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汪天亮1985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绘画专业。所谓工艺绘画是指需要通过工艺材料制作的绘画,这样的绘画往往因受材料工艺与实用功能的制约而具有装饰性的特色,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装饰绘画。这种具有装饰风格的绘画和我学的壁画专业相似,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除了素描、白描、水墨、彩墨、没墨、油画、雕塑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外,还要具备传统艺术如彩陶、青铜器、楚汉漆器、汉画像石、隋唐壁画的修养,而且也要有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系统训练和宽泛的艺术熏陶,学生不仅具备了较强的绘画功底,而且有着较深的艺术修养,中西绘画、色彩素描、水墨重彩、理论实践样样都拿的起来。汪天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多面手,他读过艺术和历史两个专业,尤其擅长书法和水墨,这种知识背景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厚感情,决定了他一生的艺术轨迹,形成了他漆艺创作中极富东方文化色彩的艺术特色。

  在创作题材上,汪天亮善于从传统文化符号中寻找素材,无论是彩陶纹样、敦煌藻井还是甲骨、钟鼎、秦篆、汉隶、魏碑与草书等书法元素,都能够通过他的分解、移植、组合、交织而别具新意。他的一系列创作从早期的现代装饰刻纸、现代水墨,到之后的“漆书”系列、“仰韶”系列、以及近期的“大器”系列等,都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作品既有东方文化传统又有现代审美意味。

  在创作风格上,汪天亮延续并发展了传统中的抽象手法。抽象手法并不是西方的专利,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处处可见,如中国园林中瘦、漏、皱、透的太湖石就具有抽象雕塑的性质;传统家具及陈列品中运用的大理石装饰,其行云流水般的纹理也类同于西方抽象绘画;中国的书法、水墨也有很强的抽象意味;传统漆艺中一些利用自然物或工具制造高低不同的纹理所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变涂纹饰,也是抽象手法的体现。这些抽象手法的运用都启发了汪天亮的创作灵感,加之其对中国书法和水墨画方面长期的艺术积淀,使汪天亮的艺术风格逐步走向了抽象。

  在艺术媒材上,汪天亮选择将漆艺做为自己的艺术归宿。早年汪天亮曾举办过现代装饰刻纸展和现代水墨展,在之后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不断尝试运用多种材质,如瓷、陶、木、土、纸、金、石等进行创作。随着实践的深入与艺术理念的成熟,他逐渐开始关注材料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性,并认识到在艺术创作中,无论是主题的选择、风格的变化都不能够摆脱物质材料在制作上带来的特定的审美趋向。于是他最终将漆艺锁定为自己的目标,义无反顾地投身漆海,落户于漆乡。福州是我国著名的漆都,漆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清代沈绍安复兴了中国传统的脱胎技法,发明了金银泥彩绘技法。现代的李芝卿进一步发展创新了多种抽象肌理的变涂技法。漆艺的材料多样、技法丰富、风格多变、题材宽泛,它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一个兼具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因素的庞大文化载体,它能够承载中华文化高远、深邃、平和的博大境界,在承担文化思想方面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

  在漆艺创新上,汪天亮将漆立体造型作为自己的亮点。福州的漆艺传统一方面为漆器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丰富的遗产。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漆艺发展的成熟,行业内部形成了很多清规戒律,这些保守的思想往往成为创新的巨大障碍,一些人更将汪天亮视作异端的代表。面对种种阻力,汪天亮依然大胆地开始了自己的漆立体造型创作。漆立体造型概念由日本传入,在当时,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汪天亮是该领域中为数不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其实,在中国传统漆艺里早就有漆艺立体表现,如战国时期楚墓中的镇墓兽,南北朝及隋朝时代的夹纻佛像等,但都被淹没在漆器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独立的称谓。如果给它定个名称,我以为“漆塑”最好,这比立体造型概念更为清晰,就像没有必要将茶叶称为饮料一样。汪天亮的这些漆塑作品,特别是他的“大器”系列作品,以《道德经》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语境为原点,展现出大气、沉寂的艺术效果。这一系列的作品通体黑髹,表面没有过多的彩绘,这是作者长期以来对传统漆艺和水墨墨彩相结合的思考;同时,在造型手法上借鉴传统脱胎漆器的方法自由造型,形态多样,从中能够看到楚汉漆器中与天地同流的博大精神。作品既可高低组合,也可悬挂排列,更可橱窗摆设,特别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纯绘画和纯雕塑的范畴,在福州脱胎漆器固有的轻巧精致、华美绮丽中又增加了雄浑大气、豪放磅礴之美。这是中国漆艺的新形态,是对现代漆艺的开拓和创造,是汪天亮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继承的新成果。有一个画家说:传统万岁,创新加一岁。汪天亮的创新为传统所增加的一岁,也必将融入传统中,成为新的传统。古语云:温故而知新,汪天亮的艺术创新就是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既是传统漆艺的个性化延伸,更是对现代漆艺的开拓性的创造,显示出了勃勃生机。

  如今的汪天亮正处在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年富力强、如日中天。我非常期待看到他更多、更好的新作品,也希望他能继续为中国漆艺的创新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乔十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