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大家气象”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参展

  【展览名称】大家气象——深圳意象美术馆开馆暨当代水墨名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地点】深圳市罗湖区大望新田村望桐路1189号,文化创意A3号楼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11日-10月31日

  【参展艺术家】刘牧、李学明、周逢俊、黄三枝、杜觉民、高旭奇、张贤、王秋人、常朝晖、隋牟

  黄三枝

  毕业于中国美院,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结业于张旭光书法研究工作室。近300幅作品被各大机构、画廊及私人收藏,现为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理事,现居北京。

《恨青藤不见我》 69cmX33.55cm 纸本水墨

《牡丹四条屏之一》 22.2cmX101cm 纸本水墨

《牡丹四条屏之二》 22.2cmX101cm 纸本水墨

《牡丹四条屏之三》 22.2cmX101cm 纸本水墨

《牡丹四条屏之四》 22.2cmX101cm 纸本水墨

《写梅重在风骨》 69cmX33.55cm 纸本水墨

《三友图》 136cmX67cm 纸本水墨

砚边手记

  认识中国画,首先要认识笔墨,以书入画,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要研究物理,知其道理,方可下笔。

  用精湛的笔墨,深厚的修养铸造优秀作品。

  坚持传统,坚持生活。

  任何时代都有艺术的牺牲品,他们背离传统,脱离生活,创造这个派,那个派,所谓多元,不愿在优秀传统的根基上苦下功夫,终究被人遗忘。

  无论当今艺术如何多元化,坚持中国画的笔墨属性,终以笔墨,思想获得境界。

  艺术是一种感觉,是愉悦,无法表述。好的笔性也是一种感觉,故中国画下笔立判高低。

  中国画一定要有韵味,无韵便无气,便是废纸。韵味乃品味,气息,格调。

  传统有两类:一类首先是书法,第二类便是优秀传统绘画。

  历史以画说话,当代以名看画,以职论价,何哉?

  骨子里就很高雅,笔下不会俗气。

  什么叫“笔墨当随时代”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新的传统,是传统的延续,可供后人研究,挖掘的宝库。

  格调第一,笔墨为上,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绘画当在气韵上下功夫,气乃笔,墨乃韵,有了气韵便可生动,古人论吴道子画“笔所未到气已吞”画有气息方可灵动。

  古人云:“狂怪求理”狂不违自然之理,无法致法乃为境界,一味狂怪无法,则误入野狐禅,毫无韵味。孙过庭论草书云:“违而不犯”正所谓迹违而理不犯也。

  一气呵成,气韵生动,生动之处在于意到笔不到,则笔不到气到之妙也。

  石涛论画“借古以开今”吾常常思之,借谁开今,如何借?如何开?转而一想与石鲁“一手抓传统,一手抓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来之笔在于平时之功,先熟中熟,再熟后生,则是最高境界。所谓“无法至法”乃为妙品。

  看艺术作品的好坏不以大小而论,而以笔墨气韵修养评判。有的画离艺术越来越远,有的画则离钞票越来越近。工成了匠。黄宾虹,付抱石最懂得什么是中国画,笔笔写来,气韵生动。

  我喜欢有气韵生动的优秀作品,以气写意。我的画就有一股气,是静气。

  徐谓云:“从来不看梅花谱,信手拈来便是春。”信手拈来是厚积的产物,所谓厚积薄发,看的多,记的多,储存在大脑中有关联的多,心中有物,笔下才有形。作画不在于画多少,画多大,难在分寸,能做到不多一笔也不少一笔乃为大家。

  学习传统一定要研究古人思想,用笔特点,看得出,才能画得好,运用在写生上,既要有生活,又要有传统,时刻要具备两只明亮的眼睛,一只盯着传统,一只盯向生活。没有传统笔墨的写生形如图案,当今比比皆是。

  “胸有成竹”亦工,“胸无成竹”亦妙,自然天趣,意到笔不到最佳。

  写生是面对自然,理解自然,外师造化,借物写心乃最高境界,要把自然变成艺术品,一靠笔墨,二靠取舍,能取舍,会取舍是修养,修养是多方面的体现。读书,实践,体会,三者缺一不可。

  笔墨一道重在气韵,气乃生命,若气韵不全,形同图案,谈何生动,“此难与俗人道也。”

  古人自有古人门径,观历代大家作画自有闲静,超逸,品味,神韵,浑厚,高古之妙,神采焕发处拍案叫绝,眼高者自能识别。“今人只求悦庸平人之耳目”相互抄袭制作,众工之迹。

  书画之妙在于虚实相生,有中生无是虚,无中生有是多余。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今人用心在制作处。无笔墨处是灵魂,是境界。若能在虚处有生意,乃为高手,八大山人是也。

  古人云:一世兰,半世竹。可见兰之高妙。简最难,用笔之简尤难,青藤,八大最擅此道,无人可及。

  陆俨少说:“要笔笔生发”我认为要笔笔生意,笔笔生趣,笔笔生动,方为好画。

  读帖有时胜于临贴,晋唐法书时常参取,心摹手追,如参禅,心眼相印,董其昌云:“以章法为一大事”长此自有解秘处。

  古人云:“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这个变者是出百家而后一家,是学养,才情,阅历,自然而然之变。

  书法用笔首重内力,开合转折,一张一驰。再重文气,纤丝未到处力到,无一笔弱,无一笔板,无一笔匠,如行云流水,如弦外之音,美哉!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这是鲁迅的见解。艺术之路,人走多了便没有了路,这是我的见解。

  艺术的价值是由修养决定的。

  理解艺术的人,一定能理解人生。理解人生的人,一定更加理解艺术。弘一法师做到了,“悲欣交集”乃人生艺术之写照。

  仰望传统是一座座山峰,再观今人是一个个山头,悲矣。

  我始终相信中国画最终是笔墨的较量,修养的较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