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秋萧萧》 作者 张俊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作为一位一生致力于描绘太行山水的画家,张俊曾以巨幅山水画卷《太行浩气传千古》闻名于世。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太行叙事──张俊山水印象》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张俊近期创作的106幅太行山水小品,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张俊笔下的太行风貌。
凝聚对太行热土的深情
已过古稀之年的画家张俊一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创作,他以太行山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在画坛独树一帜,颇负盛名。他曾经用20年时间创作长46.8米高1.9米的史诗长卷《太行浩气传千古》,成就一段画坛佳话。而最近一年多来,他把目光转向尺幅小品,创作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太行山水小品。
张俊介绍,这批作品缘起前年秋天,他到太行山南端的济源一带深山区采风写生,惊见这里完整地保留了一批清代民居,“在那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古朴别致的民居建筑,着实打动了我,让我产生了作画的冲动”。回家后,张俊根据这次写生所得的素材,创作了《老磨房》、《红砂岭印象》等一组反映济源民居风情的水墨小品。此后他又将多年来积累的一些写生画稿,用水墨进行了整理,创作出诸如《风土人情》、《遗风遗迹》、《长岭大坡》、《巨石荒滩》等具有叙事性的系列作品。最终,从中精选106幅结集出版。这些画作描绘了太行山的历史旧物、风土人情、自然景观、百姓生活,鲜活而厚重地体现了画家对太行山这片热土的深厚情感。
在创作这批作品的时候,张俊有意给自己设置了难度,所有作品全部用53CM×35CM的相同尺寸。“一百多幅作品都是一个尺寸,在构图上很容易重复,要格外精心布局。”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正是因为张俊希望把自己多年在太行山写生,描绘太行山的所得所感表达出来,“我这两年年纪大了,希望系统地整理一下自己的创作,进行拾遗补阙的工作。逐渐分专题地出版一些画册,这是其中之一。”
水墨画今不如昔
这本画册中的作品与张俊过去以“大块文章”方式画的全景山水画明显不同,不仅大多是“边角小景”,而且颇具怀旧特色。著名评论家鲁虹在看过这批作品后,对张俊的大画和小画进行对比,认为:“相比起来,前者如交响乐,后者如轻音乐;前者具有雄壮的美,后者具有抒情的美……窃以为,这两者正好构成了他创作的两端,所以很值得学者与收藏家关注!”
在绘就太多巨幅的太行山水后,张俊这一次选择用尺幅小品来展现太行,是出于一种回归的愿望,是他的思想、笔墨对传统的回归。为此张俊甚至刻了一方印章“返回重构”,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
对于当今画坛,张俊感到最痛心的是写意精神的缺失。“人们更喜欢精雕细刻的工笔,追求眼球效应,画作越画越大,而画面中却缺少内容。”张俊希望用自己的实践,重新强调山水画写意性的笔墨味道。这些作品看上去非常现代,甚至借鉴了现代摄影与现代构成的特点,但细细看来,其中的一笔一墨,浓淡干湿,都从传统的笔墨程式中来。张俊说,现在有人提出笔墨当随“古代”,不是说应该和古人画得一模一样,而是要学习古人的精神。因为水墨画确实今不如昔。
用中式写生法创新
这本画册中所有的作品都是张俊在太行山写生所得,在画面中,读者可以看到太行山的风土人情、阴晴雨雪,但这不是一幅太行山的导游图,张俊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把游观、写生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感受,儿时纯净的天空,儿时质朴的自然,在这些画作里若隐若现,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怀旧情怀。同时,长期对传统笔墨的研习,使张俊能够用行书般的笔法或地道的“积墨法”或“破墨法”等去艺术地表现自然界的鲜活生动与微妙变化,这与当下一些山水画家简单地用毛笔去画素描根本不是一回事。
鲁虹认为,张俊的创作给我们的重大启示是:传统笔墨的表现程式与中式写生法仍然是有发掘价值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结合时代需要去进行新地探索。只有那些敢于面对这种挑战,并努力进行新艺术创造的人,才能开创新的艺术之路。
深圳商报2014年11月13日
作者:梁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