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憨牛堂砚旁悟语

  关于中国画艺术吾一直主张走“工入意出”之路,以期达至收放自如的创作境界。

  语言是透视心灵的窗口,它与技法水乳交融,无法分离。

  画到今天方知画为何物。它是个人审美的需求,自身修养的反映,是画自我。

  中国画与笔墨的关系,乃画即是笔墨,笔墨即是画,足见笔墨的重要性,笔墨乃画之生命。

  从艺路上的艰辛跋涉,好似马拉松竞赛,既要坚强的意志力,又得不断吸收营养、集聚才识,并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艺术才有可能达到艺术家理想的彼岸。

  追求怎样的艺术是自我之选择。人各有偏好,一旦选定艺术方向,就不能左右摇摆。生命是短暂的,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以贯之地去攀登自己的艺术巅峰。

  艺术是自觉的文化行为,就像山涧中的野草,靠自我努力,顽强地生长,从不同于他人的视角,独僻溪径尽情发挥,形成艺术的独特风格。

  艺术追求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鲜有“顺境”。追求的滋味是苦而不是甜。追求的情境是孤独而不是吵闹,追求非众星捧月,而是曲高和寡。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每个朝代都有一批个性独特的画家逆流而上,虽然当时不被人青睐,最终总不会被历史所埋没和遗忘。

  治艺如做人,做人要做真人,画画要画真画。做真人,画家会活得轻松坦然,轻松安然的心情将会表现出富有真性情的真画来。真画往往出自真性情者之手。真画不外乎真笔墨、真功夫、真情感、真境界之表达。

  中国画艺术有其自身的传承模式。然而,创作既不能丢掉传统,也不能固守传统,否则就是“复制传统”。前辈众多杰出画家已为我们走出传统围城,破除藩篱,脱离巢臼树立了典范,今人更不应默守陈规。

  每一时代的文化气息不同,文化内容不同,文化特质不同,艺术家彰显出的个性与风格自然也不相同。世事如棋局局新,世界时时在变“新”,包括人的生存环境、文化理念、思想观念等。变“新”本身是叛逆,是革命,是开创,是新生命的诞生。

  绘画的“变”,也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它不同于科学发明,也非吉尼斯记录。它是通过艺术家自觉感悟生活和大自然,取法乎生活和大自然,研究传统,融入现代,达到有序的“变化”。变,是在运动中的变化,不是静止状态下的变化。艺术不要怕变,只有“变”才有出路。

  从艺之道上,不能乘坐历史的旧车,旧车容易引向老路。沿老路行走,虽驾轻就熟,恐怕难出新意。在这点上,艺术家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创新的意识。

  绘画艺术须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潮流,笔墨才会当随时代,艺术才不至于偏离航线。

  从事中国画艺术需要自信,要培养眼力,方能识别画艺的高下,促进绘画艺术的自我提升。

  艺术最怕钻进死胡同,或者陷入深潭而不能自拔。

  艺术若依样画葫芦,一味写生照搬,会使艺术变得僵硬无生气。

  中国画艺术崇尚审美情趣,追求艺术境界,反映思想内涵,注重个性语言,突出文化品格和个人修养。

  中国画传统是根,创新是枝干,不能离其宗,更不能把西方的苗栽在中国的土地上,让其长出怪异的果实来。清代郎世宁模式没有在中国生根开花,显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势。也表明外来文化的水土不服。故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自有其根和营养,难被同化。

  艺术贵在创新,贵在追求个性发展。但仅有个性或肆意张扬个性,却缺失内容与形式,这样的创新等同空泛的创新,最终徒劳无益。

  当代某些画家尤喜标新立异,不断花样翻新,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举旗不定,或大肆鼓吹自己,“老鼠爬称杆自称自”,连自己是什么艺术形象也没搞清,到头来“提篮打水一场空”。

  画,是个性的体现,风格的彰显,观众若从不署名的画也能辨认出是某某的画,那就称得上是艺术了。

  绘画语言需经长时间锤炼,不断完善才成,它不能“立竿见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来自画家自然的、成熟的艺术心性和性格差异,就像不同的动物虽然同食一种草,结果还是能长出味道各自不同的肉来。

