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崔岫闻的工作室在费家村,两次走进工作室的感受都是整洁,因为没有铺散一地的颜料也没有未完成的画布。二层空间一字排开的电脑是她和她的团队实现创作的主要工具,这也让它不符合我们对于艺术家工作室的惯常想象,而更加接近于一个IT办公室。一直以来崔岫闻的很多项目都是和外面的合作团队共同完成的,自己的工作室也并不长待。但费家村5号院仍是她这十年间最重要作品思考、构思的发源地。
采访在位于工作室中心的沙发上进行,“端坐”沙发一隅身着日系制服的女孩人偶不容任何访客忽视,这是崔岫闻在2009年完成的系列作品《真空妙有》中使用过的道具。她是根据真人模特的形象特制的,这种复制使得崔岫闻的模特成为一个人与一个虚拟自己的关系,“就像自己和灵魂对话,是进入到精神空间中人与人的关系”。“精神空间”是崔岫闻创作的关键词,近年来她的艺术思考都在精神层面乃至更加深入的层面进行。“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从经验到知识再到思想”是构成当代艺术创作的两条主脉,当这两条脉络纵向深入到精神和思想层面时,其实是贯通并连接的。崔岫闻的创作正是遵循“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的渐进式创作脉络,凭借自己敏锐的感性、直觉和体悟,不断向她所追求的精神境界靠近。
“轮回”展览现场2014年 沪申画廊
从2013年年中到2014年末,一年半的时间内崔岫闻先后在苏州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和沪申画廊连续做了三个个展。对于一个已经成功在艺术界树立标志的成熟艺术家来说,如此高频率的创作令人称奇。这种旺盛到“井喷”的创作欲望昭示着一个新的思考体系正在建立,艺术家想要表达的东西短时间内集中爆发。
能够如此迅速地进入到高频创作期,是因为展览方案都是崔岫闻在一两年前就开始思考的问题。她说自己头脑当中还有足够今后一两年时间内完成的方案,随时能够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这几年我的脑子里面激情澎湃,涌动的东西非常丰富,我思考了很多东西并把所有思想拧成一股线条。”
《轮回NO.9》 180x280cm 布面丙烯 2014年
梳理崔岫闻的创作历程会发现,苏州美术馆的“IU-我和你-崔岫闻个展”和沪申画廊的“轮回”与她此前的作品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于其中的原因,崔岫闻说源于“深度的思考与生命意识空间的感知,还有自我训练,头脑空间的换层”。
实际上从2010年今日美术馆的个展“神域”开始,崔岫闻的创作已经进入了转型期,此前她的《洗手间》、《真空妙有》等系列作品都有关于具象人物,而《神域》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之后她进入了抽象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谈到那次展览,崔岫闻说她在那个阶段为了对自己进行深度的梳理闭关了好几天,彻底理顺自己的生命形态。按照她对生命载体进行探索的思维轨迹,身体、心理、精神、信仰是逐级递进的关系。信仰意为信真仰理,艺术创作是等同于信仰的另一种探究真理的方法。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肉身能够承载的上述元素,生命还需要装载一些必要“软件”,如常识、知识、修养、专业等等。它们都是衡量生命的标准,崔岫闻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去评估自己的缺失,而后据此进行弥补。
《轮回No.4》 105x135cm 烤漆铝合金、布面丙烯 2014年
以往的艺术创作,大家更希望从艺术作品本身完成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当艺术的高度到了某个阶段时,往往发生的问题是瓶颈期或无法超越以往,“艺术家自己憋得团团转,外人看了干着急”。在崔岫闻看来实际上不能突破的不是艺术表达本身,而是生命的境界和思考空间的超越与换层,当把生命意识空间的建构当做最重要的艺术表达时,视觉的表达也不过是个“术”而已。找到了方向和方法之后,她的思维结构、模式相较于从前的自己和其他艺术家都不太一样了:实现了思维的换层,从此前的具象空间换成了抽象空间。这种向抽象的转换并不是受到大家的关注点的影响,因为如果思维不进入抽象形态,没有办法真正运用这个语言。崔岫闻在采访中直言“中国有很多假抽象,就是把具象的东西压扁。其实抽象和具象根本就不在一个空间。”全新的思考体系对于她的创作来说非常有效。
《轮回No.3》105x135cm 烤漆铝合金、布面丙烯 2014年
