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认识的年轻的中国画画家中,周松是我最欣赏的一个。他性情温和、不张扬,并时刻注意学习,与他接触立刻能感觉到他所具有的文化潜质。在未来的中国画坛最有希望取得成就的应该是周松这样的画家,这么说不是溢美,是认识他后给我的切实感受。
听说周松有一个习惯,他每新到一个城市一定先要打听那里有没有博物馆,有就一定要去看看。看也不是走马观花,一定是抽出时间,认真的、仔细的看。一般人去博物馆,大都出于专业需要有所偏好,周松不是,他兴趣广泛。无论是彩陶、青铜器、石器、玉器、漆器、画像砖石、木雕、竹雕乃至瓷器、文玩等等,传统书法绘画更不要说,只要是传统艺术,他都有极高的兴趣去看,去体味。这体味几近乎如醉如痴。他与同龄人相比,就显得很特别。周松谈传统文化艺术兴致极高,说起各类艺术品,体会也不一般,一听便知,他已入其中就里。周松热爱传统文化艺术,传统文化艺术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
周松学习中国画的方式也很传统,他追求诗书画印的全面发展,并各自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对与古文、诗词乃至历代画论,他都下功夫去读,有的反复去读;对与书法、篆刻他也曾拜名师苦修;当然,周松是一个画家,诗书印的追求是为了启迪他深爱的山水画的求索和发展。周松说他喜欢元人绘画,对元四家画中所传达出的情趣意味很折服,他更心仪董其昌,对董氏山水画的雍容,平和且文质彬彬的境地非常向往。可见正统文人画的精神在深深的感动并影响着周松。
上个世纪近百年来,应该说是西学东渐,两方文化逐步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传统文化一直处在被打倒的地位,被人为的割断了。当代的中国人,准确的说,从知识结构乃至精神样态,尤其是审美取向上己经是完全西化的人。当代人,年轻人更甚,早已不知传统文化、传统精神、尤其是传统审美是何物了。我们的教育近百年来所推行的一直是西方化的教育,美术教育也一样,西洋绘画取代了中国会画。不只是非美术专业的人,就是学美术选择中国画专业的人,因为必须经过西洋绘画知识素描色彩的考试才能通过,所以对传统绘画也知知甚少。在美术高考中,竟然出现了中国画专业被冷落的咄咄怪事。从时下看,周松对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精神和品格的自觉追求是非常有意义的。
周松把他对传统文化艺术近乎痴迷的追求称之为“养眼”“养心”,为的是从中把握自己的文化取向。从周松的山水画中我们确乎可以看到他与传统文化艺术息息相关的“眼力”和“心智”。周松的笔墨温和清淡,其中透露着不浮不燥的气质,画面之中流露出不慌不乱井然有序的韵致。有元人,也有董其昌,但不是古人是他自己,是传统文人精神渗透后、自我自觉的流露。更好的是,周松不只是热爱传统文化,也爱生活。他用传统的审美取向、笔墨情趣表现生活,他的画面内容是他所爱。那疏朗的林落田间,是他经常留连忘返的地方,南国乡情里趣跃然纸上。
周松的山水佳作在业内早已倍受关注,已经有了骄人的成绩,但他不满足。周松在进取上不象他心仪的董其昌那么偏执,董氏把画分为南北宗,并扬南宗、抑北宗。大家都知道,由地域文化的积淀的不同,当代山水画南方和北方有较大的差异,学术追术也不尽相同,南方的山水画重传统笔墨,北方的山水画重师造化重写生,南方山水画注重情趣,北方的山水画注重丘壑,等等不同一望可知。周松是南方山水画家中的后起之秀,却毅然选择来北方拜名师学习山水画,其远见确另人刮目相看。零五年周松入中国画研究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高级研修班学习一年,后又入该工作室精英班学习。周松的山水画有了极大的变化。从笔墨上讲,他多了率真而少了拘束;从山水画境界上讲,他取向博大而少了逶曲,周松画的气象在变,人的精神也再变,他在长足的进步。
周松说:“在创作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一个立足点、具体而言,便是以自己的视角在传统和生活中的体会和发现。发现自己的形,形的组合方式,形与迹的配合方式;这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是创作的真正开始。”“追风求同其实是一种惰性的表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我认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我相信周松,我对他和他未来的山水画充满期望。
刘牧
2007年元月
作者:刘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