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977年出生的徐加存,是70后藝術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一直以來致力于水墨畫創作,對于中國水墨傳統尤為偏重。如果要追溯個中原因,無疑與其出生地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齊魯大地厚重的文化氣質、尊古寬容的文化態度從一開始就深刻影響著徐加存。2000年徐加存從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之后自願拋離故土而遠赴西藏援教,由此畫家擁有了與眾不同的生命體驗和人生經歷。這種體驗和經歷對徐加存而言可謂刻骨銘心,在長達五年的援教過程中,徐加存既感受到了不同于內地的山川造化,也體察了別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尤其是那種個體獨立面對自然之后的真切感受,不僅成為了持續激勵自己創作的動力,而且將這些真切感受記錄下來的衝動亦逐漸轉化為尊重自然的創作法則。
隨即,徐加存開始強化了在大自然之中進行創作的方法論,雖則這一方法論很容易令人聯想到了西畫中的“寫生”,但是“寫生”的目的只停留于畫者針對自然的體察研究或者基礎訓練的層面,而徐加存的意圖則在強調“在場”的情境以及突破舊有法則的路徑。事實上,雖然中國山水畫和西方風景畫都是以人類所感知的自然環境為描繪對象的,在對自然美的發現和托物言情的主旨上亦不謀而合,但是在表現對象、美學原則和表現手法等諸方面則截然不同。具體而言,中國山水畫以關乎造化的純美頌揚而有別于西方風景畫主客體的涇渭分明,以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有別于西方風景畫追求視覺真實的如實再現,以主觀性的筆墨呈現而有別于西方風景畫的對具體時空的把握與表現。基于對中國水墨傳統的諳熟于胸,徐加存更明確地認識到了從傳統出發而走向創新的艱苦卓絕,“走出畫室可能是堅實的第一步”,徐加存這樣說道,而在大自然中進行創作的方式,則有意識地規避了明清以降在畫室中“作美術史式山水”的“閉門造車”,重新回到了感受性的原點,從而激發出了創造的活力。
這一刻的徐加存,並不在乎別人“是山水畫?還是風景畫”的質疑,“藝術就應該是真誠而發自內心的”,也就是說“走自己的路”才是藝術家此刻的關切。基于“在場”情境的體認,稍早的徐加存作品有了明確的“空間”,畫面中的“空間”與現實中的描寫對象當然密不可分,但從更深層的角度加以認識則是藝術家創作介入生活、關懷生活的具體反映。藉助畫面空間的積極表達,徐加存既營造了“我”在場的現實感,亦將自己的創作引申為對生活真實性的指認或探究,從而增強了當代性的創作意涵和精神面向。至于畫面中的“空間”,在一些的創作之中,徐加存還有選擇地引入西方式的“透視”原則——兩側樹木排列整齊地延伸至遠處的地平線,令人聯想起西方油畫中的經典樣式——實際上,徐加存所要表述的不僅僅是對藝術史經典的有機參照,而是進一步試圖建立起一種適合當代水墨發展的文化態度:大氣的包容和多樣的並存。
2005年從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畢業之後,徐加存重新留在了大都市里生活。生存環境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其創作的初衷,卻反而使之更加堅持。然而脫離開之前環境的益處亦在于自我觀念的養成以至于成為習慣,在藝術創作中的具體表現則是從理念到表述的清晰凝練。徐加存開始逐漸控制畫面中的“空間”表述,使之從題材表述的層面上升為精神表達的層級:他有意識地壓縮畫面的景深,避免畫面過于的“場景化”,更多的時候畫面被處理為黑白分明的兩個部分——白的是遼闊的天空,黑的是婆娑的樹木。黑白兩色是中國繪畫傳統中的關鍵字,它們既立基于中國獨特的宇宙觀和審美哲學,也演化出無限的筆墨變化和風格意境。針對于中國繪畫傳統中的黑白體系,徐加存顯然是既繼承又創新,在畫面中徐加存總是竭力通過地平線、天際線等因素來創造出具有視覺現實性的黑白關係,換句話來說藝術家所表達的黑白關係,不僅僅是筆墨形態的,更是現實生活化的,這令整個畫面具有了明確的現實傾向。而在近期的作品中,徐加存更注意通過婆娑的樹冠在天空中留下的剪影來劃分畫面的黑白區塊,這樣黑白分界的處理既是明確而肯定的,又是多樣而動感的,從而使得個人風格在日趨清晰明確的同時并不呆板僵硬,充滿了變化的細節和生動的視覺感受。
目前,徐加存對於黑白關係的深度表達也越來越依賴于圖像與墨法的融匯貫通。的確,在大部分情況下,作為實色的“黑色”是對視覺實體或心理感受的某種存在的表達,而“白色”則以虛擬的空間為“黑色”的位置經營提供各種的想像力,但是在徐加存的創作中,藝術家更試圖將原先關係中的主從位置逐漸發展為某種的均衡,而達成這種均衡的手段則是強調藉助水墨的變化在宣紙上以黑白兩極而形成黑白之間的微妙層次。事實上所謂的“黑白之間”并不是模棱兩可的含義指意,而是黑白之間的各種色彩及色階的全部包含。基于這樣的認識,徐加存竭力藉助于墨法的騰挪變化,展現出了圖像與墨法有機結合的無窮魅力。譬如說,徐加存在畫面黑色區塊的“樹木”的描寫中,就大量運用濃、淡、乾、濕的墨法和墨色之間的疊壓交混而形成某種的“深黑”效果,令整個畫面“黑中有黑”、“黑中透亮”;而在指意天空的白色區塊,藝術家又藉助于微妙的淡墨和水分的流淌,營造出了“白中有白”、“白中透白”的“淺白”的視覺體驗。“深黑”的效果或者“淺白”的體驗對應的是徐加存更高的藝術追求,即通過畫面所表達的不是物象本身的形體和墨色化的色彩,而是通過昇華到黑白兩色來表現物象并超離物象的自由境界。即便這種境界的取得仍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徐加存已經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了在自然中遨遊、在想像中馳騁、在意境中棲居的造詣才華。即如本次個人展覽中的參展作品,黑白世界在徐加存眼中就是一個多彩的世界,而“深黑”和“淺白”不僅僅是墨色不同色階的指代,更是藝術家精神意境的思考層深,由此也為觀賞者打開了在此容身、想像、擬景、造境的精神空間。
作者:趙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