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杨健健是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家,也是美术界的长者。2011年11月3日杨健健教授从西安给我打来电话,说学院要为她举办“纸上风花——杨健健从教50年作品展览”。向我邀文,恰好应西安美术学院此展之邀,我要代表中国美术馆前往西安美院向她画展祝贺问。亲临杨健健教授画展,感受颇多。回北京后,遂写此文,以表敬意。
从展出的120多幅作品到展览的规模,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积累到一种释放,而对杨健健教授来说只是件凡人小事。如她所言:“对待画画我就像对待生活一样,不报过多奢望,也从不灰心丧气,只想一步一步走,教好学生、带好课,惟有勤奋和真诚,是我坚持的理念。”她画的风景、人物、花卉静物生动自然,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美好、一种希望和一种鲜活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她善于“发现人之未发”,表现出她艺术修养与功力的扎实、深厚,以及开阔的视野和缜密的形式逻辑张力,故其作品显现出它的学术性和纯正的“学院派”色彩和风范。
杨健健教授力求在大自然中有所发现、有所体现作品中寓意的思想,在作品的意象、色彩与思绪意蕴中随处可见,她的努力、思考与实践证明了这样的理念——市场经济、多元文化艺术混淆的研究客体或解读。在她的作品语言上,以自然取法为主。同时追求花卉本身的诉求价值。毫无疑问,她笔下的作品富有具象性的特征,甚至也可以说,这些具象本身就是她诉诸精神情感的出发点。但她在呈现这些具象时,又不满足于谨毛刻画,而是从一种观赏者的视角予以审视,并从这种视角中进行想象性的抒写、率性直觉式的宣泄。
杨健健教授用心灵去感悟那些看似已远却难以抹去的花卉,使她逐渐习惯了从那些并不称奇,但稍有不慎便会让人擦肩而过的路边小草中,获取一种能牵动她情感、触动她神经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她对花卉的一种偏爱,也许正是由于这种距离,才给了她所需要的宝贵空间和表达欲望吧。从此,她穿行在黄土高坡、十八里秦川的经纬线上,把青春、希望、阳光和画艺都奉献给了全国学子们,这些都衬映出她的朴实、善良、德教育人的精神,也折射出了一位老教授高尚品格或对美术教育的热爱。
从小草中寻找那些可能再现的希望……
她的绘画作品与其说是给观者欣赏的,不如说是画给自己的,如同把自我的一次心理体验过程以绘画的形式展开并实时地记录下来。这个记录的画面积蓄着这一心理。以现代感知方式昭明灵觉,把感受凝聚为一种冲动的火焰和燃烧的激情,追求大意象、大关照,给观者一种“势来不可止,势来不可遏”的浩然之气。她以一种女人特有的诗意,一个美术教育家特有的智慧,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享受着“纸上芬花”和真情实感,而非绘画浯言的专业性的表现。但她又不同于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在表现方式上的“逸笔草草”,而是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景象中的透视和结构关系。
正是我参加了“纸上风花——杨健健从教50年作品展览”,才使我真正感触到杨健健教授的人格品质和她的作品魅力,那种落色为格的大气,那种野逸放达的情怀,那种布局开张的新变,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韵,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限之美,一种特质,一种愉悦,一种精神。
摘自:《中国徐悲鸿画院学刊》创刊号
作者:丁宗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