  吾主张艺术要取长补短。艺术家是在同种大环境中和各自不同的小环境里吸纳空气,观赏万物,并通过各自的思想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对物象产生不同的兴趣和情感,创作出的作品就会与众不同。取长补短,应根据一个人需要来吸纳不同的艺术营养,如此,相互学习才会相得益彰。

  我的工笔绘画世界里充满灿烂的光点,它不是点彩,也不是花纹,是一种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它是从传统程式化的工笔画语言中走出来的,它是完整形体上的破,也是画面透气的体现。它是现实的,却又是浪漫的。画面色彩是丰富的、强烈的,造型语言是民间的、民族的。空间视觉是平面的,形象塑造是朴拙的,这种表现权当是我自己在现代工笔画上的转型。

  绘画的重要特点就是将形、色、线作为一个整体去表现,无论场面的大小,也当作一个物象去表现,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趋于完整。

  我的工笔画始终将写意性贯穿其中,融浪漫性与写实性于一体,使画面的动感和形式美感水乳交融,力求让画面不呆板、不油腻,迭出新意。

  现代绘画注重色彩,使色与墨交相辉映,既而将墨、色两极化,一反传统的惟墨为上,一用色就俗,一用色就花俏,以致于犯媚俗的陈规陋习。敢于用色,善于用重色是现代绘画的妙招。

  艺术崇尚创新,还需要创新后的自我完善。它需要一个多方面的自我修炼过程,不断锤炼自己绘画技巧的过程,以达创新之境地。

  要做到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不重复自己,就要敢于挑战自我。挑战之关键,在于画家治艺的决心。

  画画,积累经验是一方面,思考怎么画却更重要。画家不能浮泛自大,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汲取新鲜养料,从而使自己画艺不断成熟,而不仅仅停留在画什么物象上。

  绘画是个体行为,是苦行僧,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思想去获得对艺术的动力。单靠外因不会使自己持之以恒、心甘情愿地去吃苦头。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同在一个大环境中总会相互受着影响,艺术是精神创造的产物,更容易相互产生影响。但要得到一种深刻的影响又决非容易。影响是相互的,但真正富于创造的艺术家却是往往影响着别人。

  艺术家新的创作主张总会有所不足,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乃至缺陷,怎样把握才好呢?它需要画家自身良好的素质、修养和不断的修正。创作中存在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特点,以及缺乏修正缺陷的勇气和能力。

  中国画的水墨写意之所以得到画家的喜爱和青睐,是因为它的无序与奇趣,它能直抒心臆,一吐为快地表达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和多彩的内心世界。

  绘画程式化的已知和绘画艺术的未知总是明亮而忧郁,而艺术的未知最具魔力,故画家穷其一生仍对艺术的未知充满自信与好奇。

  真正的艺术是文化传承,而真正的艺术大都是超前的,没有过时与否之分,有所创造,方能被传承。

  崇高的艺术境界是一种自由的表达,须具备一种创造的勇气、有足够的胆量去打破陈规陋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并通向自由创作的王国。

  艺术须从传统中来,但要摆脱传统的陈规求创新。我们在读传统作品时,不难发觉,传统的艺术也经历了不断求变的过程。历千百年经千万艺术前贤惮精竭虑、革故鼎新演变而成当代艺术。

  风格的形成,不单是“技法”二字,它是在总结前人艺术的基础上经过画家长期艰苦努力形成的。画家要深谙画中三味,艺贵创新,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风格。

  什么叫艺术?艺术是画家个体情感的反映,故艺术之间没有等于号。艺术作品的诞生由画家的思想修养、艺术内涵及艺术审美情趣等结合而成,它是画家精神世界的总和。

  塑造怎样的艺术形象才合符画家的审美品位,怎么构成画面的形式美感才是最好的艺术形象,怎么使画面疏密妥当,色彩冷暖相融,颜色厚薄相宜,包括画面气氛营造,特别是画家精神世界的表达等,都是值得画家审慎而大胆地去创造去摸索。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彰显其个性特征,因为画家通常是用个性化的方法去表现的,并坚定地遵循了属于个人的艺术语言和符号。

  艺术是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出来的。生活本来充满艺术,但需要艺术家去发现挖掘和提升。

作者:王志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