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这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左冲右突,似乎走进一个难以言喻的死胡同。早些年的崇高与悲壮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些对崇高、权威消解后的疲惫和虚空。回头来看,89后多种多样的“后现代性”挪用方式的流行,90年代以后艺术市场的悄然登场,艺术家们各自寻找生存路数,都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面临的一个现实:表现方式的机智和艺术形式的多元表层下掩盖着巨大的的精神困惑和存在困境。无可否认,后现代式的“挪用”、“拼接”以及“解构”策略,新形式、新技法、新材料的运用,在表现个人话语和思想,展示个体的存在境遇和存在价值上有着特定的作用,也使当代艺术呈现出令人惊异又目不暇接的丰富和多元。但在解构、挪用、游戏之后呢?大多只是“耗尽”式的虚无感,一种玩世不恭的无可奈何。不仅如此,最近几年火爆的艺术市场,使得本不该与艺术发生如此之大联系的金钱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画商与书画买卖成为每一个艺术家挥之不去的影子。把某某画家做起来、你的画现在多少钱一平尺成为最近两年最常听见的话语。在此情形下,当代艺术作品中的愤世嫉俗悄然不见了,挪用成了一种艺术效果,新技术、新形式成为最好的买卖噱头。崇高消失殆尽,理想付之东流,思想残弱不堪。
在这种情形下,置身于汹涌的潮流之外,摒弃市场的嘈杂烦扰,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的画家显得尤为可贵。凭心而论,这样的画家并不是凤毛麟角,只是他们在潮流的背后默默耕耘而不那么引人注目而已。我们在看李德辉的油画风景时,便能感受到这一点。
李德辉从来不是追求潮流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复杂的拼接、挪用或解构的前卫方式,看不到令人激动的宏大场景,刺激夺目的色彩,看不到无所事事的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形象。他只是呈现给你一种宁静、明朗、清新、自然的景象,一种细致入微的感动。他的画大多是南方的山山水水,永远有着湿润的空气、明亮的色彩,他的画中并无复杂的构成,也无多余的人物。在他看来,风景本身就是人化的自然,而所谓的“人”早已隐匿其中了,因而我们在看他的画时,似乎可以觉察到隐含于画中的画家本人的存在。他用一种近乎浪漫的情怀来表现原本平静普通的野外景物,无论是湖边青石,还是林中小路;无论是苍翠凤尾还是山前小屋,都被笼罩着一层田园牧歌般的情愫。这种情愫显得如此内敛,但又明显饱含着对自然的依恋。
李德辉并不去炫耀复杂的技法,朴素、直白的用笔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言说方式。实际上,技巧的繁复和华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恰到好处地放到实处,就如同啰嗦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一样。从这一点来说,我更喜欢画家那种直白朴素的描绘语言。他的画色彩总是在一种温情的冷色调当中,并不浓郁但却清爽干净,仿佛来自绝无染尘的世界,也许这就是他心目中的自然。他并不注重细节的描绘,而是服从于他迷恋于其中的画面氛围当中。他也没有刻意去模仿自然,因为自然对于他来说既是精神家园,又是永远的心灵栖息之地,而不再仅仅只是眼中的风景。因而我相信,他笔下的自然是凭借其个人情感去审视和重构而成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清朗醇厚、纯朴自然的世界。
如同艺术的本来作用,李德辉的作品带给观者的是一种温情的慰籍,在这个嘈杂的现代社会,这种慰籍显得如此可贵。
陈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
作者:陈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