整体的思考在头脑这个核心工作室完成后,崔岫闻只是把具体实施如工作效果图部分在传统的工作室实体中带领团队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在展厅现场空间感受和布局。亲临现场后她时常会有一些很有创造性的想法闪现,它们会让展览更加丰富地呈现。展厅与工作室的重要程度对于崔岫闻来说不分伯仲。“我特别习惯于把作品放到展厅去看,尤其是第一次看的时候,会特别有触动。我经常习惯的思考方式就像“反刍”一样,我看到之后会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原因,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思维空间上找问题。进入精神空间之后,再用图片去表达,再去呈现。”
2013年8月在苏州美术馆开幕的“IU-我和你-崔岫闻个展”探讨的是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沪申画廊“轮回”展是对上一个展览的深化与拓展。崔岫闻说她在思考这两个项目时,思维尽量进入到全息的感知系统中,让自身与空间融为一体,在展览现场的每一个元素都缺一不可,但每个元素离开现场后又各自是独立的个体。
《轮回No.11》180x280cm 布面丙烯 2014年
在“IU-我和你-崔岫闻个展”中,崔岫闻根据苏州美术馆的空间结构与影像之间关系进行概念上的视觉呈现。她在展厅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将空间、vidieo、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呈现她对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思索,以交互方式呈现超乎人们现有经验判断的视觉效果。如果没有观众在场,展厅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的结构和空间,当人们进入展厅就和这个作品发生了互动的关系,“我想要用我的方式来对这个社会做一些有触动性的思考,用艺术的方式思考、创作、呈现展览”。这个展览的展期只有15天,在15天之内它与展厅是完美的契合,如果换到其他地方,整个展览的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新个展“轮回”还是对于生命语言和视觉语言的双重探索。展厅里的每一幅画和展厅里其他的画、周围的装置、空间都是有关系的。崔岫闻把展厅里属于她可以利用的展区立体思考,其中每一个线条、柱子及人流都是创作作品需要思考的内容,展厅中的视频区域是一个虚拟空间的探索。展厅中分割的不同空间的结构,以及作品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空间的探索,墙上的作品内容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及关系形态都是有呼应的能量关系。她将象征性的符号,厚重的块面和细腻的线条融入结构主义的画面里。线性的律动轨迹时而被图解在二维的平面上,时而排列成阵列,时而转换为视频装置。木条和线段将艺术家对于视觉可能性以及知觉力的契合度的探究融于作品中。它们继而成为万物的象征,在这些变换莫测的图谱之中曲折、伸展。在汇拢自己的能量填满整个空间的过程总,建筑结构上的柱子和墙体也作为能量场的一部分。每一个单独的绘画画面上的静态空间关系和整个空间的互动,甚至隐藏其中的红线与展厅中红色的线条或画面,都是贯穿整个作品不可或缺的精髓元素。
这两个展览项目都需要观者身临其境才能感知和体验到艺术家的概念,只看图片是无法感受到她所经营的现场所有作品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关系形态。在传统的展览当中一张画挂在展墙上,观看的过程只是观者与这张画发生关系。而在崔岫闻的展览中观者跟画、装置、投影都会产生关系,这三者之间也有关系。整个展览的设定非常开放,它的视觉、听觉呈现可以把走进展厅的观者整个生命的感知都调动起来,打开所有的感官,一个完整的展览就会全方位的“侵袭”你。这也是崔岫闻对展览的期待,她希望能够触动观者的感知系统。但这也取决于观者的感知能力和境界,如果艺术家的思考空间和感知系统可以触动到观者的生命感知范围以及视觉经验,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生命体验和视觉感受。崔岫闻认为引领观众提升自己也是艺术家的责任之一。
艺术对于崔岫闻来说挑战的是创造力,“如果这个系列和下一个系列是一样的,经过几年时间在思维的空间上没有拓展,没有给周围的人一个新的可能性,那你做艺术家还有什么意义?”问及她不断挑战的自我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她回答,“看是不是能够创造出一种国际上都没有的艺术表达方式,这只是一个愿望”。
作者:郭毛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