怎样地渡过艺术之途,也不知他的艺术之路能走多远。他用生命状态,验证着自我生命的价值;用自己生命过程体验油画艺术的无尽魅力;用油画艺术诠释着他生命态度。

  愿他在梦境、酒境或是世境永葆快乐!

  贺太平

  08年中秋于红画廊

作者:贺太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